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形势下国有发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刘昆
[导读] 在国家电力改革的大潮中,国有发电企业的的经营压力日益增加
        摘要:在国家电力改革的大潮中,国有发电企业的的经营压力日益增加,本文通过对企业面临内外部不利因素的简述,分析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人员管理方面的挑战和改革方向。
       
        关键词:改革;发电企业;人力资源
       
        1.从企业的本质看国有发电企业
        国有发电企业是国家发电领域的关键组成,在我国多年的经济发展中贡献了巨大的力量,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企业性质,多数企业采取以稳定为主的的经营方针,一旦企业外部环境发生较大变动,企业战略目标、外部环境、企业实力三者之间可能会失去平衡,长期的稳定也容易使企业减弱风险意识,极个别企业会形成惧怕风险、回避风险的企业风气,降低企业对风险的敏感性和适应性。
        2.国有发电企业面临的不利因素
        2.1国有发电企业面临的外部不利因素
        2.1.1电煤市场的巨大波动。煤炭在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一直占据着很大的比重,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能源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而在煤炭市场占有较大比重的电煤市场,更是经历着价格的大起大落。在上网电价没有明显变化的情况下,电煤价格的波动,直接影响着电力企业的利润。
        2.1.2竞争压力日益增加。在国家电力改革大趋势的推动下,国有发电企业受到了纷纷上马的民营发电企业的强烈冲击,国企多年的稳定逐渐无法满足激烈的市场竞争。
        2.1.3售电经验的空白急需弥补。以往的国有发电企业是以发电为主营业务,生产出的电力由电网公司进行统一售卖,所以,国有发电企业的售电工作经验缺乏,在国家电力市场改革的推动下,国有发电企业也逐渐加入到了售电大军之中,但先天的经验不足,又会让国有发电企业在开展售电工作的进程中遇到不小的困难。
        2.2国有发电企业面临的内部不利因素
        2.2.1员工的流失率逐渐增加。经笔者调查发现,近年来,国有发电企业的人员流失率有所增加,流失的人员一部分是年轻、有经验的员工,离开的员工中大多数转投民营电力企业,少数人脱离电力行业,并逐渐有刚毕业的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选择离开国有企业。笔者调查发现,造成人员流失的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员工觉得薪酬水平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二是觉得工作压力太大,除日常工作外,还需完成大量的额外工作。三是人员流动较慢,对自身的发展前景并不看好。四是自己家庭的原因,工作地点离家太远,无法兼顾家庭。
        2.2.2薪酬水平的发展逐渐落后于社会的整体增长。国有企业薪酬水平由上级单位统一核定,虽然控制了人工成本的支出,保持员工平稳的状态,但现有的薪酬水平,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起到的激励作用较小,同时,国有企业的员工薪酬水平增长缓慢,逐渐落后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在消费水平较高的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
        2.2.3在改革过程中,国有发电企业的运营模式不明确。近几年,国家正在大力推进国有电力企业的改革,市场对国有发电企业的合并重组有一定预期,改革对企业内部的员工工作状态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3.国有发电企业相对民营企业的不利因素
        随着国家对电力市场的逐步开放,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民营电力企业,笔者了解到,民营电力企业老板通常不只经营电厂一家企业,很多是在已经拥有其他工厂的情况下,拓展建立发电厂业务,一方面可以做为自备电厂,在较大程度上减少用电费用的支出。另一方面,还可以将电售卖至电网,增加自己的收入。国有发电企业相比民营发电企业有优势,也有劣势,下面笔者主要阐述相对劣势几个方面。
        3.1国有发电企业相比民营发电企业,盈利的能力偏弱。笔者了解到,大多的民营发电企业相比国有企业,少了很多的人员配置,管理层压缩到了最少,生产部门也主要优先满足一定量的一线生产人员,这样的组织机构设置,极大的减少了人工成本和管理成本,这是国有企业无法比拟的。
        3.2国有发电企业相比民营发电企业,设备购置的方式不同。由于受到国有发电企业的身份性质等各方面的因素影响,发电厂购置设备时,除国内无法掌握生产技术的主要设备外,其他辅助设备和一些配件,大多由国内各地的生产厂家生产。国内生产技术的相对落后以及整套设备的不完全匹配,会导致设备故障率一定程度上的上升,必然引起设备维护工作量的增加及设备操作自动化程度的降低,从而使企业需要的检修、生产人员数量增加。民营电力企业倾向于引进整套的发电设备,由于整套设备的磨合度高,调度、运行、维护方面可以最大程度减少人员的配置,设备的稳定性也有所增强。经笔者了解到,民营电力企业的老板会在购置的设备年限超过了稳定期,安全和经济效率下降时,转手卖出企业设备,多年的经营及最后的抛售带来的经济效益,会让民营企业老板收获颇丰。
        3.3国有发电企业相比民营发电企业,员工的工作心态不同。国有发电企业中,重视程序化的管理,重视流程的审批,这是国有企业的固有特征,这也是由国有企业身份性质所决定的。很多员工认为国企是一个铁饭碗,希望一辈子在企业中工作、生存,这样的心态催化下,员工容易失去激情,对企业的盈利与否失去兴趣,同时,在日常工作中,员工需要花费不小的精力完成发电任务以外的各类附加任务,常常使员工压力增加。民营电力企业中的人员配置充分体现了他的经营特点,对经济效益的重视远大于其他的工作,员工的流动性很大,员工对薪水的需求欲望很强烈,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单纯为雇主和雇员的关系,专注于生产,拿到更多的报酬,是民营电力企业员工的普遍心态。
        4.对国有发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的设想
        4.1考虑利润分成、持股的激励方式。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国有发电企业外部竞争压力不断增加,企业需要努力增强员工主人翁意识,树立员工与企业共进退的责任感,增强员工的认同感,稳定企业的职工队伍,缓解外部环境对企业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利润分成、员工持股的方式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4.2增加毕业生的薪酬水平,树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适当增加毕业生的薪酬水平,可以提高新毕业的学生对企业的认同感,改善他们对电力企业的第一印象,也可以通过毕业生,向自己母校的校友们做宣传,树立企业良好的外在形象,提高企业对优秀毕业生的吸引力。
        4.3减少企业的负担,让员工轻装上阵。国有企业与生俱来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保证国家民生稳定,电力是国之命脉,不容有半点疏忽。但笔者认为国有企业的管理机构庞大,适当缩减管理层级和内容,有利于企业减负,有利于员工轻装上阵。
        4.4利用好的培训手段,培养员工想学肯学意识。培训是一个企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企业技术传承的重要方式,企业内部应增加各种类型的培训,以迅速提高员工技能水平为主要目标,不断培养后续专业人才,同时,对品德优秀、技术突出的员工要给予更多的政策优惠,在岗位提拔,工资薪酬方面都应该有所偏重。
        5.结语
        国有发电企业现在正处在历史性的转折期,国有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清楚的认识企业面临的内外部形势,对进一步开展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王朝旭,经济基础知识[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