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起到灌溉、防洪、发电等作用。水利工程建设中引入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降低水利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文中分析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内涵,探讨其在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护坡在水利工程前期显得尤为重要,施工单位需要做好施工部署工作,利用恰当的施工技术,保障水利工程的稳定性。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且能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实现了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
1、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作用分析
1.1 防洪功能
河道生态护坡技术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其中防洪功能是护坡施工技术不可缺少的优势之一,在我国水利工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今后护坡技术主要的发展方向。生态护坡技术可以结合自然条件的不断改变进行相应的调整,面对气候不断改变的状况下,水质与水文情况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河道生态护坡工程就能够保持区域中的水域平衡。如果遇到洪水暴发时,护坡上的植物能够充分的发挥自身抵御洪水的作用,降低洪水的冲击力。
1.2 河道生态护坡工程的生态功能
生态护坡和传统护坡工程之间最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其既有基本的防洪固堤功能,又可以维系河道的生态系统平衡,从另一方面来看还可以保护河道生态环境。生态护坡在建设过程中需要将保护生态环境当作第一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按照植物自然生长规律与自然环境保持物种之间生态平衡系统,落实人与自然和谐的设计理念。鉴于这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植物品种,进而实现河道护坡植物和周围植物的和平共处,进而完成生态护坡物种的多样化,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河道环境的损坏。
1.3 景观功能
生态护坡技术需要根据生态理念,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将绿色环保作为核心。护坡植物大部分都是使用花草、林木等原生态植被,工作人员需要科学合理的布置植物之间的距离和种类,从而加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开展生态护坡施工工作过程中,使用原生态植物护坡这种方法能够减少对河道水域的破坏,达到美化环境的目的。在护坡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充分了解建设区域中含有的植物,选择和当地自然环境相符的植物种类,实现护坡和植被相融合的效果,最后达到景观和工程和谐统一的目的。
2、水利工程中的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2.1 设计原则
生态护坡可以有效治理河道,保障护坡的稳定性。生态护坡在设计边坡支护方案过程中,融合了工程力学和土壤科学以及生态学等学科。生态护坡需要满足防洪设计要求,同时需要建设生态保护平台,来保障河道周围环境的生态平衡,完善生态环境体系。根据护坡稳定和生态保护要求,在河道治理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水力和土建等参数,保障护坡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在设计护坡阶段,需要结合地域性特征保护当地的自然资源。在实施生态护坡方案的过程中,不能影响和破坏先天环境特性。
为了充分发挥出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的作用,施工单位需要建立稳定的生态系统,同时需要利用植物根系实现生态护坡的自我修复和自我防护功能,用以达到防洪排水的目的。生态护坡系统整体工程造价比较低,且稳定性及耐久性高,更可以有效美化周围环境。我国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仍在发展阶段,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在设计河道生态护坡方案的时候,需要注重联系生态环境和植被树木,根据植物生存环境选择植被树木,同时要符合植物的特性要求。
此外在设计施工方案的时候,需要注重修筑堤防和渠道,控制整体施工成本。尤其要注意设计混凝土施工方案,注重整体环境的协调性,从全局角度出发,满足各方面施工要求。从大数据调查工作着手,确定河道水位的变坏情况,以此为基础调整植被种植工作,在选择植物时要结合实际施工环境及植物的生长特性,这样才可以保障设计方案的有效性。
2.2 生态护坡施工技术
2.2.1 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运用石头、混凝土等材质制定网格结构规划,精心设计网格生态护坡,把植物种植网格正中心,构成具有综合效益的网格生态护坡模式。由此可以看出,网格生态护坡技术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同时在实际工程中明显可以大力推广其具有的综合效益。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不需要使用难度较高的技术,所以具有明显的施工效果,同时成本能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中,在保护生态的同时,还能供观赏。然而网格生态护坡技术与其他技术相比较而言在适用过程中会耗费大量的成本,这就需要工作人员根据工程的实际要求、预算设计等,全面考虑护坡资金的可承受能力,结合不同时期的护坡发展状况优先选择网格生态护坡技术。
2.2.2 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
按照使用材料和施工方式的不同,可以将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划分为土工单元固土种植与土工材料网垫固土种植。这两类种植方法都是使用率工程力学和植物学的相关特征,使用土工材料的力学特征完成对植被的加固,进而使土工材料固土种植技术具有的防洪固堤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土工单元固土种植需要使用高密度的化工材料进行相应的处理,使其逐渐形成蜂窝状的结构,接着在蜂窝中填充其他植物或者是草皮,进而把土工材料的植物学与工程力学进行系统整合,在堤岸中充分发挥其具有的加固作用。
土木网垫固土种植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其主要是把植物种子与沙土放进高分子的化学材料制成的网垫中,这种网垫使用的材料具有较强的柔韧性,从结构设计方面来看,这种网垫的高度与空间可以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有利条件,植物的根系能够透过网孔扎入到泥土中吸收营养快速成长,最后和网垫构成整体,如此一来既降低了洪水的冲刷作用,同时又提升了堤岸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2.2.3 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
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实际上把水和肥料进行混合,使植物生长的平稳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实现护坡的效果。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企业需要实现混凝土材料的最大化设置,选择合适比例的水域骨料,通过搅拌配制,使混凝土具有较强的透气性。在植被表面填充一层混凝土以后还需要再次覆盖混凝土,进而加快植物的生长,同时表层土自身具有降温作用,可以保持合适的温度,以便于使植物快速成长。在运用生态混凝土护坡技术过程中,需要挑选合适的保水材料,保水材料可以滋润土壤水源,为植物的成长带来足够的水分;然后添加一些肥料,为植物的成长提供足够的养分。此外,植草砌块型护坡技术的利用中,施工人员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制备生态混凝土的过程中,需要加入缓释肥料。采用多孔混凝土构成护坡基本骨架,在骨架中设置植草砌块,这样护坡具有很多空隙,可以为植被生长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可以有效降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满足植物生长需求。
结语
总之,在水利工程中利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可以改善水利工程的生态环境,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政策,同时可以提升水利工程整体质量,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单位需要推广利用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国发.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32):288-289.
[2]叶小金.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比选研究[J].珠江水运,2019(13):104-105.
[3]马永波,费利霞.水利工程中河道生态护坡施工技术研究[J].河南科技,2019(10):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