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所开处的1000例中药处方,将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前的500例处方作为对照组;将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管理后的500例处方作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处方中药调剂差错情况。结果:研究组500例处方中,在处方数量差错率、医嘱差错率、规格差错率、品种差错率以及总差错率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管理法在中药调剂管理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降低中药调剂的差错率,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PDCA循环管理法;中药调剂差错率;应用价值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in reducing the error rate of TCM dispensing. Methods: 100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rescriptions were selected from the hospital, and 500 prescriptions before PDCA cycle management were used as the control group. 500 prescriptions managed by PDCA cycle management method were used as the research group. The error of dispensing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mong the 500 prescrip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the error rate of prescription quantity, doctor's advice, specification, variety and total error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PDCA
中药处方是中医治疗中的主要治疗方式,其主要根据医师对于患者病情判断开处的用药原则,通过将各种中药在一起调配之后给予患者进行治疗[1]。中药调剂的主要步骤包含了审方、划价、调配、复核、包装以及发药等,中药调剂的质量与患者的治疗效果有着直接的联系,一旦中药调剂出现差错,不但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同时还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2]。现阶段,在中药调剂的管理中,PDCA循环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种管理模式主要是由美国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的管理模式,其主要包含了计划、执行、检查以及处理四个阶段,通过四个阶段的不断循环来实现管理质量的持续提高[3]。本次研究了1000例中药处方,分析了PDCA循环管理法在降低中药调剂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6年06月至2018年06月所开处的1000例中药处方;将2016年至2017年未采用PDCA管理模式进行管理时所开处的500例处方作为对照组;将2017年至2018年采用PDCA管理模式后所开处的500例处方作为研究组。所有处方在用药、患者疾病、医师等各项资料中均没有明显差异,可以进行对比。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措施;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1)P计划阶段:针对中药调配差错处方中的差错类型、差错数量进行统计,采用PDCA小循环、头脑风暴等方式充分了解中药调剂差错的问题所在。成立PDCA管理小组,根据分析的结果,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讨论问题的解决方法,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与管理计划;(2)D计划阶段:根据现阶段中药调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改善计划:①提高中医饮片的管理质量,药品质量管理从中药材的采购、储存、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严格管理,采购中药饮片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把好质量关,对于不合格的饮片需要禁止入库;控制好储存室中的温度与湿度,避免饮片出现质量上的问题;②完善中药调剂的制度规范:构建完善的重要调剂制度,制定健全的划价、审方、复核以及调配方面的制度,规范整个中药处方的调配流程,促使调配人员能够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流程进行工作;③提高调剂人员对于中药材的鉴别能力:加强调剂人员的培训工作,促使其能够充分了解各个中药材的外观、性能、名称等,对中药材能够做出正确的鉴别;④优化中药斗谱:为提高调剂的效率,可以根据医师的使用习惯,将经常需要配伍的药物放在一起,对于作用相反或形状相似的饮片需要分开摆放,避免出现疏忽拿错的现象;⑤加强培训工作:由于中药调剂所涉及到的范围较广,这也就要求调剂人员能够充分掌握相关的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确保中药调剂的质量。因此,需要加强对于中药调剂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调剂人员的中药处理能力,确保中药调剂的准确性;(3)C检查阶段:成立质量监督管理小组,针对所制定的管理计划内容,对工作人员的中药调剂行为进行监督,了解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4)A处理阶段:进一步收集中药调剂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进行总结与分析,针对中药调剂的管理状况进行评估;调查这一阶段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用集体讨论的方式,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并将未解决的问题纳入到下一个PDCA循环模式中。
1.3 评定标准
对两组中药处方进行调查与分析;对比两组处方中中药调剂的差错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以 SPSS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应用(±s)和(%)进行观察指标的计量和计数,通过 t 值和X2检验资料,结果满足P<0.05,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研究组500例处方中,在处方数量差错率、医嘱差错率、规格差错率、品种差错率以及总差错率中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处方中药调剂差错率对比 [n(%)]
.png)
3、讨论
中药调剂是一项较为复杂且重要的工作,其属于一项专业的操作技能;中药调剂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与身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加强对于中药调剂的管理措施[4]。现阶段,中药调剂管理中最为常见的问题主要包含了以下几项:(1)处方不规范:医师在进行处方开具的过程中处方的内容不够完整,在数字填写与单位相连接,使得中药调剂过程中难以确定实际的剂量,对于部分需要特殊处理的地方也没有进行标注;(2)中药饮片质量存在问题:由于大部分中药饮片来源均为植物或动物,若在中药饮片中的杂质过多,或是带入了非药用的部分,则很容易使得药物调制的汤剂出现问题,进而影响了治疗的效果,甚至会对患者造成不良反应[5];(3)中药处方调剂不够准确:①药物配伍错误:中药材的种类繁多且名称较为复杂,同一种药物在不同地区的名称也有所不同,部分药物的名称也较为相近,因此若对于同一张处方若有多人进行调配,或调配人员不按照顺序进行调配,则很容易出现配伍上的错误、漏配以及多配的情况发生;②剂量不准确:在剂量的测定中,部分调剂人员很容易出现以手代称,或是称重工具磨损而导致剂量出现错误的情况发生;③没有按照处方中的标注进行调剂:处方中标注包含了多项内容,若调剂人员因为粗心而没有注意到标注内容,则很容易导致调剂差错的情况发生[6]。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现阶段PDCA循环管理法被广泛应用在中药调剂管理当中。这种管理主要分为了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四个阶段;在计划阶段中,能够根据以往经验以及中药调剂中的常见问题,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制定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在执行阶段,能够促使中药调剂人员严格按照相应的计划内容与标准规范执行计划;在检查阶段,能够成立监督小组,针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制定进行监督与检查,促使其能够按照相应的计划内容进行工作[7];而在检查阶段,则能够针对这一阶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将未能够解决的问题纳入到下一个循环当中,以此来实现管理措施的持续提高。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前,500例中药处方中,处方数量差错率为2.20%(11/500);医嘱差错率为2.40%(12/500);规格差错率为1.40%(7/500);品种差错率为2.80%(14/500);总差错率为4.80%(24/500)。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500例中药处方中,处方数量差错率为0.60%(3/500);医嘱差错率为0.80%(4/500);规格差错率为0.20%(1/500);品种差错率为1.00%(5/500);总差错率为2.40%(12/500)。由此可见,研究组500例处方在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后,其在各项中药调剂的差错率以及总差错率中均显著低于采用PDCA循环管理前的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相比于常规管理措施,PDCA循环管理法能够有效减低中药调剂的差错率,在中药调剂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卢兴, 钟慧, 陈彪. 采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干预小袋包装中药配方颗粒调剂的效果分析[J]. 中国药房, 2018,25(11):93-94.
[2]舒放, 斯日古楞. PDCA循环法在改善药房管理质量及降低药品应用差错率方面的应用[J]. 中国医药导报, 2017,11(26):102-103.
[3]王桂琴, 赵瑞玲. 运用PDCA循环法降低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的差错率[J]. 中国药物与临床, 2018, 18(10):181-182.
[4]陈伟薇, 丁光跃, 董一曼. PDCA循环在降低住院药房口服摆药调剂内差差错率中的应用效果[J]. 安徽医学, 2017, 38(11):73-74.
[5]何晓静,许婷婷,何丽媛.PDCA管理模式降低急诊药房自动发药系统差错实践[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17,24(8):17-18.
[6]庄彩梅. PDCA循环在机采血小板风险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 中国输血杂志, 2017,11(5):22-23.
[7]崔容海, 肖洒, 李杰. 药房药品调剂差错原因分析及防控探讨[J]. 华西医学, 2017,8(12):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