我的物理教学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第6期   作者:王家乐
[导读] 漫漫岁月,弹指一挥间,二十八个春秋的教师职业生涯已经匆匆流逝。回首过去的岁月,学海拾贝,乐趣无穷,其乐融融。

四川省巴中市恩阳区群乐初级中学   王家乐  636084

        漫漫岁月,弹指一挥间,二十八个春秋的教师职业生涯已经匆匆流逝。回首过去的岁月,学海拾贝,乐趣无穷,其乐融融。我本来是学汉语言文学的,却因学校学科紧缺,服从学校安排从事物理教学。从此,物理教学生活陪伴我和同学们一起畅游广袤的有趣的物理生活。引导学生通过从自然、社会、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揭示了隐藏其中的物理规律,并将所学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领略自然现象中的美妙与和谐,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物理课程的构建应贴近学生生活,走进学生生活,符合学生认知特点,在此我就近几年新课标下初中物理教学谈几点感受。
        物理传统的教学模式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强调接受式学习。而现行新课标却着眼于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注重学生的良好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的培养。重视物理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唯一的基础材料则是现实生活,教学活动必须围绕着学生生活、现代科学、现代技术和社会发展来展开,教师要抓住时机不断地引导学生在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创设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便能顺利地建立物理概念,把握物理规律。
        例如:在讲声学和光学的时候,可以质疑为什么打雷和闪电明明是同时发生的,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见打雷的声音?小猫看见水中鱼,为什么叉不到鱼?在讲惯性知识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在车上竖直向上抛东西时,为什么车子在快速开动,人却站在车上不动能够接到抛出去的东西?同学会想,是的,东西抛上去了,我们和汽车一起在快速前进,怎么还能正好接到被竖直抛出去的东西呢?进而引导学生思考产生这种想象的原因,再如,地球时刻在自西向东自转,并绕太阳公转,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笔直向上跳时,地球走了,我们落下来怎么还会落在原来起跳的地方呢?在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候,可讲述为什么溜冰时候,你向前推墙壁,自己却反而是向后运动了,人划船时候,怎么是要向后划水,船才会向前?这样学生可以通过对贴近生活的现象不断地设疑,不断地质疑,有利于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会在生活中发现各种各样的物理现象和规律,为下一步学习物理学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对生活中有趣的物理现象设问质疑,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手欲望,迫不及待地想去做实验,下一步就是设计实验。那学生怎么去设计小实验呢?要求大家明确实验主题,除了学校实验室之外,还可以利用平时的生活用品,做实验的替代品,在家中实验,成立自己的家庭实验室。如覆杯实验,同学们可以这么设计:找一个水盆,装适量的水,再找一个水杯和玻璃片,有同学发现玻璃片重力太大,又加上玻璃片覆盖杯子时,密闭不严实,有空气进入,造成实验不成功,于是找了一块薄的塑料片替代,可把杯口封得严严实实的,这样让杯中装满水,盖上塑料片,再用手倒置,这样设计实验非常巧妙,由于大气压力,塑料片也产生了弹力,托起杯中的水柱,效果特别好。在学习物态变化一章中的探究水的沸腾特点一实验中,课本的实验器材必须有铁架台、石棉网、烧杯、酒精灯、温度计、停表,有的同学认为这只能在实验室做,有局限性。于是在家中设计了本实验,找出家中的电磁炉、小锅、温度计、停表,家中的一次下厨经历就把实验做成功了。亲自操作,认真观察水沸腾的现象,通过记录数据时间和温度,分析实验数据,总结实验结论。因此让实验进家庭,巧妙设计实验很有必要。在大自然中也可以设计实验,如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中,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有酒精灯、温度计、铁架台、试管、停表,其实这些器材可以找大自然代替,用太阳作热源代替酒精灯,找相同容器装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太阳照射时,在初温相同的情况下,测出末温,这样设计实验,巧妙利用器材,对探究物质的吸热能力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发现,学生设计实验后,对动手实验的兴趣是最大的,每次有实验时候,连最不爱学习的学生也会目不转睛的看着实验,物理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及有趣小实验,既生动又形象,能使学生在分工合作,观察、记录、分析、描述、讨论等过程中获得与概念、规律相联系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探索新知识。千万不要因实验仪器的限制或教学进度缓慢的原因放弃实验,而失去一个让学生动手的机会。有趣小实验比学生专心听讲更能发挥这种作用。
        例如在讲惯性一节时,我先给大家演示一下惯性小球的实验,然后让他们自己做一下,来体会一下,把笔或者文具盒放在一张纸上,迅速抽出纸张时发现放在纸上的物体并没有随纸一起运动,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其回到课本中找到答案。再如在讲述压强一节时,我把烧杯里的酒精点燃,把鸡蛋放在瓶口,发现烧杯吞进了鸡蛋,而是像烧杯有吸引力一样被紧紧的吸在瓶口了。在讲授声音的产生时,可让学生用手摸摸自己的喉咙,让学生惊奇的发现原来每天都听到的声音是由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在讲授流体中的运动时,让学生动手做一做,找一张长纸条,对着嘴巴吹气,观察纸条的运动状态,对认识物体的升力,伯努利原理的理解效果很好等等,这样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掌握物理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了解这些知识的实用价值,懂得在社会中如何对待和应用这些知识,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应用能力。
        初中二年级是物理刚入门的阶段,学习难度很小,学习内容都是很基础的,所以同学们第一步做到的就是不要怕物理,不要有畏难情绪。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难免有各种各样的挫折,学习干燥乏味,各个知识点不能融会贯通,概念较为复杂,死记硬背容易忘,等等都是学习物理的难点。所以要想学好物理,熟记物理知识点是前提,如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间有空隙,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刻度尺读数需要读到分度值下一位;误差不是错误,误差不可避免,错误可以避免等等。老师要对每一课,每一章节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要求学生必须熟记。
        学习物理学,要让学生的心融进物理,融入生活,融入社会,更加热爱生活.牢记生活中常见的物理数据:如人体正常大约37℃、人体舒适温度是25℃左右,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O℃、沸水的温度是100℃、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一节干电池是1.5V、家庭用电正常工作电压是220V等。要熟记所有的物理公式,如P=F/SⅤ=S/t,P=W/t等,还要学会对物理公式灵活变形,灵活运用,做到举一
        三,融汇贯通。同时对物理题的解答,也大有帮助。
        要加强学生物理理解能力的培养.理解能力,指准确理解和运用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能力。理解从实质来看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吃透课本知识,将课本中所提及的内容含义逐字领会;二是运用知识,将所掌握的内容熟练应用于实际,并区分概念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正确判断出概念的是与非,对概念加以正确的抽象与概括。从理解的内容来看也分两个方面:一是正确理解课本中提及的概念、定义等,如电压、电流、电阻等;二是理解物理规律,如,牛顿第一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等,其中包括大量的实际应用和实际计算,同时理解能力的培养是与计算能力和其它能力的培养分不开的。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时,要把握物理知识的准确性、完整性,注重物理知识的灵活性和加强物理知识的实用性。
        物理知识和科学技术、社会生活密切相关。关注现代物理科学技术的新科技、新成果、新动向,都能使学生真正了解到物理知识的实用价值,使物理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过程,让学生感悟到实际生活中的物理的奇妙和规律,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科学知识的最大潜能,真正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