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输电线路运检工作技术难点与应对方法 玉素甫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9期   作者:艾山•玉素甫 王博源
[导读] 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新疆送变电有限公司  新疆哈密市  839000
        摘要: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目前,电力成为人们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能源,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国的电网发展水平已经位于国际领先水平,特别是在特高压输电方面已经形成一套非常完备的技术和标准。高压输电线路作为连接各个变电站和负荷中心的重要传输媒介,直接关系到国家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因此其检修工作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安全运行
        引言
        各个行业领域对于电力能源需求数量不断增加,为了保证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在电网运行期间需要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力运输稳定性。由于高压输电线路检修内容的较为复杂,因此检修人员在进行线路检修过程中,是无法仅凭肉眼观测得到检测结果。为了保证高压输电线路的有效运行,需要确保线路施工技术应用效果,灵活应用多种类型高压输电线路检修方法。
        1高压输电线路的运行特点
        高压输电线路不同于普通输变电线路之处主要表现在其结构参数、电压等级均比较高,线路多需将城区避开,以确保其运行稳定、安全。高压输电线路的绝缘子片长与额定电压呈正相关关系,两个参数值越高越易引起并加剧环境污染。高压输电线路建设施工的首要问题在于杆塔设置,杆塔过高通常会导致雷击、冰雪等更易袭击高压输电线路,增大高压输电线路管理与控制及故障处理难度。高压输电线路在其自身特征、经济条件与地形特征干扰下通常会发生不同类型的运行故障。
        2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
        2.1基础施工技术要点
        (1)岩石嵌固技术。该基础施工技术适用于风化岩石区域,在应用岩石嵌固施工技术时,高压输电线路施工过程中并不需要配备底板钢筋,可通过掏挖施工手段来开展基坑施工。利用该施工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杆塔的稳定能力,但在特殊情况下,还需重新设置施工计划,确保高压输电线路中杆塔能够与坡度保持一致。以上述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高压输电线路中的偏心弯矩,节省施工期间脚螺栓材料应用数量,有效降低施工成本费用。(2)岩石锚杆技术。在应用该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需提前对线路的施工地点进行实地调研,选择整体性的岩石地点作为岩石锚杆施工技术应用的地点。在施工技术应用期间需要选择合适的钻孔设备对岩石进行钻孔施工,待钻孔施工环节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及时在钻孔内插入锚杆,再对其进行灌浆施工,确保施工锚杆与岩石的紧密性,强化高压输电线路的施工安全性。(3)掏挖基础技术。掏挖基础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全掏挖施工技术以及半掏挖施工技术,应用掏挖基坑技术的场地的地下不能存在地下水,在应用该施工技术还需要保证地基能够始终保持原状,避免在高压输电线路施工完成后再次开展填土施工流程。此外在应用该施工技术前,施工人员还需要对开挖基坑的荷载承受能力进行检测,确保线路施工对原状土摩擦角的准确性。
        2.2高压输电线路杆塔工程施工技术
        杆塔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线路工作的时间长短,也会影响工程在恶劣天气的抗压能力,如果其质量存在问题,还会影响电力传送的工作质量。再加上一些施工条件客观不允许,如线路横跨的两个地区距离比较远,或者由于地理环境限制,不能布置线路。所以,现代工程中使用铁塔替代钢筋混凝土的杆塔。杆塔工程施工时,需要先设置好两个铁塔之间的距离,然后在进行铁塔的搭建。现代中国的铁塔工程的组立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德水平,并且有多种的施工方法。杆塔的强度不仅由其材料决定,还由其组成结构决定。杆塔需要保持较强的刚度,使其可以承受一定的拉力、压力。另外,杆塔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工程质量,由于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杆塔只是保证一定的强度和刚度,但是塔身还是会抖动,不能保持牢固。因此一定要保证杆塔的稳定性,提高杆塔的强度,确保线路长期稳定的工作。


        3高压输电状态检修
        3.1高压输电线路的状态检修概述
        高压输电检修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指的是针对输电线路进行定期的检修或事故后检修,保障线路处于可靠的运行状态,是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最为关键的部分。每年春季和秋季是高压输电线路检修的重要时间段,也是为了更好的应对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等重要时段。随着通信和电力技术的不断进步,状态检修逐渐发展为新型的检修方式。高压输电状态检修是指在通信、在线监测等智能化设备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对于监测出的隐患或故障信息快速反应,及时消除线路存在的缺陷和隐患,确保输电线路安全稳定的运行。此外,输电线路状态检修不断的收集设备运行的数据,分析处理设备可能出现的问题,预防发生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事故发生。状态检修在开始兴起时,主要是针对设备进行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近年来,随着电力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发电厂、变电站和输电线路也逐步开始使用状态检修的技术,通过不断收集各类电力设备的参数和运行信息,掌握电力设备的运行水平,进而对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异常点。架空输电线路由于技术原因,档距一般在300米到500米之间,而地级市的架空输电线路往往在2000公里以上,杆塔往往在一万基左右,相较于日益减少的人力资源,传统的检修已经难以满足要求,借助信息科技进行状态检修,可以有效的掌握电力设备运行的状态,形成监测和运行相辅相成的运维模式,并且缓解了日益凸显的人力资源不足的情况,提高了电力设备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确保电力用户的生产生活水平。
        3.2档案分析法
        想要应用档案分析法,那么需要有设备之前的诊断资料。结合之前的设备诊断资料,在查看设备的历史使用情况,在分析检修过程中的热图谱、温度等参数,对这些数据进行多重比较,然后找到设备发热的原因,实行进行逐一排查和检修。所以,要求检修人员能够对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有全面的掌握,能够了解丰富的设备参数知识。
        3.3行波法
        行波法的主要原理就是行波法暂态行波理论,在输电线路发生故障时,行波法依据的测算方法会在线路中产生故障行波,在其他阻抗不连续点和故障点发生反射与折射的情况。随着光电流互感器和光电压互感器的逐步使用,对存在于故障测试中过渡电阻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有效减少,大大提升了该方法的适应力。
        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存在于这种方法中,如故障点与测距装置间的距离较小,即难以测量故障点位置,会出现测距死区。另外,在识别与标定射波方面有不准确的情况,无法区分出故障点发射波与端母线反射波。输电线路故障行波在故障时刻电压初相角较小时就会产生不清晰的状态,这样就会无法进行故障测距,导致行波信号微弱。
        结语
        目前,国家已经进入十四五发展期,各行各业都在迅速的发展,人民对电力供应的可靠性要求更高,因此作为连接区域与区域之间的输电线路,特别是特高压和超高压输电线路,传统的检修导致的停电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因此必须与时俱进,采用新的方法和技术,解决传统的停电检修的问题,降低输电线路运维难度,提高线路运维精度,进而保障电力安全可靠的供应。
        参考文献
        [1]赵峰.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J].科技风,2020(4):188.
        [2]赵峰.输电线路高压带电检修的安全防护研究[J].科技风,2020(4):188.
        [3]曹远,孟昭显,管良.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策略研究[J].电子测试,2019(23):105-106+83.
        [4]张海明.高压输电线路施工技术与检修方法[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20):175-17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