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保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施美
[导读] 摘要:目前,小流域治理通过运用水土保持技术能够实现最佳的治理效果,如修建护岸、植树造林、加强管理以及合理设置消能池的位置,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
        金华市婺东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金华  321000
        摘要:目前,小流域治理通过运用水土保持技术能够实现最佳的治理效果,如修建护岸、植树造林、加强管理以及合理设置消能池的位置,都能获得较好的治理效果。因此,通过落实有效的治理措施和保护方法,对于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非常有利,从而避免因水土流失严重而破坏环境,甚至出现荒漠化的现象。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应结合水土流失的原因,针对性地运用水土保持水土技术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治理小流域,以实现最佳的治理效果。
        关键词:水土保持技术;小流域治理;运用
        过去,各地因过于注重发展而忽视治理小流域周围的环境,导致流域周围的树木被随意砍伐、水土流失严重,从而导致小流域面积缩小,水量日益锐减,造成水土流失过快,在实际的工作中如果不及时治理,将导致水域干枯,形成干裂,不利于树木生长,在此种情况下,很难涵养水源,进而会影响我国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为了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提出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利用水土保持技术和多种治理方法,从而保护环境、水源、地质,有效提升治理效果。
        1水土流失的原因
        综合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可分为以下几点。1)由于栽种方式不科学导致种植的树木成活率不高,导致大面积的树木因不适应当地空气出现干枯和坏死现象,如果不及时发现此现象,将难以解决小流域水土流失的问题,使水土流失的面积越来越大,土地形成干裂,植物无法生长,成片死亡,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可见,水土保持工作中疏于落实科学的栽种方式是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2)水土保持技术比较落后。在实际的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过于注重种植树木而忽视修建护岸,导致水资源不断流失。同时,人们对于涵养水源不够重视,而且治理观念落后,很难取得最佳的治理效果。此外,治理工作进度非常缓慢,无法及时解决水土流失问题,此种情况越发严重,必然会影响区域发展,同时还会有损人们的身体健康。3)治理方法不科学,且缺少针对性,也就是说在治理过程中对于存在的不同问题没有及时解决,如即使大面积栽种,仍然无法扩大树木绿化面积,而详细分析后发现,由于管理不到位,经常出现随意砍伐树木的现象,在此种情况下很难保持水土。
        2水土流失的危害性
        水土流失的危害可以分为以下3点。1)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土质松软,树木根部松动,难以吸收营养和水分,逐渐干枯,导致树木大批死亡。由于树木数量不断减少,无法防风固沙,在强风的天气下,树木很容易连根拔起,并且尘土飞扬,不仅破坏生态环境,同时也会因树木稀缺无法涵养水源,导致水资源流失,土壤变得越来越贫瘠,使农田干裂,植物很难生长,可见水土流失影响植物生长。在此种情况下,无法绿化小流域周围的环境,甚至会造成水库水量不足,使土地干旱,无法确保植物和树木成活,对于保护环境十分不利。2)水土流失越来越严重,河流水量锐减,出现干涸现象。小流域四周有大片淤泥,堆积越多就越难以生长树木,不利于扩大扩大森林面积。由于在短时间内无法增加树木数量,生态环境越来越恶劣,空气质量下降,植物减少,水量不足,严重影响人们用水。同时,空气中夹杂沙子,随着风力形成沙尘暴,恶劣的环境必然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3)水土流失的主要危害在于水土持续不断流失,小流域周边的江河湖水的水量日益减少,使树木易倾斜,不容易成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及时发现此种情况进行治理,水土流失的面积将快速扩大,既破坏环境又造成湖泊处被泥沙填平,引发干旱。对此,必须尽快运用水土保持技术进行治理。


        3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
        3.1扩大森林面积
        目前,针对小流域水土流失问题,在运用水土保持技术治理的过程中,应全面了解水土流失的总面积,之后划分区域,根据土质的厚度、当地空气、地形地势特点,选择栽种适宜生长的树木,从而在各个区域栽种灌木、柳树、杨树、松树,确保栽种的树苗生命力顽强,容易成活。同时,在种植后应定期浇水、施肥,促进树苗快速生长,以扩大森林面积,进一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保持水土,防止水土不流失。由此可知,植樹造林是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因此,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在小流域两旁种植树木,并注意在不同的季节栽种不同的树木,运用不同的栽培方式提高树木成活率,确保树木成活,从而才能达到保持水土、保护环境的目的,如果树木死亡率较高将难以防风固沙。由此可知,要想提高植物的覆盖率,必须全面结合当地空气、土壤实际情况,选择能够成活的树木,之后,在每年各个季节进行栽种,并派专业人员定期杀虫、浇水、施肥,才能确保树木茁壮生长,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小流域。
        3.2重视修建护岸
        在小流域治理过程中,相关部门要重视在水土流失面积较大的区域修建护岸,其主要目的是稳固堤坝、加固河提,有效预防水土流失,可见,修建护岸非常重要。因此,在进行治理前,应实地考察水土流失的具体地点,明确小流域面积和水土流失的情况,在清楚之后,投入资金大面积修建护岸,确保各个区域水岸周围稳固,不容被水流冲倒塌,能够抵御水流的冲力,同时应充分考虑湖水长期拍打水岸,致使岸边土质松软,如果不及时修建,将造成水土流失。为了防止出现此种情况,相关部门在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时,应利用水土保持技术中的修建技术,在小流域四周建设护岸,在建设过程中建议不要用大块石头,应在沟道的位置安放块石和砼,并在小流域上游位置设置塘坝,在水流湍急的情况下,水流顺着塘坝流到下游,储水的同时防止因水流过大冲毁修建的护岸。此外,还可以在小流域周围建设井,同样能达到储水的目的,起到保护护岸的作用,确保水土不流失。由此可知,护岸修建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有很多,只要按照规定一步步修建,以及注意建筑井、小塘坝,防止土地干旱,对于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十分有利。
        3.3加强监管小流域现如今,针对水土流失问题,开展小流域治理工作时,工作人员应落实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相关治理机制,应按照管理规定加强监管小流域,在管理过程中调取监控视频,当发现有人随意砍伐树木时及时制止,并给予严厉处罚,避免出现乱砍乱伐现象,有利于保护树木,也是治理工作的一部分,也是保护小流域的重视措施,只有先保护树木,才能防风固沙,有利于保持水土。由此可知,相关部门应将严格的管理制度落实在治理工作中,在应用水土保持技术时,加大管理力度,杜绝发生砍伐树木的事件,促进治理工作顺利进行。可见,监管小河流域非常重要,因此,治理水土流失的相关部门,只有严格监管,才能起到约束和监管作用,确保小流域周围的树木不遭到破坏,确保树木茁壮生长,对于保持水土、保护生态环境起到重要作用。
        4结语
        將水土保持技术应用于小流域治理中,要注重结合水土流失的原因落实治理方法,从而在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方,大面积栽种树木,修建梯田、护岸,以及高度重视监管小流域,并做到结合实际情况设计消能池的位置。可见,相关部门在应用水土保持技术时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采用“一刀切”的办法,从而才能实现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韩霁虹.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25-26.
        [2]闫越慧.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J].农民致富之友,2017(13):279.
        [3]孙鹏飞.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实践[J].绿色科技,2017(10):126-127,130.
        [4]马强.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运用[J].甘肃农业,2015(24):41-42.
        [5]章庚发.水土保持技术在小流域治理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5(23):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