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工程施工中的节能型技术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2月6期   作者:王良福
[导读] 园林建设比较复杂,应用范围很广,在一定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开发商,地理环境和图纸的影响

         摘要:园林建设比较复杂,应用范围很广,在一定的建设过程中容易受到开发商,地理环境和图纸的影响,必须改变园林建设的实际条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构建景观花园的最终目标,而人工设计则创造了人造景观,如岩石,水景和绿化带。就景观设计而言,在构建特定项目时,应首先考虑整体效果。同时,在园林绿化设计中,必须科学地控制这一过程,实现整体效果至关重要。此外,整个花园的设计考虑到施工现场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并结合施工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机械设备以及合理选择的人力和物力,达到满足节能减排的设计理念。
         关键词:园林工程;施工;节能型技术;应用;分析
         1前言: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环保理念的普及,对于园林建设施工的要求不断提升,可以缓解园林建设中的耗能以及污染问题,促进园林建设施工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根据技术的特点以及园林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因此对于节能型技术的具体应用模式进行了分析,遵循因地制宜和充分利用生态资源的原则,提高节能型技术的应用效果。
         2园林施工原则和特点
         2.1园林施工原则
         园林建设可以对城市环境进行美化,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并且园林建设加工各种植被合理搭配,提升城市魅力,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融入到大自然中。因此园林施工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则,在园林施工中对地理情况以及自然环境等进行勘察,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分析,提高资源利用率,保证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应用。园林建设中植被的生长尤其自身的特性,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植物的生长需求,在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的气候以及温度变化进行分析,根据气候特点进行植物种植,提升植被的存活率。并且根据不同植被的生长条阿金对植被进行合理搭配,保持园林景观的美感。对植被和气候进行综合考量,可以提升园林的观赏性,种植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四季都可以进行观赏,保持美观。园林施工最重要的原则是因地制宜,不同地区的地质情况、土壤、气候等各不相同,因此对于施工的技术、工艺以及材料的使用等也存在差异,要全方位考虑,提高园林施工的可行性和实用性,减少园林施工中的问题。
         2.2园林施工特点
         (1)准备工作复杂。园林工程的建设需要根据具体的地理情况开展,并且要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因此在建设之前需要对位置的选择进行慎重考虑,并且对当地的气候、温度、土壤、地质等详细勘察,并且园林工程需要大量的植被、材料、设备、人员等,需要进行整体规划,制定方案,因此准备工作比较复杂,具有综合性和多样性的特点。
         (2)施工工艺要求高。园林的建设不仅要具有美观性,同时要具有功能性以及实用性的特点,因此在建设中对于施工技术和工艺的要求较高。对于需要给人们提供休闲以及娱乐的地方,因此要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在施工中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既要保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又要满足人们的观赏需要,提高生活质量。
         (3)专业需求高。园林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复杂的工程,施工周期较长,并且施工人员的流动性大,在施工中具有一定风险。因此园林建设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度要求较高,施工人员要具备专业知识以及高超的技能,还要有应急处理和反应的能力,对园林建设中出现的风险及时防范,保证园林建设的顺利开展。因此施工人员要提升专业水平,积累丰富经验,化解施工中的问题。
         3节能型技术的应用分析
         3.1节能型技术的概述
         (1)主动型节能技术。主动型节能技术是通过对周围环境的勘察,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比如对于园林建设需要安装景光灯,景光灯可以提高园林的观赏性,并且景光灯的数量以及种类丰富,所需的电能消耗非常大,因此为了节约电能,同时保证园林的美观可以利用太阳能光伏技术,采用太阳能技术将白天的太阳能储存起来,到夜间转化成电能,为景光灯提供能源。

因此主动型节能技术的应用需要加强对清洁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减少对不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减少能源的浪费。
         (2)被动型节能技术。被动型节能技术是对周围情况进行勘察,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施工技术的应用和选择进行合理规划,保证园林建设与周围环境相统一,做到统筹协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比如可以加强对雨水的收集和处理,用雨水对植被进行灌溉,可以节约水资源,实现水资源的回收利用,通过充分应用现有条件,达到节能效果。
         3.2节能型技术的具体应用
         (1)太阳能技术的应用。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在园林建设中充分利用太阳能能源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和热能,有效减少对电能的消耗,提高安全性和环保性。太阳能的收集和转化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因此可以在园林建设中使用相应设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一方面节约了能源。另一方面有效控制了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2)优化施工方案。园林建设中涉及到的环节众多,并且应用的资源数量多,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方案进行完善,对工程实行统筹协调。通过对园林建设的全面分析,可以提高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合理分配人力资源,明确人员的任务和责任,加强施工管理工作。加强对材料以及设备的管理,对设备的应用情况及时记录,提高对设备和材料的利用率,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对园林建设的环境进行分析,选择合理的实践对植被进行种植,提高植被的存活率,遵循植被的生长特性,实现节能型施工。
         (3)生活污水再利用。我国人口众多,但是人均水资源非常有限,因此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应该加强对生活污水以及雨水的回收利用,提高对水资源的应用效率。生活污水经过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后达到可应用的标准,再将生活污水进行再次应用满足植被的生长需求,同时节约水资源。雨水的回收利用也是如此,在进行城市污水管道设置时应该将雨水进行回收处理,减少雨水的流失。通过绿化灌溉技术的合理应用促进植物的生长,实现节能型园林建设,符合环保的发展理念。
         4节能技术注意事项
         在园林施工时,应注意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以及协调联系力量,并应制定处理计划以在施工前很好地处理施工计划。正确管理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节能设备。如果长时间放置节能设备,部件会变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节能设备的性能。因此,有必要保护节能设备,确保设备性能,并顺利进行园林绿化。作为节能材料和建筑选择的主要环节,应根据材料的性能和使用时间,合理选择,并强调景观建筑的节能特性。合理运用节能技术,达到节约节能材料的目的。选择长寿命的节能材料以避免安全问题,并确保合理使用节能技术,以确保园林景观的施工效果。
         5结语
         综上所述,园林建设对于施工技术的要求较高,需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因此节能型施工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在园林工程中,通过对节能型施工技术的探析,可以利用太阳能、水资源的回收处理、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等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应用现代化施工工艺,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从而推动园林建设的发展和进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陈晨.探讨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8,370(22):125.
         [2]陈晓明.节能型技术在风景园林施工中的应用探讨[J].建筑知识,2017(05):191.
         [3]王宗兴.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探析[J].现代园艺,2014(6):206~207.
         [4]熊馨,洪姣.园林施工中节能型技术的应用初探[J].科技经济导刊,2016(6):00190-00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