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第二中学 8430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实施,对现有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教育目标和标准,以期进一步促进素质教育的落实和实施。因此在新的教育形势下,现有课堂教学为了更好地适应新课程的标准,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予以充分体现,并通过更为有效、更加灵活的教学手段,使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成效显著提高。由于南疆地区学生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环境影响,因此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充分落实将受到一定制约,故对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内涵以及推行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23-01
引言: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进一步推动众多高校招生方案和高考的改革,但在新课改标准实施中,不少高中化学教师无法有效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和目标,同时学生化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也无法达到课程标准的规定,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对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和有效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制约。因此需要在新标准的有效引导下,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对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精心设计,从而使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有效提高。
一、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内涵分析
在对教学活动客观规律严格遵循的基础上,教师应对有限的精力、时间以及教学资源等进行充分利用,使教学效果实现最大化,从而有效满足新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及教育价值需求。
(一)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为了在新课程标准下,对高中化学课堂积极有效教学模式进行建立,首先需要对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的地位予以转变,使教师为主导朝着以学生为主导的方向发展,并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地位和主导作用,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以及指导者,对学生的学习动态及思想变化进行密切的关注,对良好的课堂氛围进行营造,使自身教学资源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1]。
(二)教师发展及时效性要求
在有效教学的成功实施和落实中,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另外除了需要教师和学生积极配合有效教学的实施,还需要教师对教学设计的时效性加强重视,对教育动态予以充分关注,从而使教学理念能够及时更新,教学设计更具灵活性。
二、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推行策略
(一)具体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制定
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组织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以教学目标为重要基础,根据最终的教学标准对教学活动进行设计和制定。而以往的教学目标主要针对学生知识理解能力以及思维能力的培养,缺乏可观察性,较为笼统,教师较难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因此应以学生为出发点,对教学目标进行提炼和制定,重视教学的方向性和可操作性,更为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认知水平。
如教师在进行《离子反应》课程的讲授时,可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教学中的实验现象,使学生对离子反应的性质有更深入的了解,对反应条件有所了解,并能对生活中常见的离子反应现象予以说明。
(二)课堂氛围的调动
为了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升,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并有效实现知识传递, 从而使课堂教学任务得以顺利完成。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时,需要对学生学习情况加强重视, 一旦学生出现注意力分散的情况,需要采取有效的学习氛围调动策略,使学生注意力有效集中[2]。
如教师在进行金属的腐蚀与防护授课时, 由于知识较为单一枯燥,学生极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为营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学生注意力能够再次集中,教师可结合日常生活,利用一些新闻或趣事调节课堂气氛。
(三)多样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高中化学学科具有绝对性和严谨性,同时知识内容较为枯燥和抽象,容易对学生学习兴趣造成影响,甚至逐渐丧失。因此教师需要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使学生学习兴趣得到有效激发,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目前多媒体技术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可借助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更形象、更直观地展现和传递化学知识,同时对学生产生视觉、听觉以及其他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及学习兴趣不断提高。
如教师在进行化学键断裂和形成的知识讲授时,可借助相关的演示动画,以更直观、有趣的表现形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对微观世界的奥妙予以体会,并与微观世界的认知结构建立良好的联系。
(四)加强对实验操作教学的重视
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操作的教学运用应予以重视,教师可以借助实验操作教学,使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和理解更进一步强化,并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应用能力的培养。
(五)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应用
日常生活中许多现象都与化学学科密切相关,作为生活化的学科,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身边的化学现象进行积极探究和发现,并与实际教学活动相结合,使学生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对所学的化学知识进行理解和巩固,同时还能使学生的化学运用能力有效提升,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信心树立。
三、结束语
在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课堂需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和改革,突破原有的封闭式教学系统和预设的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展自主性以及个性差异性予以充分关注和尊重,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交流和体验加强重视,从而对学生的主动、全面和个性发展予以有效促进。
参考文献:
[1]亚楠 邓.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行为的策略研究[J]. 2020.
[2]陈小兰.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提问策略[J]. 人间, 2016, 215(020):263-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