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站倒闸操作效率提升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白雪艳
[导读]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升供电优质服务水平,
        摘要: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提升供电优质服务水平,电网企业严格限制停电检修时间,而变电站倒闸操作是设备停电检修的基础工作。因此,如何缩短停、送电的操作时间,提高倒闸操作效率,改进倒闸操作过程中的“时间长,危险多,”等突出问题,缩短电网非正常运行方式的时间,保证电网安全、稳定、经济的运行,是变电运维人员今后的努力方向。本文对提高变电倒闸操作效率的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变电;倒闸操作;效率;措施
前言
        自2012年“三集五大”体系建设以来,电网生产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专业化管理要求越来越高,眉山供电公司变电运维人员到位率却不断下降,工作量大幅增加。按照国网公司劳动定员标准不断从严、人员配置不断从紧的工作思路,眉山供电公司变电运维队伍“又多又少”的结构性缺员现象将长期存在,人员到位率必然会逐年下降。在此形势下,现有运维人员配置水平越来越难以适应电网规模扩大带来业务量大幅增加的需求,传统运检管理模式和一线运维人员工作效率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未来坚强智能电网发展需要。
1 倒闸操作效率提升的必要性
变电站倒闸操作是变电站运行的基础工作,是保证电网运行的重要环节,随着眉山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设备的大量增加,日常维护工作量快速增长,设备倒闸操作的几率也增大。目前,眉山供电公司变电运检中心变电运维一班共负责辖区内34座无人值班变电站(含开闭所)的运行和维护工作,设备倒闸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下的问题比较突出,如操作时间过长将导致送电时间延后,用户迟迟不能用电,停电时间太长,检修的有效工作时间缩短,不能按时完成工作。在事故情况下未能按时完成操作,延误了事故处理的时间,致使电网事故扩大,造成严重损失。因此提高倒闸操作效率,缩短倒闸操作时间,及时恢复用户供电,成为变电运检中心运维班值班人员待解决的问题。
2 变电站倒闸操作效率低的原因    
2.1     倒闸操作准备工作不充分               
         变电站倒闸操作无论是单一间隔(如110千伏线路)停、送电,还是集中停电等大型(220千伏变电站全停)倒闸操作,都需要做以下方面的准备。一是操作小组人员分配。运维值班人员接收到操作预令后,值班长需要根据操作内容,合理安排好操作人员,监护人员,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精神状态、安全思想、安全措施“三查”。但是目前中心变电运维一班在结构化缺员的现状下,早停晚送等连续操作多,值班人员即使休息不足,依然要坚持去完成停送电操作,导致操作效率低下;二是工器具准备。安全帽、绝缘靴、绝缘手套、录音笔等都是操作中必须用到的工器具,由于中心变电运维一班实际情况,安全工器具是统一储存在中心固定场所,所以每次去变电站操作前都需要将工器具准备好并装到对应车辆。但是,部分值班人员在出发时才去准备工器具,存在错拿、漏拿的情况,导致往返途补拿工器具中占用大量的时间。三是操作票、工作票、验收卡等资料准备。以福盛精益化治理集中停电为例,在5月31日早晨停电操作中,操作票多达30张,项次多达304项,工作票内容长达5页。操作人员根据调度调度指令票、工作票、接线图在网络五防专家系统中开操作票,监护人负责审核,值班长做最后审核,保操作票百分之百合格并履行三级签名,大型操作时还需班组长,技术员审核把关。但是实际工作中操作人员会参照典型操作票填写当前操作票,没有针对性,一般都从最安全的技术角度去考虑,没考虑便利的顺序。
2.2操作人员业务水平低下
中心运维一班尤其是青年员工人员流动性大,技术技能传承不够,人才储备存在断档情况。尤其是现有无人值班模式下,中心运维一班值班人员需要对所辖34座变电站内设备位置、设备类型、设备原理熟悉熟知,容易混淆。

而新进员工需要短时间内达到操作人员的标准,往往表现出对安全生产规程等规章制度,两票填写等内容死记硬背,导致在实际操作中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过度依赖监护人。运维人员老龄化严重,除新进大学生含研究生外,班组人员平均年龄集中在45岁以上,存在普遍对继电保护原理,新设备新技术掌握不够,在遇到事故处理时,无法第一时间准备判断出事故类型,无法做出正确响应,往往表现出一级一级的打电话咨询,严重影响了倒闸操作的效率。班组年龄大的人员一直从事变电运维工作,时间长了,缺乏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值班长对本值人员缺乏有效管控,个别人员值班纪律涣散;管理人员与运维人员缺乏有效沟通,个别人员思想意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
2.3变电站设备状态
随着国家电网公司大修技改进程的推进,设备更新速度加快,大量新技术、新工艺进入变电站,设备类型趋于多样化,加大了运维人员对设备的熟悉程度的难度,增加了变电站设备维护的难度;设备运行寿命有限,中心所辖变电站老旧设备多,部分设备出现老化、卡涩,锈蚀等一般性缺陷。原计划对某单一间隔设备停电,结果母线刀闸卡涩分闸不到位,需等待检修人员到场处理,导致倒闸操作速度放慢。就转成倒母线复杂操作,严重影响停送电效率;变电站投运后,笨重的技术资料只能进人档案室,现场没有设备的特性介绍,加大了操作的难度。另外微机防误闭锁装置使用不熟练,遇到问题只能等待专责人处理,也降低了操作效率。一般性缺消除周期为满足要求,部分保护装置打印机、指示灯等缺陷存在长期未消除,影响运行维护人员定值核对等日常维护项目的操作进度。
3 提高倒闸操作效率的措施和建议
3.1 加大管理人员督查督导力度
大型操作时班组长提前编写大型倒闸操作安全组织措施书,详细列出人员安排、工器具准备、两票资料等需要准备的清单,并分配到具体执行人员,提高可执行力,小型操作具体工作由值班长参考安排;提高班组管理水平,从管理层面为抓手,班组长、技术员及以上管理者要加强督导,加强到岗到位制度的执行力度;操作人员方面,通过公司企业文化熏陶、工会宣贯,提高班组人员优质服务的意识,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以主人翁意识加强停送电的紧迫感。
3.2 加大班组人员技术培训强度
一是持续执行年限制度,即生产一线岗位工作年限应满足3、5、8要求,即在一线岗位工作时间博士研究生不少于1年,硕士研究生不少于3年,本科生不少于5年制度,大专生不少于8年制度,确保技术沉淀。二是,利用微课件、班组大讲堂,技术培训,事故预想等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加大培训力度,同时增加变电运维专业技术技能相关竞赛,以赛促学,以考促学。三是,合理利用绩效、奖惩手段,激发班组人员树立进位意识,创先争优意识,另外增加工会活动,增强团队凝聚力,号召力。
3.3严把设备采购、质量验收关
     从设备采购源头入手,尽量减少设备厂家的频繁更换。对于新投运的变电站或设备验收要严把质量关,验收仔细,不留设备隐患,以免操作时出现设备故障,影响操作速度,另外加大新设备新技术的培训力度,对设备操作流程,设备说明书等资料妥善保管,代代传承。
严格规范设备缺陷闭环管理,真正做到危急缺陷24小时内消除,严重缺陷一个月内消除,一般缺陷一个季度内消除,最长不产国一个检修周期,确保设备长期处健康、稳定、安全运行状态。
        本文主要从影响变电运维人员倒闸操作效率的因素展开,并结合中心运维班组实际情况给出操作准备、人员技能提升、设备验收等相应的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彭永顺,刘滔,李懿山.变电运维人员提高倒闸操作效率的措施浅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31):53-54.
[2]武惠文.变电运行倒闸作业误操作的防范和预控对策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36):193-193.
[3]李永超.提高变电站倒闸操作速度的方法[J].云南电力技术.2015(S2):122-122.
[4]王春荣.变电运维人员提高倒闸操作效率的措施[J].电子测试.2016(22):170-17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