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意识的思考 王建富 王建富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王建富
[导读] 摘要:加强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永恒主题。
        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调度所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加强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的永恒主题。目前我国铁路事业的发展非常迅速,但是相应的行车调度指挥工作却没有跟上发展的步伐。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当理论联系实际,根据现如今铁路行车调度指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运用现有的实际经验,结合国外先进技术,来解决我国铁路调度指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意识
        1 强化超前意识
        (1)超前预想,思路明确。
        调度人员必须客观地判断形势、冷静地分析问题、超前地谋划工作。铁路调度具有指挥、协调、决策等职能,工作责任重、联系范围广、执行力度强,在日常安全生产中应综合考虑、全盘掌握,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按照既定安全目标,不断分析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增强安全工作的前瞻性、主动性,不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新举措、新方法,牢牢把握安全生产的主动权。
        (2)超前防范,弥补不足。
        超前采取措施,抓好具体问题的解决,抓好惯性事故的攻关,抓好关键环节的控制,抓好安全措施的落实,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在解决安全的问题上,必须要做到“快”、“准”、“稳”。“快”就是要果断处理,不能等、拖、靠,要及早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将问题隐患对运输的影响降到最低;“准”就是要抓住问题实质,采取正确的方法措施,积极消除问题隐患;“稳”就是要讲程序、抓细节、求保证,要做到忙而不乱、井然有序,做到方法正确、效果明显。
        (3)把握规律,防患未然。
        应善于把握各项工作的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运用科学方法指导工作实践,从日常工作中发现带有普遍性的问题、经验和规律,结合实际分阶段、分层次、分专业提出具体要求和措施,进而形成规范合理的制度措施,真正做到防患于未然,实现安全生产的有效控制。
        2 强化基础意识
        (1)完善调度安全监控体系。
        ①完善安全管理网络体系,落实逐级负责、分工负责、岗位负责,实现调度安全的自控、互控、他控。②建立和完善相关管理制度。结合调度安全和运输组织的新特点、新情况,制定相关管理办法和卡控措施,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③坚持安全分析考核制度,对发现的倾向性和关键性问题进行深入剖析、查明原因、分清责任、落实考核,及时消除影响安全的问题和隐患。
        (2)扎实开展专项整治。
        ①积极安排。通过安排部署、全面推进、总结提高“三步骤”,制定出每一阶段安全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强化措施的落实和问题的整改。②落实责任。针对整治内容,确定责任人,全面负责活动的检查、落实、整改等环节的落实。③强化控制。分析影响运输安全的诸多因素,查找调度人员在安全指挥中的不足和漏洞,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卡控,确保调度指挥安全。
        (3)强化关键作业卡控。
        ①加强调度命令发布安全。认真学习调度命令的有关规定,严格按规定发布调度命令,提高命令发布质量。②加强施工组织安全。严格按要求编制、审批和下达施工日计划、运行揭示调度命令、施工调度命令,认真核对限速情况,确保调度、机务、现场一致性,严把列车放行关。③加强安全关键项点的盯控。重点是对旅客列车、专特运及重点列车、超限超重货物、乘务员超劳、机外停车、多方向接发列车等关键点的盯控。④加强阶段性重点工作。按照不同阶段的工作重点,做好重点列车、新图调整、作业方式变化、季节性运输等工作。
        3  树立严管意识
        (1)坚定不移地抓职责发挥。
        要落实各工种岗位责任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岗位程序进行日常工作,切实将安全指挥步入到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的轨道。通过职责发挥,实现各级管理人员尽职尽责抓安全、尽心尽力保安全。

对由于履行职责不到位、检查监督不到位、工作落实不到位而发生问题的人员,要严肃追究其管理责任。
        (2)坚持不懈地抓标准落实。
        在日常调度指挥过程中,因标准落实不到位而造成各类问题时有发生,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安全生产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要下硬功夫、采取硬手段认真加以解决,用严管来实现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作业标准的有效落实。要以推进铁道部“三项工程”、开展铁路局调度所标准化建设为主线,应用先进的标准化建设原理和方法,开展立标、学标、对标、达标工作,促进调度在管理、作业方面的全面提升。
        4  强化协调意识
        (1)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围绕运输相关的车、机、工、电、辆等专业知识,以及人、车、天、地、图等方面的情况强化培训,促使调度人员接受新知识、熟悉新业务、掌握新技术、接受新挑战,适应运输组织发展和技术装备进步的需要,将调度培养成为行家里手。
        (2)加强运输指挥。充分利用现有设备资源,采取多种措施,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弥补运输指挥中的不足和缺陷。通过科学的调度、精心的指挥,使运输区段能力有效运用,使各部门配合有序衔接,使安全结合部有效控制,从根本上减少问题的发生。
        (3)增强应急处置能力。应急处置能力是调度人员在非正常情况下协调能力的具体体现。发生事故或设备故障后,充分发挥调度的协调能力,正确应对、积极处置,将对运输安全的影响降到最低,这是对调度人员的基本要求。
        5  更新先进的行车调度设备
        目前主流的调度集中系统有TMIS、TDCS、CTC,我国铁路部门正在投入大量资金建立铁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TMIS),该系统最大的优点就是集客、货运输,机车、车辆、供电、电务、工务及人事、劳动、计划、财务的管理信息一身,其中的子系统DMIS(行车调度指挥系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指挥系统,依靠这样的系统可以实现信息的远距交换,进而能对铁路沿线设备状态进行监控和操作,从而使调度指挥工作由传统的间接了解转变为直接监视和主动控制,大大加快了调度工作效率和提高了调度员的工作环境。因此TMIS系统的推广应用,使行车调度指挥的装备进一步得到了改进。
        6 建立规范化的调度指挥命令
        第一,调度指挥命令必须精确无误。调度指挥命令关系到列车行进的安全,因此下达的命令必须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得有误。例如在调规中明确规定:发布有关线路、道岔限速的调度命令,必须注明具体地点(包括站内线别、道岔号码)、起止里程及时间。如果调度人员发布命令时地点和时间都准确发送,但没有发送准确时间,那么这样的调度命令就是有误的,容易让接受命令的一方作出错误行动,发生事故。
        第二,调度指挥命令意思表达清楚。在调规中规定铁路局集团公司列车调度员发布行车调度命令,要一事一令,不得发布无关内容。这就要求调度员在发布命令时根据自身收到的事件,首先确定该事件属于单因素事件还是多因素事件。单因素事件是指不与其他工作发生关联的简单事件;多因素事件是指涉及两项及其以上工作内容,且因此及彼、因果相关、时间相连的复杂事件,可发布一个调度命令。调度命令的意思表达必须清楚易懂,做到一事一令。
        第三,接受指令的范围必须全覆盖。有时一个调度命令会涉及到两列或更多的列车,因此在发布调度指令时必须确保该命令及时传达给了受该命令影响的所有列车。如限速命令,如果调度命令只下达至前行的列车,而其后面的列车没有接到命令,那么极有可能出现列车追尾事故,后果不堪设想。
        第四,调度指令命令必须及时下达。调规中明确对限速的调度命令作出规定,列车进入限速地点前的第一个车站值班员应逐列与司机核对限速内容。由此可见调度命令必须按规定及时下达,不能延误,否则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结束语
        运输调度是铁路日常运输组织的指挥中枢,承担着确保运输安全、组织客货运输、保证重点物资运输的重要职责。通过强化铁路调度指挥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改进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促进调度指挥水平的提高,是确保运输安全和完成经营任务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袁宏亮.由铁路安全事件引发的对铁路行车调度人员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2(03).
        [2]连奇巍.加强高速铁路调度指挥安全性的思考[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15,(06):1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