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在实施常规护理方式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观察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实验组相比无差异,不具有对比价值(P>0.05);护理后对照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高于实验组,组间差异存在可比性(P<0.05 )。结论:实施心理护理能够减少焦虑和抑郁,提高产妇对产后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心理护理;产科;护理;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二胎逐渐开放,每年生产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很多产妇在孕期以及产褥期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负性情绪,从而影响身体恢复。因此有关学者认为,心理护理在产科护理中是至关重要的[1-2]。做好产妇每个时期的心理护理,能够对产妇分娩妊娠康复起到重要作用。心理护理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完善的一种护理方式,主要针对产妇进行心理护理来提高整体护理效果。为了验证其临床价值,本次选取在我院收入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具体研究结果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我们以随机的方式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实验组40例。实验组中产妇年龄为20-37岁,平均(28.5±1.7)岁,对照组中产妇年龄为21-38岁,平均(29.5±1.6)岁。所有参加本次实验的产妇均知情并自愿签署本次实验同意书,本次实验已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均无明显的差异(P>0.05)。排除具有严重精神疾病、严重言语沟通障碍及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肾脏疾病、肝脏疾病、脑血管疾病及自身免疫功能存在缺陷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产妇在孕期注意饮食,运动。
实验组采用心理护理,方法为:①心理疏导[3]。产妇产前、产中、产后需要面临众多问题,如孩子的喂养、哺乳、哭闹以及产后造成的身体影响等原因,造成大部分产妇存在焦虑与抑郁的状况,需要对产妇不良心理因素采取及时的心理疏导,指导产妇以及产妇家属多与产妇交流、勤沟通、多关爱、尽可能听从产妇意愿,以确保产妇心情舒畅[4]。②环境干预。帮助产妇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保持室内卫生,做好通风,控制好室内温湿度,保证好室内安全,为产妇的安心休养提供良好的环境;对初产妇讲解有关分娩知识以及分娩过程中可能会发生的不良反应;指导产妇怎样以正确的方式进行深呼吸,缓解第一产程造成的疼痛。
1.3指标观察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产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评分。焦虑评分分界值为50分,50-59 分为轻度焦虑,60-69 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抑郁评分分界值为53分,53-62 分为轻度抑郁,63-72分为中度抑郁,73 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计算,计量资料以(士s)表示,数据对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当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与实验组相比不存在可比性(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具有临床对比意义(P<0.05 ) ,具体情况见表1。
表2对照组和实验组病例的SAS、SDS评分比较(士s)
3讨论
在产妇分娩的过程中,因为子宫常常收缩等多种因素造成了产妇生理上的疼痛,生理性疼痛会带给产妇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并不利于产妇的正常分娩。 为了可以促进孕妇,尤其是初产妇的自然分娩,我院实施了护理干预,医护人员在产前、中、后做好了各方面护理以及疏导,降低了产妇分娩时产生的不良情绪、减轻了产后疼痛[5]。此次实验对实验组实施合心理护理干预,不止改善了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并且产妇能够积极配合护理,显著增快了产妇机体的恢复速度。为了证实这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我院选取80例产妇进行调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后,对照组差于实验组。结果证明心理护理能够改善不良情绪。
综上所述,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上追加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提高护理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芳.产前心理护理对产科应激事件及产后抑郁症的预防[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20,31(04):499-500.
[2]王芳.产前心理护理对产科应激事件及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79.
[3]纪丽香.产前心理护理对产科应激事件及产后抑郁症的预防作用分析[J].智慧健康,2020,6(02):85-86+91.
[4]张雅兰.产科心理护理对于孕产妇妊娠结局与产后抑郁情况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9,27(S2):162-164.
[5]孙曼.产科心理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4):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