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公共建筑系统的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排水工程作为建筑公共系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质量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建设项目的规模不断扩大,给排水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给排水系统作为影响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工程,其施工质量备受关注。建筑给排水工程受施工方式、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后续使用方式的影响,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对此,相关建设单位需要对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研究,并做出有针对性的改进。
1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问题及原因
1.1水流不畅及堵塞问题
该建筑正式投入使用后,给排水系统使用非常频繁。在许多情况下,居民会发现供水和排水系统被堵塞或堵塞。供水系统的堵塞将直接影响人们的使用体验,而排水系统中水流的堵塞将导致建筑物中的生活污水和废水不能及时清除,影响人们的生活环境。水流不畅和堵塞有许多原因。从施工角度来看,主要包括管道系统的结构设计和尺寸设计问题,以及施工过程中的技术问题。例如,给排水系统的管道设计不科学,大量的转角和水平管道容易导致排水不畅和堵塞。另一个例子是,在管道接口的施工过程中,当工人涂胶时,胶水侵入管道内部,导致管道这一段的给排水空间变小,从而影响水的顺畅流动。
1.2破损及渗漏问题
管道损坏和泄漏是建筑给排水工程中常见的问题,也是影响居民生活的主要问题之一。给水排水系统一旦发生渗漏,不仅会影响居民的正常用水,而且容易给人们的装修工程造成损害和经济损失。此外,水泄漏到电力系统也会导致短路,接触,甚至火灾事故。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渗漏一方面发生在损坏的管道上,另一方面发生在管道与设施的接口处。
给排水系统的渗漏直接关系到建筑材料的选择和施工工艺,在建筑设计中也有一些间接的因素。如果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材料质量差,管道本身存在漏洞和裂缝,将直接导致渗漏。如果管道的强度不能满足要求,管道将由于不能承受水压而破裂。施工方法不当或施工人员技术水平低,会导致管道连接强度不足、密封性差,还会造成泄漏。从设计角度来看,管道结构和走向的不合理会导致水压和外部环境对某些部位的长期影响,也将导致以后使用中的开裂现象。
1.3美观性和实用性不佳
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建筑给排水系统在设计和施工技术上也在不断升级。然而,仍有许多给排水工程忽视了美观。大量管道暴露在外,影响建筑物内外的视觉质量。同时,一些管道、地漏和给排水设施的位置和尺寸设计不合理,不仅影响美观,也影响实用性。出现美学和实际问题的原因显然与给排水系统设计团队的专业理念和技术,以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有关。
1.4维修及维护难度大
出于安全和美观的考虑,今天许多建筑的给排水管道将采用隐蔽设计或对管道和设施的外部进行装饰,只留下一些坚持维护的开口供以后维护和维修。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不合理的检修口位置和尺寸会导致较高的维修难度,甚至给水排水系统经常出现问题。维护人员长期找不到问题的根源,或者长期找不到问题的根源,导致损失增加。
2提升建筑给排水工程常见施工质量的对策
2.1缓解给水压力
在进行全面的建筑给排水设计时,相关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类型和高度制定给排水设计方案。以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给水排水系统设计为例,相关技术人员应在原有基础上对给水系统进行分区,使其具有多个给水区域。在此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准确计算供水压力系数,以确保其符合国家政策标准。此外,一旦确定供水区域的划分方法,应考虑供水的二次加压系数,以避免以后用户缺水。此外,如果在给排水设计中很难解决水压过大的问题,设计人员可以在系统的必要位置安装安全阀,以确保净化水的压力在系统的允许范围内。
2.2合理设计地漏水封
在地漏水封的设计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同时保证地漏水封的性能和质量。因此,设计人员应严格控制材料的选择,优先选用耐磨、不易蒸发的材料,并根据建筑的实际需要准确计算地漏的水封深度。同时,设计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改变地漏的安装位置。地漏需要设计在排水频繁的区域,而地漏设计不能考虑在排水不频繁或排水较少的区域。此外,一些用户在家居生活过程中可能会偶尔忘记关水龙头。为了避免对其他用户的生活造成干扰,设计人员可以考虑在整个地漏水封设计过程中,在水池下设计一个地漏,充分考虑用户的安居乐业。
2.3设计雨水排放管道
在现代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巧妙的安装雨水入口的位置,实现科学的专业给排水,需要人员结合建筑形状设计专业的雨水排水管。具体来说,在雨水排放管道的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应参照当地过去10年的平均降雨量和最大降雨量,仔细检查雨水进口的位置。非室内场所上方的排水沟应设置为共用雨水斗。同时,为防止雨水斗渗入室内空间,应根据建筑类型合理设置侧排水雨水斗。如果施工条件有限,设计者应尽可能增加潜水泵的排水能力,以保证雨水排水管道在暴雨天气也能充分发挥作用。
2.4加强施工过程控制和管理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正式施工过程中,有必要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例如,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前审查现场条件和设计图纸,以明确各种设备和材料的状态,确保正式施工不受影响。同时,基于虚拟数字模型和信息数据库,可以充分引入BIM技术来指导和监督施工现场的进度和施工质量。特别地,该技术可用于细化施工方案并增强施工图纸的可操作性。此外,要做好施工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的交底工作,明确责任,对施工现场出现的质量安全问题,要及时做好原因分析和责任跟踪工作。对施工人员的不规范工艺、材料浪费和违章作业进行全过程监督,及时发现、纠正和监督纠正。
2.5强化流程管理
对于建筑给排水系统的施工,科学完善的过程管理是消除各种质量问题的有效措施。通常情况下,从给排水管道的总体设计和可行性评估到正式施工、辅助设施建设和工艺管理,再到管道清洗、管道验收和管道试压,都需要建立严格的实施程序。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施工质量问题的发生。因此,工程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需要共同努力,确保每一个环节都按照科学标准保质保量地完成。例如,水压试验时,一般要求在给排水系统整体施工完成后48小时进行试验,根据系统结构,应分别进行分区试验和整体试验。试验液压强度应控制在设计强度的1.2倍左右,试验时间至少应超过12小时。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设项目的建设和管理中,给排水系统与建筑功能和居民生活体验密切相关。针对目前给排水系统普遍存在的堵塞、渗漏、外观难看、维护难度大等问题,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有必要在综合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共同对给排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同时,应建立高水平、专业化、严格的全过程管理机制,结合BIM等先进技术,提高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最终建成足够可靠的给排水系统,提高居民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张智娟,薛小松. 建筑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居舍. 2017(36)
[2] 王成刚.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黑龙江科学. 2018(16)
[3] 易晖. 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住宅与房地产. 2018(24)
[4] 伍丽珍. 论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与优化对策[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7(32)
[5] 李明春. 浅谈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J]. 建材与装饰. 2016(20)
[6] 赵佳. 建筑给排水施工中渗漏问题研究[J]. 建材与装饰. 20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