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及对策解析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李娟娟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也在不断提升。
        哈密市伊州区水利局  新疆哈密  839000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水利工程建设的技术和管理也在不断提升。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运用到水利工程建设中已成为必然的趋势,同时随着水利工程建设规模的扩张,人们对水利工程建设的功能性和实效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要想提高工程质量,提升施工效率,对工程管理实施信息化尤为重要。
        关键词:水利工程;信息化管理;应用现状;对策
        前言
        节水项目是造福于国家和人民的建设项目。其可以平衡水资源组合,合理配置水资源,确保全体人民安全用水,满足社会需求,为国民经济建设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总体上,因此,节水工程是中国不可忽视的重要工程。随着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将得到大大提高,人们的生活也得到相应的保障。
        一、信息化管理对水利工程建设的作用
        1.完善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
        当前水利工程管理的信息化已然是大趋势,尤其是在近几年产业融合下,信息技术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水利工程管理而言,无论是工程管理还是人员管理,都需要统一的管理者进行指挥。所以在当前的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将信息技术融入其中,运用网络化的形式加以协调,从根本上提高水利工程建设的工作效率,构建完善的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推动水利工程的创新发展。
        2.使测绘图形更加准确
        传统测绘基本都是由人工完成,花费时间多,并且在计算上还有可能出现一些细小的错误,耽误整个工程的进度。进行信息化的水利工程管理,能够减少测绘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节省测绘图形所需要的时间。与此同时,施工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的地形问题,由人工勘测会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耽误工期,引入信息化技术能够帮助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测绘,提升工作效率。
        二、水利工程管理工作现状研究
        1.管理机制不完善
        节水项目具有广泛的功能:可用于发电,供水和排水,实现水资源分配和调节水资源分配。它对经济建设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尤其是在自然灾害发生时,该项目可以在抗旱排水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不仅可以保护居民的生命,而且可以减少居民的损失。但是,水利工程的管理机制尚不完善,概念尚不成熟。当前,水利主管部门缺乏适合当地情况的有效管理模式和机制。他们只是从其他单位和公司借鉴的管理方法。从节水工程的特殊性角度来看,这种简单粗暴的管理方式会造成管理上的弊端和责任不清。如果管理工作重复进行或者发生重叠,水利工程的实际应用、实施和监督就会遇到诸如缺乏权限和责任,缺乏足够的人员等问题。
        2.维护和管理所需经费不足
        中国有许多节水项目,包括三峡大坝,葛洲坝和其他已知的节水项目。但是,仍然有一些小型项目。这些小型项目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资金,人员和管理方法方面的保证,以及缺乏后续维护工作的实施,导致小型的水力工程设备和建筑结构陈旧。这给节水工程的正常使用带来了隐患。同时,许多小型节水项目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或专门人员来进行管理。无论这些小型节水项目如何被重视,只要它们被积极利用,它们都可以发挥作用,并且作为国家财产,有关部门也有义务和责任进行保护。
        3.管理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节水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节水工程本身的特点是任务艰巨,施工环境复杂,工地偏远,条件多样。该领域的专业人员并不多,为了节省成本,建设单位愿意聘请周围的农民为主要建设力量。但是这些人员没有专业知识,仅在简单培训后才能工作。他们甚至无视建筑安全和建筑管理。该项目执行不力引起了诸如建筑材料供应不足,施工计划不合理,生产安全指标不熟练以及无法保障当地生态环境等问题。另外,当地农民不了解如何监督该项目,也不注意细节。一旦出现偏差,将严重影响节水工程的正常使用。


        三、信息化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应用价值
        1在项目管理中节省材料损失
        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为了进一步满足对于人们生活上的需求,如今的现代节水工程变得越来越复杂,现代节水工程的建设规模也在不断扩大。所以现如今的节水工程项目在进行设计和施工的时候,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也变得越来也多,建设施工过程当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和建设资源予以支持。在这其中,现代信息技术管理很好地解决了眼下的困难,通过对信息技术在节水工程项目上的应用,在节水工程项目管理中对材料的浪费得到了有效的制止,极大程度上节省了在项目管理当中的材料损失费用,有效促进节水工程项目每一个部分组成的总体规划。
        2促进水利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
        通过对信息技术在我国节水工程项目上的有效应用,我国的水力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水平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对于某些大型的水源保护项目,建筑工地通常偏僻,荒野或郊区。同时,考虑到巨大的工程领域,很难依靠手动管理,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利用,使得完成了对于水力水电项目建设的动态监控,并且能够通过信息技术在后期完成了详细的分析和诊断。管理人员使用反馈数据进行有效整合和处理,从而减少危险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
        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信息化的主要支撑技术
        1地理信息系统在其中的应用
        在现代的节水项目当中,在进行建设和施工过程当中,所涉及到的管理数据的数据量十分的庞大,使得对于水力水电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变得非常具有挑战性,需要有效地克服节水项目管理的庞大信息量。而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使用GIS计划能够让水力水电工程变得更加的智能化合系统化,能够准确真实的记录水力水电工程的实际建设情况,并且将相关的实际情况向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汇报。
        2网络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现如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突破,并且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社会各行各业也都充分对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充分的应用。在水利水电工程当中对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得现代的水力水电工程逐渐实现智能化,高科技化,推动了水力水电行业在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并且通过对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水力水电工程项目各个板块的工作效率,对于水文测报、河道管理等等数据的收集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为水力水电工程项目的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所以,水力单位需要格外重视对于水力水电工程项目的网络信息化系统的建设,为水力水电工程项目的智能化发展提供支持,满足工程项目管理者对于水力水电信息的需求。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应用管理系统应用广泛。
        五、完善水利工程建设信息化的措施
        1加强业务应用建设
        业务应用是水利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要在水资源管理、水环境保护、水利工程建设等领域加强信息化建设,并通过业务应用来加强水利信息化对当前水利现代化进程的带头作用。在进行水力业务应用建设系统中,与水利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大力推进规范化和标准化,积极促进的软件开发与应用,尽可能的减少成本,提高效率。
        2推行保障环境建设
        为了保证水利工程基础建设以及业务应用建设的顺利进行,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有效作用,除了要进行网络管理外,还要加强环保建设。环保建设必须与基础设施建设相结合,要包括各类环保标准,技术规范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施行,同时还要建立水利信息化建设涉及的多方面的协调机制,在制定和执行相关政策法规的同时,做好自身的环保建设工作,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来预防水利工程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六、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现代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对于水力工程的建设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现如今的水力工程管理当中,极大提升了工程的管理水平,推进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保障人们的生产、生活稳步开展。
        参考文献
        [1]唐正贵.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34): 186-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