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预控措施

发表时间:2020/7/2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48卷6期   作者:齐亚楠 郑晓强
[导读] 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一直以来大力发展。
        摘要:电力行业的发展关系到我国人们的生活品质和生活质量,一直以来大力发展。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已经愈加离不开电力,电力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电力,一切生产、发展活动都将会停止。随着我国对各类现代化技术的应用,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也在不断提高。但就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系统的变电运维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较大的不足,影响着工作安全性。
        关键词: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预控措施
        引言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非常迅速,很多高新技术运用其中,使其发展更为快速。变电运维关乎到变电站及电网的稳定运行,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用电,变电运维管理中的误操作一旦发生,势必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危及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对变电运维误操作的预防及控制。
        1变电运维误操作原因
        倒闸操作票操作不当:倒闸操作票操作不当是常见的变电运维操作失误的原因之一,如果操作流程指令未能正确执行,会导致操作失误产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个人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以及执行行为规范性不强导致开关的误碰,均会引发操作的失误,因而操作人员应该首先对操作票明确,部分员工存在操作票填写疏忽的情况,甚至不带操作票,审核时未规范审核,仅仅根据个人的经验进行工作,导致实际操作出现失误,增加错误产生风险。变压器操作问题:变压器是为安全性及可靠性提供保障的关键环节,在操作过程中,常见的操作问题为未确定变压器状态就开始进行操作,变压器处于空载状态下进行切合,导致出现问题,绝缘性功能被影响,如果变压器无负载升压的状态进行直接操作,会导致变压器出现绝缘损害。防误闭锁装置存在缺陷:通过防误闭锁装置能够减少可能引发的操作人员的失误操作,通过必要的电气设备安装系统,可以降低可能发生的失误操作的情况,当前的防误闭锁系统存在一定的缺点,导致实际操作过程中,未进行正常的系统关闭,导致操作受到影响。操作人员专业素养:如果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不足,对变电站中电气设备未进行深入了解,未能完全了解电气设备的性能及相关的运行参数,会导致实际操作中,出现细节误判,导致操作事故。同时操作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也是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部分工作人员自认为工作经验较为丰富,未能完全执行工作制度,导致失误操作。
        2变电运维误操作事故的预控措施
        2.1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变电运维工作是保障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对我国经济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提高均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造成了误操作事故频发的现状,目前,想要解决此类问题,首要任务便是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工作人员是变电运维过程中的参与者,与变电运维工作质量息息相关,由于过去对人员管理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误操作的发生概率,给国家及社会造成了损失。当前,相关管理部门应针对所有技术人员实施分批培训,围绕理论知识、专业技能、风险防范意识等进行,让每一名工作人员均能够有扎实的基本功。其次,在对员工进行培训的过程中,应推选工作经验丰富、技术实力较强的工作人员来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并加入实际案例来开展工作,让每一名员工均能够在实际案例讲解过程中进行发言或者分组讨论,并由专家来评估其讨论结果。
        2.2“五防”解锁操作
        在防误装置出现故障或电气设备状态采集错误的情况需要进行“五防”解锁操作,操作人员在失去防误系统“监督”的情况下,可能会发生误操作,因此操作人员在申请“五防”解锁时,“五防”解锁系统应根据当前站内接线方式,提醒操作人员该解锁操作所带来的后果,并给予警示,以降低解锁误操作的可能性。
        2.3加强倒闸操作全过程控制
        第一,加强倒闸操作前预控制。

值班人员根据调动命令或上级指令,反复诵读确保无误后展开操作;操作人员根据指令完成倒闸操作票填写记录工作,监护人严格审查,并完成签名。在实际开始操作前先进行预模拟操作,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第二,加强倒闸操作期间的控制管理。除了操作员外,还需安排监护人进行全程监护,对于重大操作需要安排上级领导在场监督,确保整个操作过程安全无误。在倒闸操作过程中,由监护人唱票,经操作人反复背诵无误后,有监护人下达操作指令,操作人完成具体操作;整个操作过程按照既定工作流程进行,每完成一项操作均按照规定记录,并核对相应的操作时间。一旦操作期间出现异常则马上停止相关操作,由值班人员询问清楚后继续进行操作;要进行继电保护装置操作时,需要认真阅读相关回路图纸,掌握操作的流程,明确操作回路的相关功能,寻找可供操作的具体端子和保护压板,同时还要将相关回路纳入考量范畴,确保整个操作过程安全稳定。
        2.4完善设备运行维护的制度
        完善设备运行维护的制度,需要重视相关工作内容的落实,保证工作人员完全熟知电气操作的制度,同时完全掌握各项操作的步骤,根据规定内容执行,在操作过程中,落实各项细节,主要自身的安全意识深化,保证操作时,严格按照规定管理条例操作设备,监护人员应该重视操作流程的监控,避免出现操作失误,及时调整操作的流程防止出现操作事故。工作单位应该完善考核系统,形成规范化的考核体系制度,保证对于员工的要求及约束,还可通过奖惩制度优化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
        2.5评估及控制变电运维中的安全隐患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前信息化技术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且应用范围广,彻底改变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如今,信息化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如风险防控系统、电力调度系统等,极大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性。想要进一步保证变电运维工作的正常进行,应更加深入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设网络平台及风险信息数据库。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下,将变电运维过程中常见误操作原因、现象、发生机制等信息均存储至数据库中,并在每一次出现故障时均收集相关数据信息,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形成一个有关变电运维误操作故障的完善信息库,从而帮助计算机更加准确地确定位置,同时,还能够应用信息化技术来对电力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尤其是各类易导致事故发生的关键点,均需要严密监控,一旦出现问题,可迅速切断电路,避免其他线路及设备损毁。建立健全隐患评估及控制系统设施进一步提高变电运维工作效率的关键,相关管理部门应提高重视度,严格管理该系统的建设及实施。
        2.6改善日常电力设备运行维护
        通常情况下,设备处于温度较高的环境中,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会导致设备出现运行故障,因此应该定期进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在进行设备维护时,需要完全考虑运行状态及实际的运行成本,定制实际的运行维护方案,同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中,电力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相较之过去,电力应用范围小,且故障较多,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建成了极为庞大的电力网络,真正实现了每家每户均通电的愿景,但就实际情况来看,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工作中依然存在着些许不足,尤其是易发生误操作事故,导致电力系统、人民正常生活、社会生产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袁兆祥,彭晶,安增军,等.基于层级设计的输变电工程数据存储架构[J].沈阳工业大学学报,2019,41(6):601-605.
        [2]韩文军,张梁,张兆虎,等.基于三维模型的输变电工程智能监理系统设计[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9(10):90-93,97.
        [3]黄红,熊卓,王宇,等.基于大数据的变电设备状态多维感知及智能诊断系统的研究[J].电力大数据,2019,22(10):5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