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个案分析与思考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3期   作者:赵兴宋
[导读] 积极有效地家校沟通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也能带动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规范。此次疫情期间,紧密的家校沟通推进网络教学顺利进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家校沟通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日后的班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赵兴宋    湖北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师范学院  430068
【摘要】积极有效地家校沟通能促进学生的学习、成长,也能带动班级管理工作更加有序、规范。此次疫情期间,紧密的家校沟通推进网络教学顺利进行。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家校沟通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日后的班级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疫情期间;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家校沟通;案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024-01

         一、案例概述
         受疫情影响,本学期学校教学调整为线上进行。通知发出后,大部分家长按要求下载相关软件,做好开课前的准备。统计班级人数时,发现学生彭某某未进入班级群,我与家长联系询问,指导操作。4月底要求更换网络学习平台,发通知、建立新的班级群、讲解操作过程、解决操作问题等,每个步骤有序进行,但依然少了彭某某,家长主动发来信息告知学生不参加后续网络学习了,一时间沟通陷入僵局。
         二、案例分析
         学生彭某某平时在班级内表现还不错,学习积极性较高,但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力稍差。经过沟通后,发现该生家长未能及时配合完成网络教学各项准备的原因如下:
         (一)隔代教育,存在一定主观情绪
         父母长期处于监护人的角色缺失状态,爷爷奶奶既是直接监护人,也充当了父母的角色,对于该生的学习和成长承担主要社会责任,隔代教育难免会出现溺爱、顺从等特点,所以该生在校期间有时会表现出较为自我的一面,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隔代教育的问题,爷爷奶奶在生活上竭尽所能给予孩子最好的,但学习方面“力不从心”,这在农村学校表现尤为突出。
         (二)操作非常用软件,有一定困难
         如今电子产品的普及以及相关操作,大家都不陌生,但网络教学使用的是指定软件,需要下载安装后使用。大部分家长对照班级群内的操作流程,顺利完成,案例中学生家长对于需要下载的软件及下载方式都较为陌生,而且疫情期间大家都居家隔离,不能请他人帮忙,该家长对于具体操作确实存在一定困难。
         (三)“比较”心理,阻碍进一步沟通
         与案例中该家长在学校仅有两次短暂接触,据了解她还未退休,在所工作的部门是第二负责人,人都有一定的“比较”心理,尤其是像该家长一样有丰富社会阅历的人,无论是第一次下载软件还是第二次更换网络平台后的新一轮操作,该家长都是班级最后完成的几人之一,当她得知大家都已经做好准备的时候,就刻意回避操作和沟通。
         三、解决方案
         针对该家长的实际情况,我积极思考解决办法,推动交流、沟通有效进行,在开课前让学生顺利进入“课堂”。
         (一)加强沟通,引导思想
         案例中家长回避沟通,是对操作中的软件不熟悉,我将软件的解析文档和手机操作视频发给她,并详细解释软件的用途,让她先在思想上改观并接受,操作中她提出的问题,在解答过程中我会附带告知一些有关课程、作业的安排,让她能安心督促孩子学习,不知不觉中我们的交流越来越顺畅,彼此逐渐熟悉,增进了解。



         (二)分析原因,辅助操作
         通过分析,我对该家长回避沟通的原因有了一定的了解,理解家长心情的同时,更要抓紧时间让她下载并熟悉软件,通过我发送的操作步骤,她开始尝试操作,遇到问题,我就用语音和视频通话等方式指导如何继续操作,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顺利完成操作开始学习,学习过程中对于各项操作也越来越熟练。
         (三)有效沟通,更新观念
         以往在校时与家长沟通的机会也很少,此次网络教学期间我们在班级群里或私下交流的话题逐渐多了起来。我会在批改作业时记录学生的完成情况并及时反馈给家长,与案例中的家长几次沟通下来,她感受到我对孩子学习动态的关注,态度较最初的有抵触情绪已大有改观,同时也逐步认可网络教学的优势,改变了之前的传统观念。
         (四)回访沟通,增进理解
         更换网络教学平台时疫情情况好转,案例中的家长已开始上班,对于新的软件不熟悉,直接发信息告知孩子不再继续上网课,我多次与她联系表明在孩子的学习问题上,老师与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结合学校安排教师在校值班帮助解决家长实际操作中的困难,最终顺利进入班级群。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几次回访联系,她都表示对孩子的学习状态很满意,沟通增进了我们彼此间的理解。
         四、经验与启示
         (一)营造和谐的家校联系氛围,促进沟通
         对班主任而言,与家长进行沟通是职责所在也是一种挑战,和谐、信任的家校沟通关系能促进班级管理和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家校联系氛围,才能促进彼此沟通。在通知学生参加线上活动时我会在消息最后附上“感谢各位家长的配合”,节假日发送祝福信息的同时提醒家长注意孩子的假期安全,简单的言语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在理解中使沟通氛围更和谐、温馨。
         (二)利用多样化家校联系媒介,增进沟通
         特殊时期,网络信息技术为家校沟通创造了便利,打破了传统沟通方式的限制,家长可以与老师实时沟通,不受时间和地域影响。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各种交流软件层出不穷,选择合适的软件运用于教学和家校沟通,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有序进行。让家长参与到学校及班级管理中来,既能体现出对家长的尊重,也能获得家长对学校和班级工作的支持。
         (三)鼓励家长利用网络平台关注学生学习
         疫情期间,家长陪伴孩子的日常学习生活,学生感受到家长的关爱,无形中增加了好好学习的动力。疫情情况稳定后,很多家长外出工作,但已经习惯于每天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与老师沟通。鼓励家长利用现有的网络平台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积极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五、结语
         现在,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日渐加深,学生的教育是否成功,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配合、共同努力,这也体现出家校沟通的重要性。疫情期间的网络教学,让我们对互联网信息媒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思考,信息技术逐渐应用于教育领域,应用于家校沟通,借由合适的信息媒介推动着家校沟通便捷、有效地进行,从而促进班级日常管理,让学生在家校合作共育的环境下成长、成才、成功。
参考文献:
[1]张红琴.“互联网+”背景下家校沟通技巧与策略 [J].理论探索——管理 ,2019(12):26.
[2]王春.哈贝马斯哲学思想对家校沟通行为的启示[J].教师教育论坛——教育管理,2019(04):62-64.
[3]桑晓斐,王晓燕.基于云录播系统的家校沟通策略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8,(01):69-71.
[4]张士泽.借助互联网破解家校沟通难题[J].校长论坛 ,2019(01):64-65.
[5]崔坤,李万正.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村家校沟通效率[J].学周刊——教育管理,2019(07):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