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BIM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中也包含很多方面,包括施工造价、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安全等等,这些管理工作的开展,使得采用传统的管理模式已经落后了,很难达到有效的管理要求,必须要借助技术和管理创新来推动管理效益提升。本文对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实际应用详细分析,对BIM技术在施工中应用具体内容及作用探讨,实践表明,BIM技术可简化业务流程,将工程项目向信息化方向不断推进,实现精细化施工管理。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工程施工;特点;应用
一、BIM技术的当前发展情况
BIM技术,是指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大体的汉语翻译意思是建筑信息模型或者建筑信息管理。这种技术是将建筑过程中的相关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信息数据作为基础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建筑模型,建筑模型是用数字仿真来对于建筑物的所有真实信息进行分析使用,在建筑物中可以详细的观看到各个部分和各个系统的详细参数,也可以在不同的阶段针对随时变换的信息通过BIM技术及时的进行修改、更新等,来辅助后续相关工作的完成。现阶段,由于我国的工程项目越来越多,规模也不断地扩大,结构也越来越复杂,BIM技术有了很好的发挥空间。通过BIM技术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超大型工程项目的许多施工难题,解决了企业面临的巨大风险投资、技术投资和管理投资。通过BIM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各个阶段和每个系统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问题,能够从工程的最初图纸设计阶段到最终的完工阶段有效进行信息化管理,全面的提升施工企业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在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这些都是企业亟须解决和提升的方面。
二、BIM技术的特点
2.1可视化
在整个标准应用的阶段,建筑工程施工图通过专业人员进行二维图的设计,考虑到构件类型和图形信息等,进行信息和线条等信息的完善,在当前管控前提下,施工人员具备的是专业化的训练和技能,只有将二维图纸还原程三维图形,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稳定性。相对比传统建筑的实际应用情况,在技术应用中,可以将其灵活应用到整个阶段,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情况,进行准确性的判断,实现整体进步。
2.2协调性
建筑工程的施工量大,在建筑工程后续预设中,采用的是分包的施工方式,在施工单位对整体管控流程有严格的要求,信息交流很关键,如果存在建筑工程施工不到位的现象,采用BIM技术后能发挥协调性的作用,施工单位之间的信息掌握也是重点,能便于进行协调施工。建筑工程的施工准确性得到充分的保证,以标准化需求作为基础,尽快落实,确保稳定。
2.3模拟性
BIM技术具备模拟性的特点,是技术应用的重要原因,充分利用BIM技术可以实现的模拟化分析。结合外部形态和内部形态结构等,在工程数字模型的支持下,针对复杂的环境,可以充分利用BIM技术实现对应的模拟处理,便于防护。
三、BIM技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3.1在施工图纸设计中应用BIM技术
在工程的初始阶段,BIM技术对招标图纸或者最初的施工图纸根据各项实际指标进行适当的完善和修改,让图纸成为最终的施工图纸。通过BIM技术能够进行三维立体的管线专业表达,解决了以往二维图纸设计的局限性。在二维的图纸表达中,只是将各个部分的平面系统管线进行简单的叠加,不能够发现个部分之间的设计碰撞问题。
而BIM技术则是将所有的内容设计放在一个三维模型中,整个模型都按照真实的尺度进行建模,解决了模型中的碰撞问题,将各个部分进行协调优化,对于碰撞点有效进行检测,能够及时发现先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通过及时反馈给专业人员进行及时调整,这将极大地深化了设计效率问题。
3.2完善施工系统结构
通过BIM技术的运用,施工单位可以将传统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管理、组织等模块有机整合,一方面使得施工人员可以更快更好的理解设计图纸并把握施工要点,另一方面可以借助BIM技术中的组织浏览表、技术链、3D模型、结构树等施工模型,将施工的系统结构予以完善和优化,进而更为直观的展现出项目的系统特征以及结构特点,在方便管理者把握施工全局的前提下,也使得施工人员能够明确自己的责任,同时也方便了监理单位开展对于施工的监管。总的来说,通过运用BIM技术完善施工系统结构,可以有效提高相关单位对于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运用BIM技术构建的施工系统具备着记录、查询等功能,因此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系统的实用性,使得施工系统更贴合于实际的施工需求,进一步借助施工系统将建筑工程施工的质量、进度、成本等管控目标有机融合。
3.3广泛地搜集信息资料
在建筑工程正式施工的周期内,采用BIM技术需要遵循一定的步骤。首先,工程人员需要认真地搭设好建筑所需的模型构架,而构架的搭设就要求广泛地搜集大批量的数据信息。由于该项目设计运用周期为50年,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所以设计工作者秉持严谨的专业态度,应更加深入地去建筑项目现场去开展实地调查,通过无人机应用、实地测量等方式,结合地理信息系统(简称GIS),采集项目中所需的各种数据信息,同时分析与整合建筑施工信息,接着运用计算机以及信息化技术,完成建筑数据储存,搭建起一个数据平台,最终完成数据储存和查验等工作,在搜集数据信息期间,工程人员一定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由此保证施工设计的精准程度。
3.4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的BIM技术应用
建筑工程管理中,质量管理是重中之重,直接影响工程能否顺利通过竣工验收和交付,获得相应的建设款项。就建筑工程而言,其中的施工环节众多,施工内容和对象也比较复杂多样,且任意一个环节的施工质量不达标,都可能造成整体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传统的人为质量检查管理工作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生产建设质量管理需求了,而借助BIM技术应用,则可以借助技术系统的可视化功能,将工程施工的质量控制落到实处,相关的质量管理人员只需要借助一台移动终端设备,例如iPad或手机摄像头,将摄像头对准建筑内部的一堵水泥墙,屏幕上竟能直接显示出墙内的加热管道、水管、电气箱,就像实现了X光透视一样,建筑隐藏的内部构件在眼前一目了然。而对照这样的模型施工,将大大避免在现场施工中的失误,提高施工效率。除了能够及时检查施工部位的施工质量外,还可以在具体的施工开展前,优化施工方案,指导施工工作的开展,也是为质量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如果能够较好的运用到 BIM 技术,通过 BIM 技术来完成对于参数模型的创建,并且将 BIM 技术的管理充分发挥其功能作用,就能够大大的提升工程 效率,有效地控制施工进度,并且能够及时预测出在施工现场 出可能出现的风险问题,作出相关的风险防范措施。同时,可以让相关的部门以及领导对工程的施工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有利于及时发现和解决在施工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不但可以促进安全危害的解决,还可以有效推进施工的效率。
参考文献:
[1]何家亮.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解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5):1157. DOI:10.12159/j.issn.2095-6630.2019.35.1124.
[2]唐军.浅谈BIM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应用管窥[J].房地产导刊,2019,(36):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