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潘伟业
[导读] 防渗加固技术一直是水利堤防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

         摘要:防渗加固技术一直是水利堤防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而防渗加固施工技术的应用对水利堤防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而对水利工程的后期养护工作也将对其质量造成影响。因此,建设单位必须更加注重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本文分析了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工程之中的应用,并提出有关策略。
         关键词:防渗加固 水利工程 施工技术
         水利堤防工程一直是我国的重点工程,在发展的过程中国家高度重视水利工程,特别是堤防工程。水利堤防工程需在水中长期工作。水会不断侵蚀其工程结构,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保证至关重要,对水利工程的安全性的影响巨大。而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可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性能和稳定性,因此就要对防渗加固技术进行研究。
1水利堤防工程的主要特征
         通过研究近年来水利工程的主要特点,可以发现水利堤防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多,工程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其中水利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的关键环节。水利堤防工程的质量是水利工程质量的体现,因此对水利堤防工程质量的保证至关重要。水利堤防工程质量一旦发生问题,将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如果堤防工程存在质量问题,大量水会对墙体产生影响,有可能使堤防工程结构毁坏,从而危害工程周边和工程上方的安全,导致严重的灾害。堤防工程的主要特点首先是堤防工程长期受水流的影响。而堤防工程的主要功能是对特定区域的水源进行储蓄,因此需常年受水流的影响,水流会逐渐入侵堤防的结构。在水利堤防工程运行过程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堤防的损失将逐渐增多,对堤防工程质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同时其中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堤防工程是水利工程的主要防护结构,但堤防工程结构的安全隐患很大。如果堤防工程损毁相对较大,其产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水利堤防工程的质量就要得到保障,同时防止是渗水等失效的问题,因此防渗加固技术的应用对于水利堤防工程的建造来说是必要的。
2水利堤坝工程中的渗漏形式
         水流的冲击导致的结构失效是堤防工程的主要的渗漏形式,而堤防漏水的主要原因根据改造工程的调查结果,每次碰到洪水时,灌溉大坝都会沿着堤防的地下排水管出现洪水倒灌,其主要渗漏形式为管道漏水。以渗水为例,其确切形式是:当洪水水位升高到堤坝的同一高度时,水流将沿堤基渗入到水流之中。而堤防工程的连通孔位置在前期主要是少量的水流出,而在末期则变为渗水。随着洪水位越来越高,渗水的量会越来越大,最终展现为流水、涌水的形式,而管涌是洪水位高于堤防工程的高度后的涌水现象。其具体位置为堤防工程的内墙根、空箱结构顶部和堤防工程上部道路。而管道渗水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冒水和翻砂。而涌水部位也会沉积不同高度的颗粒。根据以往的改造经验,大坝的沿途的人工岸坡较多,岸坡坡度维持在20~35°范围之内。经过详尽的地质勘察,还找到这些岸坡均使用人工填土、沉积物、砂砾石层等。具体来说,人工填土主要为杂填土以及混合料,其厚度从河岸底部到河岸末端为0.7-5m,勘测结果表明,该土的密实度达不到要求,渗透系数甚至大于10-4cm/s,属典型的渗透性的砂土层。由于大坝的传统防洪标准是20年检测一次,而大坝的基础与防洪堤坝的许多区段之中的人工填筑层相融合。堤防工程的混凝土墙未实行任何防渗措施。此外,由于挡土墙是杂填土,因此其渗流问题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大坝的排水结构为穿堤式地下管结构,同时使用无压管,因此在封堵闸门的过程之中,需要专门设立排水口。而水利堤防大坝主要有两种类型的防渗漏形式。

一是在浆砌石堤防的基础之上,有一些杂填土结构,洪水将沿着这些杂填土结构的接缝、下沉缝、孔洞和排水的空位渗入堤防工程。长此以往,水流会冲出一条水流侵蚀通道,就会产生了漏水或漏水的隐患。二是浆砌石堤防的沉降缝、墙洞、施工缝等部位的漏水,导致施工和过程的质量产生缺陷。在洪水爆发时,一些漏水的地方还会发生大坝沉降缝和水流管道的喷水现象。
3防渗加固技术在水流堤防工程中的应用
3.1混凝土防渗技术
         在水利堤防工程的施工中,混凝土防渗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防渗效果。首先高压喷射防渗墙是在高压射流的作用之下,对坝基的覆盖层展开扰动,同时灌入水泥浆,将浆体与灌浆层的土壤颗粒混合,在此基础上产生防渗墙。而自凝灰浆防渗墙是在塑性混凝土墙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施工技术, “自凝灰浆”由水泥、膨润土和少量缓凝剂混合而成。同时可以用作造孔用的固壁泥浆。同时可以展现防渗加固作用。这项技术已经在欧洲和美洲采用,而中国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就要对其进行研究。而垂直铺塑是用链斗式挖机通过链斗在挖渣产生连续槽孔,并用泥浆来构建墙体。在成槽之后立即产生防渗膜,在此基础上回填粘土,对其结构进行加固。最后帷幕注浆是通过钻孔将一定比例的流体和水泥浆压入岩石裂隙之中,从而提升岩基强度和胶结钙化之后的岩石地基的完整性和抗渗性。而随着水利堤防工程的建设,世界各国都使用了一些高效的施工方法,其中混凝土防渗技术仍然是主要的防渗的技术。而在水利工程的施工中GIN法的基本概念是任何一个孔段的灌浆能耗是一个特定值,类似于孔段的最终灌浆压力P与流入液体积V的乘积PV。PV就称作灌浆强度值,即GIN在岩体的灌浆过程之中,通过裂隙大量流入产生的压力,如果GIN在每个灌浆段的整个灌浆过程之中为一个常数,则可自动对注入量进行限制,使灌浆总量沿帷幕均匀分布。利用混凝土来展开水利工程的防渗加固工作,进一步提高水利堤防工程的整体质量。
3.2灌浆法进行防渗加固处理
         在灌浆法中速凝低压灌浆法是一种常见的防渗加固方法,主要是在注入水泥砂浆溶液时加入催化剂剂,以催化注浆水泥的凝结速度。首先将灌浆液进行混合,然后用灌浆机展开灌注,通过灌浆孔流入堤防结构。灌浆时使用低压方式,可避免灌浆过程之中压力过大产生的影响,灌浆液在压力和水流的影响之下从灌浆结构内部流入,从而达到提高其防渗加固效果的目的。而帷幕灌浆法可根据灌浆压力的大小展开对施工方法的把握和分析,并根据施工现场条件和施工情况变化来改进灌浆手段,从而防止渗水。另外,在帷幕灌浆法的应用过程之中,可防止大坝的渗漏现象。在提升大坝的坚固性方面,也能获得不错的效果,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大坝的稳定性进行研究,通过灌浆法来进行水利堤防工程的防渗加固处理,在进行防渗加固处理工作的过程中,利用灌浆法来进行其结构的加固处理。从而提高水利堤防工程的整体质量,
4总结
         总而言之,对水利堤防工程的防渗加固处理是必要的,其构建了堤防排水系统的优化,通过对其结构的加固去除了现有的安全隐患。而即使大坝遭遇洪水也能防止漏水以及渗水所带来的危险,达到安全防洪的效果。在应用防渗加固技术的过程中,通过对水利堤防工程的分析,提高其整体施工的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苏玉梅.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20,(6):2755.
[2]何建红.关于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建材与装饰,2020,(9):282-283.
[3]朱岳庚,顾黄飞.防渗加固技术在水利堤防工程中的具体应用[J].居业,2019,(11):105-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