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着高层建筑自身的美观性,而且还会对高层建筑的质量造成影响。而抗震设计又是整个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核心所在,所以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强化抗震技术的运用,已成为广大结构设计人员的共识。基于这一背景,从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抗震设计的重点入手,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如何抗震设计原则、重要性、设计重点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应用质量;发展研究
引言:由于高层建筑的自身特殊性,需要结合高层建筑结构功能特性及建设要求,来对其抗震设计进行探讨,积极展开抗震设计工作,使高层建筑处于可靠状态,细化其设计内容,满足高层建筑在实践中的抗震性能可靠性要求。因此,在对高层建筑结构方面进行研究时,应给予其抗震设计更多的关注,深入分析相应的设计重点,并将具体的工作计划实施到位,促使高层建筑结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实现其科学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有利于减少高层建筑结构问题的发生。
1 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原则及重要性
1.1 抗震设计原则
为了使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更具科学性,获取应用价值良好的设计方案,则需要了解相关的设计原则,也是人们常说的三项内容:轻度地震不能发生损坏;中度地震损坏能够修复;重度地震建筑物不坍塌。实践中通过对这些不同设计原则要求的充分考虑,可使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质量更加可靠,满足建筑物安全使用要求,避免其结构稳定性、应用价值等受到不利影响。
1.2 抗震设计重要性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使抗震设计工作能够落实到位,应对其设计重要性有所了解。具体表现为:(1)通过对抗震设计的充分考虑,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设计及应用质量,并使其结构应用中有着良好的刚度、延性等,满足稳定性方面的要求;(2)抗震设计工作的及时开展及作用发挥,也能使高层建筑应用更具安全性,为其结构科学设计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参考依据,实现建筑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也能使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更加科学、合理。因此,在完成高层建筑建设工作的过程中,应加深对与之相关的结构抗震设计的重视程度。
2?探讨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重点
2.1 选择建筑结构体系
在优化抗震性能的过程中,应注重建筑结构体系的合理选择。一方面要根据高层建筑的自身情况及所在区域的地质状况、气候特点等,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应重视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等不同结构体系的选择及使用,落实好相应的设计工作,并通过对地震冲击力破坏影响的思考,注重对多道防线结构体系的合理设置,促使高层建筑可处于安全应用状态,为其抗震设计目标实现及性能可靠性增强等提供专业保障;另一方面要基于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设计研究,通过对多道防线结构体系设置及应用方面的综合考虑,有利于增强相应设计方案的应用效果,逐渐提高建筑物结构方面的安全性能。
2.2 科学处理施工场地
高层建筑建设中的施工场地处理是否有效,与其结构抗震设计水平能否提升、性能是否可靠等密切相关。因此,在实现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目标的过程中,应对其施工场地科学处理进行充分考虑。
了解施工场地的具体情况,落实与之相关的处理工作,并根据高层建筑选址要求,为其地基结构稳定性提高提供参考信息,确保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有效性,全面提高其应用质量;当施工场地处理工作完成后,可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提供更多的参考信息,满足其设计工作高效开展要求,优化高层建筑使用功能,避免引发其结构应用问题。
2.3 优化建筑结构平面布置
作为高层建筑结构抗震效果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平面布置状况的好坏、合理与否,体现着这类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因此,在确定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方案的过程中,应注重规则的结构使用,有针对性地开展平面布置工作,给予建筑结构性能可靠性增强更多保障。同时,在完成高层建筑结构平面布置工作、提高抗震设计质量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行业技术规范要求,确保高层建筑在实践中的结构应用状况良好性,避免影响其抗震设计效果。
2.4 注重结构薄弱层设计
当高层建筑结构的侧向刚度分布不均匀、竖向抗侧力构件不连续和楼层承载力突变时,容易产生薄弱层。其在地震中是最先遭受破坏的部位。因此,针对有明显薄弱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应加强抗震设计,完成好具体的构造工作,优化构件使用功能,从而达到高层建筑结构应用效果增强、薄弱层得到有效处理的目的,避免结构应用中出现变形现象。同时,设计人员在实践中应提高对高层建筑结构薄弱层科学处理重要性的正确认识,制定好抗震设计工作计划并实施到位,促使高层建筑结构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承载力,为其应用安全性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2.5 注意隔震消能减震布置
隔震系统具有足够的竖向强度和刚度以支撑上部结构的重量,并且具有足够的水平初始刚度,应用过程中可满足高层建筑结构安全性能优化要求,实现其抗震设计目标。具体表现为:(1)隔震系统自身具有较大的阻尼,地震时可耗散较多的能量,增强建筑结构应用安全性。因此,高层建筑设计人员应在了解隔震系统功能特性的基础上,积极开展这类建筑结构减震设计工作,降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地震反应,减少其破坏影响;(2)基于高层建筑的隔震消耗减震设计,应加强信息技术使用,实现对丰富信息资源的整合利用,促使建筑隔震消耗减震设计能够达到预期效果,为其设计方案应用质量提高提供技术保障。
2.6 务必做好截面抗震验算
通过对高层建筑自身情况及结构抗震设计要求的综合考虑,为了增强其截面抗震效果,则需要落实好验算工作。首先,注重非抗震承载力设计值选用,将承载力抗震调整系统与其联系在一起,为高层建筑截面抗震验算提供参考依据,提高其验算准确性,满足高层建筑结构科学应用要求;其次,借助信息技术与计算机网络的应用优势,高效完成高层建筑截面抗震验算工作,促使其设计内涵更加丰富,实现相应的设计目标。
3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不同设计重点的分析与考虑,有利于提高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工作效率及质量,完善相应的设计方案,避免加大高层建筑建设风险,充分发挥抗震设计的实际作用。因此,未来在提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增强抗震设计应用效果的过程中,应对具体的设计重点进行科学分析,积极开展相应的设计工作,促使高层建筑应用中有着良好的抗震性能。长此以往,有利于丰富高层建筑设计内涵,延长其使用年限。
参考文献:
[1]马立博.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理念与方法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72+75.
[2]张利军.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要点解析[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8(06):12-14.
[3]刘哲.关于高层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的优化策略[J].建材与装饰,2018(5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