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应用策略

发表时间:2020/7/1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2期   作者:王勇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被应用于教育事业中,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教育质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有助于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微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

王勇   阿勒泰地区第二高级中学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开始被应用于教育事业中,并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的教育质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时,重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有助于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微课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能够帮助学生实现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微课;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0)07-190-01

        一、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重要性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主要是教学视频,根据高中学生的学习规律与实际情况来整理相关的学习素材。微课视频的播放时间一般控制在十分钟以内,由此可见,与一堂课45分钟时间来比较微课是教学方式中的一个升华。信息技术课程具有很强的实操性、高度的科学性、广泛的应用性,掌握信息技术是现代高中生必备的技能。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微课教学满足当前教学需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二、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课的应用策略
        (一)微课在分层教学中的应用
        据了解,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以计算机操作为主,他们在接触计算机的熟练程度以及掌握基本知识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与其他学科相比较,信息技术课程划分的层次显得多样又片面。
        比如,教师在课前需要收集教学素材,将设计好的教学内容提前下载或录制,利用微课资源呈现出来。教师将内容分为简易和加强两大板块,简易板块针对学习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帮助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加深理解知识要点以及操作技能。而加强板块针对信息技术能力突出的学生,这部分学生已熟练掌握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增加学习难度接触更深层的专业知识,也是学生自我挑战的机会。
        (二)采用微课实现自主学习
        微课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在内容上更为突出,教师将教学重点、难点知识集中整理,抓住课堂中的重点环节完成教学内容。学生可以根据视频中内容进行操作练习,面对疑难问题时可以随时暂停或者重复观看,若还是难以解决当前的困难,在课堂中求助教师的帮助来解决疑难问题。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助于教师课堂中的教学进度,增进了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情感,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三)采用微课实现阶段教学
        微课在教学中的课前预习、课堂教学、课后复习三个阶段都能灵活运用。教师根据不同阶段的学习情况和相关需求设计微课内容,从而达到最佳应用效果。
        1.课前预习。


教师可以利用信息平台、QQ群、微信群向学生告知微课的应用方法,通过学生进一步了解微课功能,能够在短暂时间内很直观学到知识要点,并且可以反复观看,掌握课堂中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预习效率。
        2.课堂教学。教师选择教材时应具备知识性与趣味性,通过视频形式进行播放,这种方式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有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新的认识,为能够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微课教学的引用满足了不同学生的需求,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简短的视频播放,能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良好课堂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3.课后复习。教师应当选择一些扩展性和回顾性的教学材料,掌握信息技术知识的基础上,完善教学内容、扩充知识面,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补充,从而提升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升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
        (四)采用微课提升课后复习效果
        信息技术知识一定要求学生在课下进行练习、操作,信息技术这门学科在掌握基础知识条件下,更强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若学生不重视课下练习,在专业技能上会逐渐生疏,从而导致课堂教学达不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可以创设微课资源库,为感兴趣的学生准备课下预习的任务,让学生在家也能利用微课进行学习,对教师在课堂讲述的知识点加以巩固。这种采用微课复习方式,较传统课下复习更简单、便捷,而且学习效果比较明显。微课教学资源较为丰富,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教学中知识的查漏补缺以及强化巩固,已成为现代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方式。
        (五)采用微课开展任务驱动式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不断深入,教师不断创新教学理念,将驱动式教学与微课相融合,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将提前制作完成的微视频以带着问题的方式传递给学生,使学生带着题目去学习微课,应用微课资源完成学习目标,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这种学习方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对信息技术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制作动画人物》一课中,教师利用微课教学和任务驱动式学习方法授课,得到学生的一致好评。首先,教师设置几个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微课,例如,通过学习制作动画人物,要使用工具箱中哪些工具?其作用分别是什么?又如,在制作过程中若出现操作错误的情况下,如何能快速修改?其次,在上课过程中,教师通过留下的问题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以抽检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基本可以回答留下的问题。最后,在教师带领下,再次观看微课视频,由学生带着问题的任务进行实际操作,操作过程中学生自身就能从实际应用中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多思多问,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微课教学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非常广泛,其表现形式多样化,优化教学设计,并收集各种教学资源来实现优质的资源共享。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利用微课教学满足当前教学需要,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应用技能,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也得到了教师与学生的认可。
参考文献:
[1]慕维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微课应用和实践[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12):255-256.
[2]刘冬梅,韩春玲,李文通.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3(14):1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