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给排水规划研究 谢庆学

发表时间:2020/7/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8期   作者:谢庆学
[导读]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以经济的进步,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行越来越多依靠汽车等便捷交通工具,因此对城市的道路建设的相关要求也越来越高。
        广西华信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百色分公司  广西省百色市  5333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及以经济的进步,生活在城市的人们出行越来越多依靠汽车等便捷交通工具,因此对城市的道路建设的相关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在实际生活中,一旦出现暴雨天气等,道路便极其容易产生积水,这既会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更会对道路的寿命带来威胁。基于此,城市的规划部门以及建设部门正在给予城市道路的排水系统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质量的道路排水系统,对提高道路的质量以及寿命都有着重要意义。城市道路工程给排水系统是现代化城市建设的重要环节,当前国内城市道路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中尚存在一些问题,论文就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分析,提出优化城市道路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的对策。
        关键词:城市道路工程;给排水;规划设计
        引言
        在对现代城市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城市道路工程一直以来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础,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在城市道路工程建设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设施之一。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建设,不仅可以满足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个性化要求,而且还可以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由此可以看出,现代城市道路给排水的规划和设计效果,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1 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
        1.1 设计不协调
        设计不协调也是城市道路给排水设计中常见的问题之一。众所周知,城市道路给排水工程在进行设计时所涉及到的范围很广泛,因为它与城市内很多的建设工程都有密切的联系。比如:城市道路给排水工程与城市防洪排涝工程,设计人员一定要进行协调设计,一旦二者发生冲突,就会影响到工程的正常施工以及正常工作。所以,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一定要对这方面进行考虑,在最大程度上保证设计的协调性,否则会严重影响城市建设与人们的日常生活。
        1.2 给水稳定性不足
        给水稳定性不足的问题相对少见,主要受到突发事件、用水量短时波动等不可控因素影响。如某地为开发区,给排水系统建设之初,设计的管道内径、分布特点等,能够满足当地5万户居民的使用要求,随开发区建设不断完善,大量工业企业和人口进入开发区,原有给排水系统难以满足供水要求,出现供水中断等问题,影响企业和民众用水。此外,材料选取不当的情况下,部分给排水系统管道也可能出现破裂、维护工作压力大等问题,降低给水稳定性。
        1.3 给排水规划设计的科学依据不足
        科学影响时代发展,如果一个排水系统中科学依据不足,将严重制约整体的工程质量,降低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首先,最明显的就是城市道路规划中设计者对各种用水行为的勘察不到位,未对各方面水使用行为进行分析。其次,部分设计者没有专业的设计方法,不能更好地使用现有的科学依据【1】。最后,未能及时了解给排水规划设计中的新型水设备,没有起到新设备的替代效果,造成的给排水分析科学依据不足,不能及时了解新型设备产生的分析数据,大幅降低了排水系统的运转效率。
        2 城市道路给排水施工技术及规划研究
        2.1 对管材的质量进行检验
        在施工中,施工人员要针对管材质量进行严格检查,在施工中不符合质量要求的管材不能进行使用,针对各种管材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缺陷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在对材料质量进行检查的时候,对管材的插口和承接位置的口径要进行非常严格的检查,这样能够对出现的不符合质量的情况及时发现,这样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管道的接口质量,并且在施工之前进行第二次复检,致使其能够在施工中满足建筑要求【2】。
        2.2 沟槽开挖技术
        开挖沟槽的目的在于保证给排水管道作业与城市道路环境相适应,并保证其定位准确。在开挖沟槽过程中必须要清楚掌握城市道路周围环境以及设施分布情况,如道路走向、土质类别、地下水分布情况等,从而为具体开挖地点的确定提供有效参考。

需要注意是在应用开挖沟槽技术时,必须要保证土方和开挖部位距离80cm,且在实际开挖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地下水渗漏情况,以确保沟槽安全与稳固。一般情况下,大多都是采用机械作业来造成沟槽开挖工作,以提升整体沟槽强度。如,在进行排水沟槽开挖过程中遇到高压线缆,此时则无法使用机械完成作业,也应该采用人工方式来完成,防止对线缆造成损坏。所以此时应当让作业人员进行适度吊托后来做好加固工作,以确保可以顺利开挖沟槽。
        2.3 管基施工技术
        在城市道路给排水管道中,管基起到了稳固的效果。在进行给排水管道施工设计时,通常采用混凝土摊铺方式来确保管基安全。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在管基础摊铺混凝土,并严格依照作业要求高程、标高来完成,对各项管基线路进行复核后,将支撑点确定下来以支持土层作业。在浇筑混凝土时通常会水平分布进行初次浇筑,以为后面浇筑管座提供便利,防止管基形成平行幅度而对后续浇筑产生影响【3】。这样一来不但与给排水管道施工分布相适应,而且还能够与沟槽施工相配合,以有效保证给排水管道管机的性能质量。
        2.4 管道安装技术
        在进行给排水管道施工时,较为关键的技术就是管道安装技术。因为排水管道走向是由下至上,给水管则反之。如若在实际安装过程中遇到较多数量的给排水管道,就要利用吊车来完成运输工作,且必须确保沟槽和吊车间距不小于2m防止坍塌情况出现。下文将以某城市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工程为例,对其管道安装技术进行分析。此项目需要保持管道重心稳定,将其平稳吊装至特定位置后依照特定顺序将其安装至沟槽内,在此过程中尽可能采取人工压管方式,防止管基负荷超过管道压力,对沟槽内壁产生碰撞,从而对总体稳定性造成影响。不仅如此,还要严格控制水平管道,确保其质量安全。该项目安置完毕管道后,需对缝宽进行测量,确保其宽度均匀。最后将管道内杂物清除干净。
        2.5 雨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雨水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被看作是现代城市道路给排水系统在规划和设计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这种背景下,要结合实际情况,对雨水系统进行合理的规划和设计。雨水是造成城市污水的主要源头之一,同时,雨水属于自然天气,所以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特征。在针对雨水系统进行规划和具体设计时,要与城市发展理念进行结合,提前做好一系列的调研和检查工作。在系统设计时,要保证雨水系统的设计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城市在发展时的个性化要求,而且还要从经济性、技术性等多个角度和方面出发,为雨水系统在实践中的合理规划和设计打下良好基础【4】。
        2.6 下凹式绿化带排水规划设计
        目前城市道路的两侧绿化带和中央分隔带往往高于道路断面,虽然可以有效的防止车辆意外驶离道路,但是降雨时路面上的雨水无法流入绿化带中,只能通过雨水口流入雨水管道中,加大了雨水管道的排水负担,并且使雨水白白的流走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为了收集和利用路面雨水,同时减轻道路和城市的雨水排放量,横断面方向的绿化带应设计为可以存积水的下凹式断面,使雨水通过绿化带过滤后以溢流的方式进入雨水利用系统。绿化带下凹后,雨水通过土壤渗入到路基,路基土在长时间的浸泡中强度就会慢慢地下降,在车辆的反复的作用下,影响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为了减轻下渗雨水对路基强度的不利影响,使雨水和路基隔离的目的,可以在绿化带的底层及其两侧铺设防水土工材料。
        结束语
        总而言之,城市发展中内部给排水系统稳定运行直接关系到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与基础设施水平。如果城市道路给排水工程规划不合理,尤其是城市道路排水问题不能很好地解决,就会给居民生活及工业商业运转带来很大影响。为了提高广大国民的生活幸福感,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大给排水工作的规划与设计工作,结合城市内部设计情况,提高给水、排水、污水等各方面功能性的运行水平,保证科学的城市给排水系统运行。
        参考文献:
        [1]朱松林.提高市政给排水设计合理性的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20,5(08):229-230.
        [2]王琦.海绵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设计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03):66-67.
        [3]曹宏超.给排水施工技术在城市道路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5(17):43.
        [4]周勇.城市给排水专项规划中的几个问题[J].城市建筑,2014(04):17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