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1010919630516XXXX
摘要:现阶段,各行各业的发展迅速,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进步。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是工程的重要环节,也是实现工程质量增长的基础。一般来说,在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不仅需要涉及到专业的仪器设备,还需要做到对数据收集与整理的准确性,保障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在现代化的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应用到的技术类型越来越多,让得到的结果也更加精确,大幅度提高了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测量技术;思考
引言
众所周知,一项施工能否有效、高效地完成与测量过程的好坏有着紧密联系。目前,施工的质量和施工的效率被人们十分看重。在这样的背景下,具有绘图精确、易于操作、便于质量监控等优点的新型的数字测量技术在给施工的工作人员带来了便利的同时还能有效地在施工前后都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本研究以数字计量技术(测量技术之一)为研究对象,将其优势应用于许多计量技术,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实施方式。
1施工测量的基本要求
在测量期间,有关测量人员应该依照先测量整体再测量局部,先将控制网布控好,然后在收集工程放样以及碎步点,这样的测量方式来施工。详细来说,在测量的区域范畴中,先选用许多个点来构建成一个控制网,然后使用准确的测量方法以及运算方法,来精准的测量出各个点的高程距离以及水平距离,再结合测量出点位的数值来测量想要测绘区域范畴中的各项参数值。严加核实原始数据的准确性,随时校对核实测量结果以及各项运算结果。要使用简单、合理且能符合准确度标准的施工测量技术。全部的放线与定位作业都要通过自行检验、互相检验达标以后,才可以要求有关上级部门前来验收放线的结果。有关人员在实际测量期间,要在测量场地上将测量的原始记录登记完整无误,在测量工作完成以后还对桩位施加保护措施。
2为什么要采用数字测量技术
(1)绘图精确度更强。一份精确度高的图纸与一份精确度低的图纸对整个施工工程的影响有着很大的区别。过去,大部分的传统绘图工作基本上都是由建筑工程师亲手绘制而成。这样的方法不光耗费人力和时间,而且经过工作人员手绘出来的图纸无法实际展示出地形地貌。当地形地貌因外力发生改变时,工作人员想要修改也很困难。更何况,无论绘图的工作人员多么有经验,多么小心翼翼,也保证不了不出现误差,这将有可能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产生一些问题。数字计量技术使用现代计算机科学和科学测量软件进行计量。一般来说,没有什么技术上的错误,而且测量速度比传统计量技术快得多。同时可以使绘制的图纸更加生动地展示出施工地点的具体情况,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判断。最重要的是,运用计算机技术,可以大大地提高绘图的精确度,促进施工单位高效完成施工。(2)易于操作与修改。使用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可操作性较强,它可以根据工程方不同的要求进行各种数据的再加工,为其提供不同情况和不同条件下各种数据的需要。而且对工作人员的要求没有对传统绘图工程师的专业要求严格。凭借计算机技术可以对相关的信息数据进行自由缩放或是拼接。而传统的手绘图纸的修改办法就只能通过人工修改,操作难度较大。除此之外,还能随时对测量产品的数据进行修改,避免重复测量,从而避免造成图纸浪费的情况,进一步降低测量工作的成本。
3工程测量的具体控制方法研究
3.1严格控制轴网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图纸绘制需要以工程轴网为基础,在工程测量时控制网建立需要通过轴网进行实现,最终通过轴网实现对工程中的碎步测量。也就是说在工程测量时,首先需要实现对轴网的设置,结合工程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将具有轴号的轴网测设出来,并且根据要求进行数据的复测,最终实现对工程中其他部分的数据获取。
3.2高程传递及高程控制
在建筑工程的承台和地梁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之后,需要利用地轴线引测到承台混凝土表面,按照工程施工图纸的相关要求,做好截面尺寸放线。在基础柱混凝土的浇筑完成之后,尤其在已经实现模板拆除之后,需要根据工程施工中已有的控制点线,将轴线引测到柱的侧面,待±0.00层垫层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在垫层之上实现对各轴线位置上的弹出。然后将轴线向内移,在轴线内移时需保持内移为整数。在进行基坑开挖时,开挖深度达到设计标高时,需要在基坑的坑底和四壁打入木桩,在木桩上引测同一高程标高,根据标点位置实施对坑底的修整。在建筑的基础柱和墙钢筋安装完成之后,利用水准点结合建筑物标高引测竖向钢筋,并且利用明显标志进行标示,在结合施工图上的对应位置做好承台面和地梁面的标高。
3.3垂直度控制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中,大多数工程属于高层建筑,楼层数量较多,如果不能实现施工垂直度满足要求,将会引发严重的质量隐患。因此,垂直度控制也是建筑工程测量技术应用中的重点内容。在进行垂直度控制时,需要根据建筑工程施工中墙、柱的分布情况,做好角柱位置确定。在边角柱模板施工时设置厚度线,采用吊线的方法实现对立柱垂直度的测量,在确保垂直度为100%时,设置加固支撑和混凝土浇筑。
3.4运用于测量定位方面
测量一直都是修筑作业非常必要的一步。传统测量采用线条以及各个符号来记录,这在测量的精度方面存在着一定的缺陷。而且在测量这个环节不利于对工程进行整体调整,只能采用临时补救措施,临时补救措施会对建筑的后期建设和验收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数字测量技术在测量过程的主要运用措施是GPS定位技术,相对直观。GPS定位系统是新一代时间和距离测量系统,基于卫星无线电导航和定位技术。除此之外,GPS在特定应用过程中非常实用,它允许连续数据监控和实时数据传输到地面,这会帮助施工测量员进行更为精准的丈量,以满足工程建设之中的需要。并且它可以在采用计算机系统的前提下进行直观地反映建筑工程的情况。在中国的一些大型建筑项目中,GPS定位系统已被多次使用。应用GPS定位系统展开定位期间,为了减少误差问题,应该尽量不在各站点周围放置或建设建筑物,防止产生拦截定位的现象。
3.5测设的基础工作
测设,指的是结合固有的测控点以及设定的地面物体的位置,参照工程项目的设计标准以及施工图纸,将建筑物的特征点在建筑场地上面将对应的数据内容标记出来,所以,先要判定出建筑物特征点以及测控点位置、水平距离以及高程距离这些数据存有的内在联系,继而将这些联系总称为测设数据,再借助于测量设施,参照测量数据将特征点位置在建筑场地的地面上测设出来。测设的主要工作涵盖了水平距离测设、高程距离测设和水平角度测设。正式施工前的测量工作内容涵盖了创建施工控制网、陈设施工场地、工程放线与定位等。施工期间的测量工作的内容有:测量施工墙体、测量建筑物的中心线位置、测量建筑物的高程距离、实时观测建筑物的沉降等。除此之外,在各道施工工序开始施工之前都要实行施工放样,而在各道工序施工完毕以后都要对其做出验收测量,因此,施工测量工作在工程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出现,这项工作的开展是为了确保工程品质和施工进展速度。
结语
总而言之,工程测量技术应用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环节,无论是建设单位还是施工单位都必须要加大对工程测量技术的合理应用,确保技术应用要求与工程要求相符。通过合理的技术应用,确保工程中数据参数的合理性,为工程施工奠定良好基础,同时也保障建筑施工质量的精确性,为建筑业发展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健.影响工程测量精准度的原因及控制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8(14):212-213.
[2]廖健恒.GPS测量技术及其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8,16(33):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