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枣泉煤矿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发展党内民主作了重要部署,强调扩大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畅通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监督党的组织和干部、向上级党组织提出意见和建议的渠道。当前,大力发展党内基层民主已经成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任务和有效路径。在这样的形势下,深化对党内基层民主制度初步成效和薄弱环节的分析,显得十分必要。
枣泉煤矿是神华宁煤集团公司成立后新建的第一座现代综合机械化大型煤炭生产矿井。面临着“四大一多一高”(倾角大、地应力大、采后动压大,防灭火压力大,断层多、地热高)复杂开采条件,影响带动着员工群众奋力进取、攻坚克难,穿越了宁夏最长的无煤区、最多的断层群和倾角最大的工作面,攻克了大应力条件下软岩顶板支护、三个独立采区系统复杂等困难条件下矿井安全生产的难题,创造了闻名宁夏的“枣泉速度”,引领了集团公司新建矿井的发展样板。
一、基本做法
一是激活细胞,让党员“动”起来。具体做法是给党员“压担子”、“搭台子”、“给面子”,“压担子”就是每月支委会上研究,给每名党员分解任务;“搭台子”就是每逢困难时期,给党员设立攻坚小组、“突击队”、“课题组”等实际载体和机构,让党员攻坚有平台,奉献有阵地;“给面子”就是支部遇到重大问题必须,必须通过各种渠道听取党员意见,必要时让党员参与决策表决,班组长不在岗时,指定党员代理其职务,让党员收到足够重视,在群众面前“有面子”。
二是发扬民主,让党员“唱”起来。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必须把保障党员民主权利放在突出位置。枣泉煤矿党委让选人用人在阳光下进行,这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和党员作用发挥的有效尝试,在党员中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党员的意志得到充分表达和尊重,增强了党内民主氛围,增进了团结,激发了活力;党务公开是落实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前提,枣泉煤矿党委按照“凡与党员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要事项及党员群众关心的党内热点问题,只要不涉及党内秘密,在研究决定之前,都要在适当范围内进行公开,广泛听取意见”的基础上,推行了枣泉煤矿党务“十公开”(公开党组织的基本情况、主要职责和工作计划;党组织工作会议、文件、决定、决议;党组织研究决定的重大事项;党组织换届选举情况、党组织和党员的考核奖惩情况;发展党员情况;民主评议党员情况;党费收缴管理使用情况;党组织和党员帮扶情况;党员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情况)。每年定期组织党代表进行巡视,监督企业安全生产、经营管理、民生工程,监督党员提出问题的落实和答复情况等,实现了由“被动参与”到“主动参与”,由“被动应付”到“主动担责”,由“畏首畏尾”到“全程监督”的转变。
三是模范践行,让党员“亮”起来。让党员明白主体地位不单要靠《党章》赋予,还要通过主动参与党内活动、认真完成党的任务、干好本职工作来证明和获得。矿党委开展了“一名党员一面旗”、“是党员、向我看、跟我干”,“党员示范岗”、“党员星级责任区”等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了党员发挥主体作用的内在动力。2014年,综采一队充分发挥党员突击队的作用,在没有任何经验可借鉴的情况下安全通过最大落差达21.5米的大断层;综采二队在工作面最高温度37.5度、平均温度34度的情况下实现了工作面的正常生产;综采三队穿越长达680米的110202工作面无煤区和薄煤区。
四是建立机制,让党员“干”起来。矿党委根据不同时期形势任务和企业生产经营实际,不断完善组织机制,出台了《党委工作规则》、《党支部规则规则》、《党务十公开制度》、《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等12项突出党员参与民主管理党内事务的制度,让党员“履职有岗,管理有权,建言有话”,有力保障了党员主体地位,让党员干劲不断高涨。
五是关怀激励,让党员“实”起来。近年来,枣泉煤矿党委在党内关怀激励和帮扶上做了大量工作,建立了困难党员台账和慰问帮扶专项资金,以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为重点,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帮扶等党内关怀活动,组织开展了“557”党员帮扶活动。五清楚:家庭情况清楚,脾气性格和特长爱好清楚,工作表现优、缺点清楚,业余生活和社会交往清楚,不同时期的思想变化清楚。
五必访:婚丧嫁娶必访,家庭发生矛盾必访,党员生病住院必访,家庭困难必访,本人和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必访。七必谈:党员和员工思想波动必谈,受到批评必谈,人际关系紧张必谈,工作变动必谈,完不成任务必谈,发生“三违”必谈。加大了党内表彰激励力度,每年在“七.一”期间,都要对“五好党支部”、“模范共产党员”、“四优共产党员”进行评选表彰,让党员有荣誉感。建立了矿党员服务平台,落实专门人员接待党员来访,认真听取党员的意见和建议,耐心细致地做好解疑释惑工作,帮助党员解决实际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个别党员民主观念缺位,党员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淡化。个别党员自觉行使民主权力的意识不强,缺乏主人翁思想和民主意识。高高挂起,对党内事务不管不问、听之任知,对党组织活动随意应付、不发表意见,怕得罪人;缺乏民主习惯,在一些活动中,不会正确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力;面对一些普通员工的消极思想不敢管、不敢制止。
二是部分党员领导干部和党员在主体问题上异化。一些普通党员走上领导岗位后,优越感慢慢显现,借故事故繁忙,开始不参加党组织活动,认为自己是干部而忘记了自己还是党员,在工作中忽视党员主体地位,导致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重义务轻权力,决策集中多、发扬民主少,强调党员服务奉献多、重视党员意见建议少。
三是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和规范作用弱化。一些党内制度在基层发挥有限,个别支部在制度执行中走了样,总认为把程序走完就是落实制度规定,用履行程序代替实际的发扬民主,相关制度规定还不完善,一些制度与新形势下的党建工作脱节,一些对党员民主权力的保障停留在原则规定上,并没有形成有效的刚性规定,导致落实难。
四是发挥党员主体意识的实践和探索表面化。近年来虽然进行了一些尝试,如开展党员责任区、无职务党员设岗定责、《党代表大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实施办法》、党务公开等,但对于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力,尤其在党内监督等方面,有些党员主动性不高,上级要求多,主动落实少。
三、采取的对策
加强党内民主,保障党员民主权力就要激发党员活力,搭建党员参与党内事务、参与企业管理的“大舞台”。
一是抓教育,提高一种意识。深入开展党员民主意识和主体意识的教育培训,提升党员民主素养,充分运用“三会一课”、党员活动日等形式加大民主集中制原则、党员八项权力的学习宣传,组织党员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使党员理解、熟悉和领会党的民主、权力、义务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使每个党员都能树立民主思想,学会用党内条例规定来维护自身的权力,来监督党内权力的运行。
二是抓保障,健全一套机制。在深入探索的实践基础上,出台党务公开的规范性文件,对公开内容、程序、监督等进行详细规定,做到除按有关规定不许公开的党内秘密,都要通过适当的方式在相关范围内进行公开,注重利用现代化网络媒体进行党务公开,加强党务公开的互动性,真正实现党务公开由被动到通过公开收集民意、接受监督的方向转变,提升党务公开的实效。积极落实党代表常任制和代表任期制,完善党内选举制度,充分体现选举人意志,拓宽候选人提名渠道,扩大差额比例;建立党代表提案、质询和问责等制度,对党组织保障党员民主权力的情况、发挥党组织服务群众、推动企业发展作用情况进行巡视,并建立限期整改和问责相结合的抓落实制度。
三是抓活动,创新一个载体。将提升党员荣誉感作为关键,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党员“亮身份、争示范”活动,选择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好的党员设立共产党员先锋岗、先锋班组、先锋责任区等,并通过评选示范岗等形式,为优秀党员授牌,提升其荣誉感。通过开展党史、党章知识竞赛、党内民主理论研讨、征文活动以及观看优秀影片等活动,采用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强化党员民主意识的培养,加强对党支部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的指导,通过参加会议,提高质量。
四是抓落实,推进一项督查。建立目标责任制。把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力制度执行情况纳入对矿、区队两级班子和党委一体化考核之中,把党务公开、领导班子民主集中制建设等方面的成效作为领导班子和党支部评先选优的必要条件,为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和保障党员民主权力创造好的体制环境。严格督促检查,将各党支部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共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及时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加大问责力度,有效发挥纪委的监督职能,成立专门受理党员权力受到侵犯而投诉的机构,严格操作规程,明确追究方式,严肃查处压制批评,打击报复敢于反映真实情况的同志等严重侵犯党员民主权力的行为,保障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力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