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解雪雯 张亚茹 袁嫣红
[导读] 对于变电站工作情况而言,对于整个电网的供电能力存在着直接影响
        摘要:对于变电站工作情况而言,对于整个电网的供电能力存在着直接影响,然而变电站运维管理主要是对变电站日常运行和维护工作,对变电站的运维水平进行全面的提高,促进其变电站能够稳定运行,达到提高供电质量和保证用电安全的目的。在变电站日常运行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会受到硬件故障以及自然灾害等影响,变电运行出现故障会导致局部地区失去电力供应,对于社会和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通过合理的应用智能化的技术,可以降低工作难度,减少资源的投入,对于电力企业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变电站;智能化技术;电网运行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变电站的工作运行情况会直接决定某个地区供电是否正常。在变电站平时的运行中,运维管理这项工作是特别关键的一个环节,对于电网稳定输送电力有着很大的影响。运维管理水平的提高能够对用电安全起到良好的保障作用,其中智能化技术的使用能够推动运维管理这项工作水平的极大提高,能够带来良好的效果,能够极大地减轻工作难度,降低资源浪费。
1变电站运维管理的问题
        1.1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反应能力较差
        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的重要设施,变电站内部架设有大量供电设备及保护设备,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随着城市用电量的逐年提升,变电站的规模也在渐渐扩大,这提高了变电站工作环境的复杂性,提升了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工作难度。复杂的环境,较多的供电设备,让运维管理中检测工作与控制工作之间出现延时,检测到技术故障时,不能及时进行调控,就会影响变电站的运行。
        1.2变电站运维管理安保系统需要完善
        由于中国领土面积广阔,不同地区有其不同的问题,一些远离城市的地方同样需要供电,因此大部门变电站在位置比较偏僻的地方,这样做提高了运维管理工作的困难,同时设备在安全上的风险系数也相应提高了很多。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经常发生变电站的内部设备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偷走的情况。而这些现象对供电企业利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制约了当地电网的正常运行,对当地百姓的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1.3变电运维管理技术手段落后
        对于传统的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来说,需要人力进行完成的,总控制室的运维管理人员主要是负责整个网络的控制,在某个节点存在故障的时候,需要技术人员能够进入到变电站现场进行技术的检测和维修,对其相关的故障问题排除,这种方式不仅仅会在时间上出现延误,同时技术人员频繁的进入到变电站中也会导致运维管理工作的危险系数增加。
2变电站运维管理的应用措施
        2.1建立智能化监控系统提升运维管理的反应效率
        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对变电站进行智能化的升级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要数变电站的各项设备。变电站得以保证运行的最大因素就是其设备,变电站设备的各项性能对变电站整个的正常运行有重大影响。由于变电站内部构造特别复杂,涉及到的设备众多,过去只能集中维修人员,才能开展排险工作,还要确保变电站采集信息的准确和快速。中国现阶段的变电站故障维修与解决的实际情况从两方面有比较严重的落后性:第一是中国的变电站对设备出现故障的判断比较缓慢,所以故障的确认时间周期就比较长,这对系统发挥正常作用具有很大的影响;第二是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受到技术等一些方面的原因,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一些故障出现反复的发生,这会让维修成本上升。

监测技术的构建对变电站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要逐一将变电站内部的设备进行分类,一一进行对应,不可弄混,利用网络技术将数据做好核对、分析,用智能化监控系统对设备的参数进行准确分析,工作人员就能够把全部设备的实际工作情况了然于胸,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下一步工作人员的指令下发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也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正确指令下发。智能化监控系统中有一个功能特别的实用,就是报警功能。这个功能能够及时将变电站运行中某个部分发生故障的信息快速传达到相关人员那里,这样就能很快将出现问题的地方找到,及时维修。因此利用智能化监控系统的效果非常明显,对电网的调控、降低设备出现故障、为故障设备的排除留出足够的时间非常重要。及时准确的消息提醒让运维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可以快速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推动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的反应效率和速度。
        2.2提高安保能力
        在变电站日常运行的时候,人为的破坏会导致变电站运行安全带来影响,因此需要对偏远地区的变电站安保工作进行提高,保证电网运行时候的安全。因此传统的安保工作是需要人力进行完成的,此外,变电站的安保措施只使用了防盗门以及防盗网等设备,安保能力不足,但是通过智能化的监控系统可以全面的提高安保工作的水平,减少人力的投入,通过采取视网膜的技术以及指纹辨认技术等实现防盗门的控制,应用摄像头可以提高对变电站周围区域的监控,加强对违法人员的追捕,从而为公安人员追捕犯罪嫌疑人提供出相应的信息支撑,减少人为破坏出现,避免电力系统的运行受到影响,对国家财产给予保护,进一步提高用电过程中的安全性。
        2.3结合大数据技术提升智能化监控系统的预警能力
        大数据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型数据处理技术,通过云存储实现数据信息的海量存储,通过云计算,实现数据的有效、快速分析,最终可以为智能化监控系统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可为智能化监控系统获取更加完整的环境信息,再根据获取的信息进行有效分析,提前预估出变电站内部供电设备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风险。智能化监控系统也可以根据监测设备获取到的信息,进行设备运行状态的推演,根据细微的数值变化,演算出哪些设备会在近期出现技术故障,通过预警提示为检修人员提供数据信息支持。检修人员根据智能化监控系统发出的预警,进行有针对性的检修、维护,可以将技术故障扼杀在萌芽,进而减少电力系统的故障数量,保证电网的运行,进而保障电网的供电质量。
        2.4提高运维人员技术水平
        建设智能化变电站的过程中,里面有很多的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同时多种应用的关联,都需要变电站运维人员掌握较强的技术水平和学习能力,因为这些新技术的使用也对他们提出新标准。但是现在变电站运维人员后续的人员补充力量比较缺乏,出现了“断层”现象,所以变电站除了要保证日常工作的稳定运行外,还必须重视对运维人员的培训补充,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建立一支业务能力强,学习能力强的运维人员团队,使这些运维人员熟悉智能变电站有关设备的结构、原理、配置方案、验收标准等等内容,这样也会对变电站的发展有很强的推动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智能电网建设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对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通过对传统变电站和智能变电站的比较看到,结构及设备元件有很大的不同。智能化技术可以对变电站日常运行的效率起到很好的提升作用,能够保证变电站运行的稳定,该技术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有推动作用。所以中国需要做好智能化技术的推广、发展与应用工作,加强建设智能化变电站,这对提高全国变电站的快速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浩敏,郭晓斌,陈波,高维罡.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电运维软件设计与开发[J].自动化技术与应用,2018,37(04):31-34+43.
[2]秦汉玮.变电运维技术中的智能化技术[J].农村电气化,2018(04):44-46.
[3]姚晶,郭艳华,王海英.浅析变电站智能化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与发展[J].科技与企业,2014(10):340.
[4]盛戈皞,刘亚东,江秀臣,徐剑.输变电设备智能化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J].华东电力,2011,39(09):1379-1385.
[5]余少龙.电力变电系统的智能化技术分析[J].集成电路应用,2019(15):10-11.
[6]唐跃中.数字化电网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