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实验,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P<0.05);对照组中出现9例不良反应事件,观察组中出现3例不良反应事件,差异明显(P=0.002)。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半夏泻心汤;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治疗效果
消化不良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也可能会导致有的患者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消化不良的患者还可能会导致恶心呕吐的现象,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身体过度消瘦的现象,所以应该及时进行治疗[1]。本次实验主要研究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2019年2月-2020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实验,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1例和17例,年龄在34-65岁,平均年龄为(49.84±2.37)岁。观察组中男女患者分别为30例和18例,年龄在33-67岁,平均年龄为(50.36±2.4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发现,差异不明显(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①有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和早饱症状中的一种或多种,呈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慢性过程(罗马Ⅲ标准规定病程超过6个月,近3个月症状持续);②上述症状排便后不能缓解(排除症状由肠易激综合征所致);③排除可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2]。
1.3鉴别诊断
①慢性胃炎:慢性胃炎的症状与体征均很难与功能性消化不良鉴别。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明显充血、糜烂或出血,甚至萎缩性改变,则常提示慢性胃炎。②消化性溃疡:消化性溃疡的周期性和节律性疼痛也可见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X线钡餐发现龛影和胃镜检查观察到溃疡病灶可明确消化性溃疡的诊断。③慢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多与胆结石并存,也可出现上腹饱胀、恶心、嗳气等消化不良症状,腹部B超、口服胆囊造影、CT等影像学检查多能发现胆囊结石和胆囊炎征象可与功能性消化不良鉴别[3]。
1.4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治疗,如建立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避免烟、酒及刺激性食物,少进食脂肪等容易延缓胃排空的食物,尽量避免服用非甾体抗炎药。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半夏泻心汤治疗,方剂组成半夏9g、黄芩6g、干姜6g、人参6g、炙甘草6g、黄连3g、大枣4枚,用水煎煮,每剂药煎煮两次混合在一起,分早晚两次服用。14副药物为一个疗程。
1.5观察指标
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进行比较。
1.6评价标准
治疗有效率: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逐渐缓解,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改善甚至出现加重,不良反应发生较多[4]。
1.7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的数据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用卡方进行检验。检验后,如果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
比较发现,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79.17%),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7%),差异明显(P=0.001),详细见表1。
.png)
3讨论
消化不良的症状比较明显,而且这个疾病分为不同病因,如果出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可能会导致明显身体不适和出现恶心呕吐的症状,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应该有一个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规律,可以有效的缓解病情,经过一段时间的身体调养之后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健康状态的,所以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可以很好的治愈的,但是具体情况也是因人而异的。
功能性消化不良又称为消化不良,在各级医院都比较常见,患者常表现为上腹部不舒服,包括上腹部疼痛、饱胀、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病情可以反复发作,而且程度时轻时重,部分患者还同时存在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症状。之所以称之为功能性消化不良,是因为患者经过各项检查后,没有发现可能导致上述症状的消化器官疾病或者其他疾病的证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因为食物排空、胃肠道蠕动能力降低,食物长时间存留引起不适;进食少量食物后就感到胃部饱胀,不能完成一顿正常饭量的饮食;还有上腹部疼痛和上腹部烧灼感。
半夏泻心汤的作用主要是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在临床中经常治疗胃肠带功能失调,促进胃肠蠕动,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半夏泻心汤病机关键是寒热错杂、湿热互结、脾虚胃逆。简而言之,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脾虚,标实为寒热错杂或湿热互结。临证时应该遵仲景之意,巧妙使用泻心汤加减治疗,如脾虚重者,可以加炙甘草及党参之量;里热重者,可以加重黄连、黄芩之量;里寒胃逆重者加半夏、干姜之量等。方中半夏苦辛兼备,辛开以散结消痞;干姜辛温以散其寒;黄芩、黄连苦寒以泻其热,三药相合,寒热并用。
综合上述,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采取半夏泻心汤治疗,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还降低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临床的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董洪娟,徐晓明,余泽波.半夏泻心汤对功能性消化不良 患者胃黏膜肥大细胞及血浆胃动素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7,28(4):566-568.?
[2]张雷,蔡辉,孙兆元.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9,32(10):1519-1521.?
[3]倪瑶,吕文良,李娟梅, 等.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9):89-94.?
[4]崔国宁,刘喜平,王磊, 等.半夏泻心汤治疗胃肠道疾病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6):87-90.?
[5]俞美谷,李汶阳.半夏泻心汤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临床分析[J].医药前沿,2018,8(14):346-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