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游戏”已经变成人们所关注的焦点教育问题。在全新教育观念的作用下,幼儿园的绘本游戏教育已经在陆续的进行。笔者是依据我国幼儿园的绘本游戏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在这些问题给出几点可行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关键词:绘本书;游戏活动;幼儿
在幼儿阶段,儿童自身的阅读能力是较差的,然而阅读对于儿童而言又是一门必须要学习的课程。且游戏也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也受到了孩子的喜爱,小班孩子的绘本教学假如可以把游戏更好的和绘本相互结合,就会在很大程度上激起幼儿对于绘本阅读的兴趣,使孩子在做游戏时,可以进一步的感受到绘本阅读所带来的快乐,使孩子逐渐的喜爱上绘本阅读,还可以推动幼儿思维的发展或者参加活动的积极性,从而提升幼儿自身阅读能力,为幼儿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一、依据绘本教材,创新数学区角游戏
针对小班的幼儿而言,其在幼儿园已然有一段时间了,也能够很好的适应幼儿园当下的生活方式,因此对于小班的孩子而言,在绘本教学过程中设计游戏更可以激起孩子对于绘本阅读的兴趣。然而,游戏的设计应该由绘本教材作为切入点,幼儿老师也应该基于绘本,不断的挖掘绘本教材中隐藏的游戏,同时结合孩子的喜好与性格特征来设计游戏,如此才可以进一步的打动孩子,提升其在游戏中的参与度。但是老师设计的游戏务必要具有趣味性,以及开展的意义,这样才可以更好的进行绘本知识的教学,更好的调动孩子在学习中的思维。比如,在绘本中有一知识的内容是《帮瓢虫找家》,这一内容不仅很有趣,而且文中的语言也是非常的滑稽,该内容能够和其相互结合的游戏就是分类游戏,老师应该在上课之前准备一些不同的瓢虫模型,在正式教学时,先让孩子观察这些瓢虫存在的不同,把按照背后点数量进行分类,将一个点的放到1号房中、两个点的放到2号房中以此类推将小瓢虫进行分类,这样的游戏形式既可以使孩子对绘本的学习产生兴趣,可以锻炼孩子的数学能力。之后老师应该让孩子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的人数相等之后,要求孩子运用涂色的方法,感知瓢虫花纹的图形和个数,再用剪刀将瓢虫图案裁剪下来,仔细观察瓢虫的整体形态,进而对瓢虫有初步的了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孩子的观察能力,还提升了孩子的数学能力。接着老师就可以运用多媒体来播放瓢虫生长过程,并让孩子以小组的形式跟随视频对其进行角色表演。最为主要的就是小班的绘本中,大部分的故事都展现出团结互动的品质,使孩子在游戏中体会到故事所表述的感情,进而提升了孩子对于绘本的阅读兴趣,同时也培育了孩子团结协作的品质。
二、敢于想象绘本内容,为设计游戏创造条件
小班的孩子相对于中班或是大班的孩子年龄略显小一些,使其天性比较爱玩,但对游戏感兴趣的特征是相同的。小班的孩子比较而言,模仿学习这一能力相对较差,因此在绘本教学的过程中添加部分合理的动作以及有趣的游戏,可以使其在学习中感受到更多的乐趣。游戏的挑选应该依据绘本内容,来对游戏进行创设。结合小班学习的绘本教材,可以看出,由绘本教材的封面和标题作为切入点,就可以使游戏的过程更加的轻松愉快。
比如,老师应该带领幼儿对于绘本的封面图片和内容进行观察,并且给幼儿提出相应的问题,要求其带着所提的问题进行观察与思考,通过封面能够想象绘本中有哪些吸引人的内容和图案呢?之后再观察绘本教材的标题,要求孩子想象绘本教材中都有哪些故事呢?像是《好饿的小蛇》这一绘本内容,就能够让孩子想象,该绘本中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动物小蛇为什么会一直觉得肚子饿呢?它在吃饱之后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借助这种形式的想象才可以进一步的激起孩子对于绘本阅读的好奇心。
三、合理的创设游戏的形式与内容,增强孩子学习能力
游戏的种类很多,然而不管是什么形式的游戏都是需要老师合理的设计各个环节与内容的,在开展游戏时,全面的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比如,为孩子挑选相应的绘本内容,要求孩子对其进行模仿,来饰演游戏中的一个角色,进行故事情节的演绎,把绘本的内容呈现出来。像是在进行《比高矮》这篇绘本的教学时,老师应该先为孩子挑选好测量身高场地,同时做好游戏道具的准备工作,像是尺子。给孩子依次测量身高并记录,像是小明的身高是75cm、小红的身是69cm等,之后再让孩子根据测量出的身高,从高到矮进行排序,看看自己是处于第几名,让孩子对于自身有进一步的认识。也可以让孩子相互之间进行身高对比,这样能够使孩子对于数字和单位进行了解,也锻炼了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使孩子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其次把游戏上升到艺术这一层面,使绘本内容更加具有艺术美。比如,在进行《一粒纽扣》这篇绘本的教学时,幼儿老师应该在课前准备一些颜色、大小不同的纽扣,在正式上课时,将纽扣分发给孩子让其进行对比,之后要求孩子按照颜色和大小进行分类,比一比谁可以在最快的时间内将纽扣做好分类,也能够激励孩子动手绘图,或者是做图纸的剪切,随之进行展示,借助这种形式的游戏可以使孩子学习到绘本知识还可以让孩子的数学能力得到很好的提升,进而增强孩子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但如此,老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设计游戏还应该确保游戏具有的科学性,从而进一步拓展孩子的思维方式。比如,绘本教材中的《没有耳朵的兔子》这篇内容就很好的呈现出了兔子没有耳朵是什么样子的,和孩子对于兔子的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在绘本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结合该篇的绘本内容,讲述没有耳朵的兔子和正常的兔子在各个方面有什么不同,比如,它可以像正常兔子一样奔跑、跳跃,也可以吃胡萝卜,它只是没有耳朵。孩子通过老师的讲述对于两种兔子的区别有了清晰的认知,在一定程度上培育和拓宽了孩子的思维,还使孩子体会到绘本中所包含的科学道理。
结束语:综上所述,伴随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幼儿园的课程改革也随之进行更新。幼儿园,是一个承接孩子进入社会,步入学习的一个纽带,对于孩子未来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老师应该跟随教育改革的步伐,采取相应的绘本与游戏教学措施,如依据绘本教材,创新数学区角游戏;敢于想象绘本内容,为设计游戏创造条件;合理的创设游戏的形式与内容,增强孩子学习能力。这样才可以促进孩子更加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侯国华.试析幼儿区域活动中绘本书引发的游戏活动[J].新课程研究,2020(03):114-115.
[2]曹远芳.绘本之花在区域游戏中绽放[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12):211.
[3]周丹凤.绘本穿梭于幼儿区域游戏中[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14(12):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