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建筑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工程被广泛应用在建筑施工中。这种新型的装配式建筑,具备很快的建造速度,并且不会过多的受到条件的约束,节省了很多的生产力,这一系列特点使得这种建筑方式受到了越来越多建筑工作者的欢迎。可是由于当前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管理体系不够完整,并且施工方面的技术手段也不够成熟,并不能够完全的发挥出装配式建筑的最基本优势。本文就从装配式建筑工程入手,着重于影响的因素,以及优化的对策方面,做出以下见解。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研究
引言
装配式建筑项目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每个部件的加工都由工厂完成,以此为基础,将预制部件运送到工地完成装配,使得建筑生产的整个过程具有完整性,形成一个系统。所以,如何使管理方式的优势在建筑项目产业化发展中得到充分发挥已经成为了当前建筑工程领域需要深入探究的一个关键性问题。以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需求分析为前提,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优化措施展开探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装配式建筑的特殊性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在建筑工地指利用最开始制造好的配件,在预定的顺序上进行拼接而成的建筑,主要包括混凝土、钢、木结构建筑是现代建筑的代表。装配式建筑的优点有很多,首先因为是在施工现场直接组装大量配件,这种形式相较于原始的浇筑作业在工作量上会大大减少,其次因为采用的是建筑与装修为一体的设计,那么在组装时是可以与主题施工同步进行的,这样会在一定程度是缩短工期,而且由于本身属于拼接式建筑,所以只要对构件按着严格的标准化进行制造,那么生产效率越高,制造成本相对就会越低,所以在性价比上相较于传统建筑有了一个本质上的飞跃。
2影响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主要因素
2.1装配原材料质量低下
随着装配建筑行业的兴起及发展,部分装配建筑生产企业逐渐出现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等行为,这种行为除了会对装配建筑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还会威胁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制止这种唯利是图的行为,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相关部门一定要做好相关政策应对。
2.2专业人才缺乏
装配式建筑构件的生产,可以看作是建筑业和制造业相结合,对于我国是一种新的建造理念。由于我国各个高级院校未开设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课程,部分从业人员缺少求知欲望,伴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的预制工厂不断兴起,造成了整个产业链上下游的一线工人和管理层极其缺乏。
2.3政府部门的监管不够到位
政府部门是权利的掌控者,也是工程项目的最高监管者。在政府方面看来,建筑行业,本身就应当从自身的义务和能力出发,量力而为,并且全力以赴的实现工程。在工程实施的内部,应当有良好的管理条例,协助并且限制工作人员,开展合理有效的工程项目。通过政府部门,增强管理的方式,使整体的管理有所提升,且政府部门应当令建筑工程的实施部门,以及实施的团队,从上到下每一名工作人员,包括高层的管理人员,明白建筑工程的重要性,提醒每一名员工注重自身的职责,明白自身的职责所在,严苛、认真的履行自己应当尽到的义务。可是,由于一系列的原因,使得政府部门的一些通知和指示,没有办法落实到实际,更不用说提升工程管理团队的技能指标了,没有办法把职责落实到实际,这也严重的影响并且不利于建筑工程方面的管理工作,对于整个工程的落实,甚至会产生严重的干扰。
3改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对策分析
3.1认真核查装配材料
为了解决装配原材料质量低下的问题,提出以下措施:首先,要明确装配原材料的采购来源。认真挑选质量过关、信誉合格的生产企业进行相关合作,要在能够保证装配原材料质量的前提下节省相关采购成本。其次,在选定合作生产企业后,尽量避免频繁更换合作对象的情况,以节省相关招标成本。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制定相关政策对装配企业的生产状况进行制约,并派遣专人对装配公司所用原材料进行不定期抽查,从根源上防止装配建筑质量问题的发生。
3.2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专业人员的协助会加快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应用,各大高校应紧抓专业教育,培养技术人才。目前我国高等院校教材更新缓慢,学生知识面欠缺,对行业发展趋势了解甚微,脱离了行业前端技术及知识。院校应为学子进入社会做好准备工作,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培养学生对装配式建筑各个环节的适应性与创造性。此外,基于构件的设计过程、施工组织过程,要求实践者熟悉BIM技术和施工技术的同时还需要能够适应Internet时代的到来,并将新技术与装配构建系统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发展模式。新时代新背景下,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应紧跟时代步伐,装配式建筑与传统建筑不管是工艺还是管理上都存在差异,建筑行业人员需有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意识,积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政府和企业应组织相关培训,提升行业人员综合素质。
3.3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我们在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政策时,首先,要考虑国家建筑行业的发展变化趋势,在引进外国先进经验的同时,遵循建筑行业转型发展的规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法律政策。其次,还要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以保证相关政策在执行中不会发生偏差,保证顺利落实。装配式工程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图纸设计、部件加工和生产等多个环节。需要培养专业的管理人员,严格遵循制度的要求,利用有效的监督方式进行科学认定,确保产品质量过关。最后,在工作中要明确各个主体的责任,明确权利与义务,一旦发现质量问题,落实到人,并严格处理。
要保证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构的性能,防火、防水及其抗腐蚀性等,不断强化管理意识和加强监督作用,通过合理有效的监督,保障装配式建筑施工的有效安全进行,为装配的结构提供质量保证,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另外,在设计阶段,更应该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工程结构性能的监督,全面提升装配式建筑工程的设计水平,有关人员应不断加强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创新设计理念,提升设计水平。建立健全相对完善的工作机制,结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在既满足抗震需求的同时,又能兼顾绿色环保,逐步改良设计方案,实现装配式建筑项目的一体化管理。
3.4提高市场占有率
要想加快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的发展,必须保证社会接受并认可这种新的建造模式。不仅要从安全、质量等方面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还需要让消费者在用户体验上满意,从而提高市场占比,促进预制构件建筑的发展。现如今装配式建筑的质量已经完全能够满足高层住宅结构要求,并且在节能环保方面有优势,政府企业需加大宣传力度,发挥新多媒体和行业协会在建筑行业的的正面导向作用,让使用者重新认识到接受装配式建筑建造房屋。
结语
综上所述,与传统建筑项目相比,装配式建筑项目体现出较强的特殊性,尤其是管理需求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以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流程的基本需要求作为着手点,对每个流程的管理优化措施展开了详细研究。通过本文对装配式建筑项目全过程管理流程的优化措施展开的一系列分析,希望能使全过程管理理念得到有效落实,为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工作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范晓航,徐峰.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特点与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19,34(08):57-59.
[2]李美娟.浅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中危险分析与安全管理[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6):124.
[3]蔡沈杰,谢咸颂,詹煌强,殷月.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浅析[J].广东建材,2019,35(05):5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