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某大厦模板工程施工对其施工质量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理论知识给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为提升建筑模板工程施工质量提供基本指引。
关键词:建筑模板;质量管控;对策
1工程概况
青大商住楼项目系江建集团房地产开发公司新开发住宅小区,位于西宁市盐湖路15号。本工程为独立柱基础,18层,框架结构,檐口高度59.25米。层高均为3米。
2工程模板施工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1位移问题
部分柱模板产生柱位移、截面尺寸不准、混凝土保护层过大或过小、柱身扭曲、梁柱接头偏差大等问题。
针对以上分析,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支模前按墨线校正钢筋位置,钉好压脚板;转角部位应采用联接角模以保证角度准确;柱箍形式、规格、间距要根据柱截面大小及高度进行设计确定;梁柱接头模板要按大样图进行安装而且联接要牢固。
2.2混凝土问题
部分墙模板产生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上口过大、墙体烂脚、墙体不垂直的问题。
针对以上分析,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镰刀卡间距及使用方式应按设计及交底确定,墙梁交接处和墙顶上口应设拉结;外墙所设的拉、顶支撑要牢固可靠,支撑的间距、位置宜由模板设计确定。模板安装前模板底边应先批好水泥砂浆找平层,以防漏浆。
2.3梁问题
部分梁和楼板的模板容易产生的问题:梁身不平直、梁底不平、梁侧面鼓出,梁上口尺寸加大、板中部下挠、出现蜂窝麻面现象。
针对以上分析,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750mm梁高以下模板之间的联接插销不少于两道,梁底与梁侧板宜用联接角模进行连接;大于或等于750mm梁高的侧板,应加对拉螺栓。模板支顶的尺寸和间距的排列,要确保支撑系统有足够的刚度,模板支顶的底部应在坚实地面,梁板跨度大干4m者,如设计无要求则按规范要求起拱。
2.4轴线偏位问题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墙实际位置与建筑物轴线偏移。原因分析分析如下:(1)轴线放线错误;(2)柱墙模板根部和顶部无限位措施,发生偏位后不及时纠正,造成累积误差;(3)支模时,不拉水平、竖向通线,且无竖向总垂直度控制措施;(4)模板刚度差,水平拉杆不设或间距过大;(5)螺栓、顶撑、木楔使用不当或松动造成偏位。
针对以上分析,可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模板轴线放线后,要有专人进行技术复核,无误后方可支模;(2)墙柱模板根部和顶部必须设限位措施,如采用焊接钢件限位,以保证底部和顶部位置准确;(3)支模时要拉水平、竖向通线,并设竖向总垂直度控制线,以保证模板水平、竖向位置准确;(4)根据混凝土结构特点,对模板进行专门设计,以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5)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轴线、支架、顶撑、螺栓进行认真检查、复核,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处理;(6)混凝土浇筑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浇筑高度要控制在施工规范允许范围内。
2.5变形问题
拆模后发现混凝土柱、梁、墙出现鼓肚、缩颈或翘曲现象。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支撑或加强肋间距过大,模板截面小,刚度差;(2)组合小钢模,连接件未按规定设置,造成模板整体性差;(3)墙模板块间无连接螺栓,或螺栓间距过大,或螺栓间距过小;(4)竖向承重支撑地基土未夯实、不垫板、无排水措施,造成支撑下沉;(5)门窗洞口内模板对撑不牢或间距过大;(6)梁柱模板未设斜撑或斜撑间距过大,梁侧模板不能抵抗混凝土侧压力胀模;(7)浇捣墙、柱砼速度过快,一次浇筑高度过高或过振。
针对上述分析,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模板及支撑设计时,要将荷载考虑足,并有余地,以保证模板及支撑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2)梁底支承间距应保证混凝土施工时不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措施,垫放通常木方或槽钢,保证支撑不下沉;(3)梁底到板底距离大于700时宜设置对拉螺栓,用3形扣将双钢管及木方次肋拉牢,并按要求设置斜撑;(4)浇筑混凝土时要均匀对称下料,控制浇筑高度,特别是门窗洞口模板两侧,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但不能过振;(5)梁、墙上口要设置临时卡具,以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模板上口的高度;(6)梁板跨度大于等于4米时,模板中间应按设计要求起拱;悬挑构件端部必须起拱。
2.6标高偏差问题
测量楼层标高时,发生砼结构层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有偏差。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每层楼无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不按标记施工;(3)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面层厚度。
针对上述分析,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每层楼均设标高控制点,竖向模板根部先找平;(2)模板顶部设标高标记,严格按标记施工;(3)楼梯踏步模板施工前一定先明确建筑做法厚度
2.7接缝不严问题
模板间接缝大,造成浇筑混凝土时漏浆,沿接缝出现蜂窝、露筋。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木模板制作粗糙,造成拼缝不严;(2)浇捣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将模板胀开;(3)模板变形不及时修整;(4)模板接缝措施不当;(5)模板尺寸不对,错位。
针对上述分析,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严格控制模板含水率,制作时拼缝要严密,浇筑混凝土前,先浇水润湿;(2)定期对模板尺寸进行检查,及时校正;(3)模板间小缝隙采用海绵条补缝,缝隙宽时采用木条补缝;(4)梁柱交接部位要尺寸正确,支撑合理,拼缝严密。
2.8脱模剂使用不符合要求
拆模后模板表面用废机油涂刷造成混凝土污染,或不清理面板就刷脱模剂造成混凝土表面出现麻面。具体原因分析如下:(1)拆模后不及时清理混凝土残浆即刷脱模剂;(2)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或漏涂,或涂膜过厚;(3)使用废机油污染钢筋、混凝土,从而影响混凝土装饰面层质量。
针对上述分析,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1)拆模后,必须清除模板上残余砼,然后再刷脱模剂;(2)严禁用废机油作脱模剂,脱模剂即便于脱模也不影响装饰;(3)脱模剂涂刷均匀,以2遍为宜,以防漏刷。
2.9模内清理不符合要求
模内残留木块、碎砖等建筑垃圾,拆模发现混凝土有缝隙夹杂层影响混凝土结构质量。具体原因为:不设清扫口及未进行认真清理。
这对上述分析,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按要求设置清扫口,封模前,应将模板内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
2.9措施评价
我单位对本模板工程,通过自检全部合格,报监理单位组织验收,结论为合格。单位工程所含的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经监理与相关单位检查,全部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齐全完整。主要功能项目的抽查结果符合相关专业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观感质量自评:好。
综上所述,根据现行《混凝土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GB50204-200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DBJ01-51-2003及相关规范的规定青大商住楼模板工程质量综合评定为合格工程。
3结论
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是主体构造施工的重要工序,是保证所建造的建筑工程构造外形和尺寸的关键要素。模板质量的好坏是直接影响整个工程结构质量与安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就会留下某些隐患,影响建筑物外观质量与使用寿命,严重的可能危害人们的财产和生命安全。模板的施工质量需要我们高度重视,近些年发生多起模板坍塌事故,很多是模板施工质量引起的。模板架体架设越高,重心也就越高,架体就越不稳定,为确保模板工程质量,防患于未然,消除主体结构中模板工程的质量隐患,在施工过程中,需加强对模板施工中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采取实施有效措施,保证模板工程施工质量,确保模板体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强化模板分项工程在材料、制作、安装、拆除、验收等方面的质量管理。有利用更好地保证建筑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建平.建筑模板工程常见问题及其对策[J].山西建筑,2010,36(10): 167-168.
[2]黄俊山,王宗禹.高层建筑模板工程的设置和应用实例[J].低温建筑技术,2011,33(1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