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是变电站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尤其是随着电网技术日新月异,设备更新换代加快,负荷需求的日益增长,变电站设备的新建扩建、技改大修工程项目遍地开花,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也相应承受了不少压力,对于运行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和技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本文主要通过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工作危险点的分析,并从实际工作的安全风险管控角度出发,旨在提升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控的对策。
关键词:电力系统;变电运行
1 引言
电力需求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而扩大,电力企业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满足经济的发展需求,推动社会生产,需要从全社会的角度做好电能的供应,保障电力供应的稳定和安全。电力系统的运营和运维技术有十分密切的联系,要推动电力系统的发展,必须对变电运维技术的应用进行全面研究。
2 电力系统变电站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2.1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当设备存在安全隐患时会对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与设备维护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当变电运行设备存在安全隐患直接造成变电运行安全事故数量增多。除此之外,部分电力企业单纯的提高经济效益,投入使用一些不符合指标的变电设备,虽然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成本,但却无形中扩大了安全隐患。总而言之,电力企业想要确保变电运行设备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需要改造老旧的设备,不断投入使用新的设备,将设备安全隐患降到最低。
2.2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
社会上,现阶段变电站运行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有一些都是因为从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淡薄以及工作操作失误造成的,根据有关要求,对电力系统变电站的工作流程进行了限制。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关操作人员忽视了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且对设备的定期检修不到位,不能对电力系统应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识别。
2.3安全管理不规范
目前大部分电力企业都缺乏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而且对安全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管,变电运行安全管理缺乏规范性已成为当前电力行业十分普遍的现象,部分企业管理制度形式主义严重,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特别是安全管理工作不规范性更导致风险隐患增加,变电运行安全难以保障。
2.4变电运行中的错误操作隐患
在变电作业操作中,变电所的工作人员是变电作业运行的操作者,变电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受工作人员的操作是否规范决定的。由于变电工作比较乏味烦琐,设备也比较多,也有很多工作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和培训,在工作的过程中变电工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精神散漫不集中,这样很容易造成变电作业中工作人员发生错误的操作,轻则经济上会出现无法估计的损失,重则人身安全、变电设备以及电网受到危机。变电运行在实际工作中会出现很多情况,比如无票进行操作,很多情况下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操作票只是流于形式;还有没有严格执行逐项复诵和打钩的操作程序,漏项和跳项的错误操作时有发生容易造成事故;再有工作人员对系统运行方式模糊不清,不遵循模拟图核的基本运行进行设备的操作;最后变电工作人员对防止错误操作的装置管理不认真,过于忽视。
3 变电运行安全管理以及设备维护的措施
3.1优化监督监管的体系
对监督管理体系进行不断优化也可以保障安全管理的工作的顺利进行,电力企业应该建起一套综合的监管体制,将互检、自检和专检三者结合到一起,对基本操作进行综合的检查,使其符合一定的标准。对巡查制度进行一定的完善,将轮班体制真正贯彻落实下来。除此以外,综合值班小组和检测中心等部门应该对动态进行实时监控,对电力系统的具体运用状况进行有效的了解。
3.2改进变电设备,实现自动化系统的高度化运用
除了在制度方面对电力系统运行及其设备维护进行调整外,还需要对设备的软件装备以及硬件装备进行完善,这样才可以使设备的安全管理及其维护工作有序开展。想要将软件设备和硬件设备进行有效的结合,就需要利用综合性强的结构体系来实现。就目前来看,在推动安全管理的开展中,自动化系统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在线监控,该监控系统不仅可以实现自我故障的诊断,而且可以实现资源是高效运用,进而可以促进电网以及电力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3.3加强故障的维护技术
仅仅是在体系以及制度等思想方面进行完善是不够,还必须进行对故障的维修技术进行加强,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如对其进行现代技术的培训,从而保障系统维修工作的有效顺利进行。不论是常见的短路问题,还是地线的安装和测试电阻的工作,都需要较好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撑。所以,必须对故障维护技术进行不断强化,即以较强的技术水平作为支撑。
3.4全面贯彻安全管理,改善安全管理制度
想要改变现行的运作管理情况,就需要进行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变革。只有利用优化安全管理制度的方法,才能实现对安全管理的状况的不断改善。因为各企业的运以情况各不相同,所以电力企业在进行安全管理制度优化的时候,必须和自身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对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控制点以及危险点进行明确,进而促进安全管理工作的运行。在进行安全管理的构建的时候,需要以各时期的具体生产情况为基础制定相适应的目标,确保安全工作能够真正实现下来。
3.5重视运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升综合水平
在电力系统建设中的主体是人员,但是目前企业的电力管理人员的自身技术水平与企业自身发展的需求不相匹配,因此电力企业要重视起管理人员素质的培养,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水平。电力企业可以利用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其素质,例如操作培训等方式,该方式可以培养出管理人员的科学的操作观念,还可以提高电力设施技术的水平。在进行电力管理人员培训的时候,必须进行系统化的培训教育,进而实现人员的建设,提高管理人员队伍的综合技术水平。除了系统化的培训教育,还可以通过安全规定的测试使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得到提高,进而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不断优化。
3.6建立健全设备检测评价机制
为了全面了解电力系统变电的运行情况,有效的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需要建立完善的设备检测评价机制。不管是变电设备的投运中,还是进行技术改造中,都应该对设备进行检测,并且,做好评价工作,这对整个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要对设备的检测评价进行全面控制,及时发现设备的异常,进而解决问题,通过设备检测评价机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设备的安全风险,要将其贯穿在变电运行的全过程。
3.7完善变电设备缺陷记录体系
作为电力系统的维护人员,对设备的应用情况进行检查时,如果察觉设备存在缺陷时,要在值班运行记录,记录下设备的名称、型号等,详细说明其缺陷,对可能产生的危害进行预测,只有彻底弥补设备的不足,才能消除缺陷记录。此外,在发现异常或不足时,应在最短的时间内,上报给相应的领导,让领导及时掌握设备情况。同时,将统计分析工作进行落实,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保证变电运行设备的安全的运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力系统变电所运行的安全稳定关系到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质量和安全。通过加强电力系统变电站安全管理,重视相关工作的有效实施,重视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培养,加强综合管理和先进信息技术的集成,可以有效地帮助人们提高变电站安全管理的运行质量和设备维护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瑞.关于电力系统变电运行安全管理及其维护[J].商品与质量,2015(39):117~118.
[2]曹慧媛.浅谈电力系统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及设备维护[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5):2658~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