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路径的若干思考 齐岩

发表时间:2020/7/6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9期   作者:齐岩
[导读] 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力度的增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摘要:随着我国基础建设力度的增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工程项目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建筑工程施工中的管理工作越来越复杂。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施工技术水平直接决定了施工现场的进度和质量,项目管理是全面实现建筑工程总目标的基础。要想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争取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就要优化施工技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努力实现项目建设目标。
        关键词:新时期;建设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引言: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良好的工程管理不仅能够保证工程项目有序进行,提高施工进程,还能创造稳定安全的施工氛围,保证施工人员有一个安全稳定的施工环境。在新时期背景下,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对于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施工水平至关重要。本文就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进行探索,结合具体的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创新管理策略展开详谈。
        1新时期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现状分析
        1.1忽视施工技术管理体制建设
        在我国建筑企业稳定快速发展社会背景下,各项建筑工艺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施工技术管理并没有随之取得进步,这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主要表现为忽视施工管理体制的建设。建筑工程建设的投入大,建设周期长,建设质量要求度高,建设过程中加强施工技术管理对于保证建筑施工有条不紊的进行有着重要作用。但当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体制建设未受到重视,施工管理机制混乱是当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问题之一。
        1.2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缺少专业性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存在不同技能的人才,施工技术管理者需要对不同技能人员进行规范,以保证建筑工程有效开展。但在实际施工技术管理中,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缺乏和管理素养的缺乏,施工技术管理方法缺少专业性,在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常常出现工作分配不合理,员工合作不协调等问题。
        2新背景下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分析
        2.1钢结构施工技术问题
        从实际建筑工程施工角度来说,相关钢结构的构件制作主要出自工厂,在实际构件拼装过程中,容易出现构件设计错误、构件安装异常等情况。为此,在后续构件设计时,需要对其受力程度进行全面考虑,如果在安装过程中遇到阻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进行处理。一般来说,整个建筑工程施工现状就是对构件拼装条件的认定过程,很多技术人员会首先考虑局部拼装,之后再针对细小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其次,在钢结构安装工作结束之后,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针对钢柱底脚缝隙情况,建立有效的控制措施,等到所有测量工作完成时,进行基础面找平操作。
        2.2斜屋面施工技术问题
        现阶段,在具体房屋建筑施工之中,斜屋面的应用率很高。在正常坡度控制上,主要度数范围在40~60°之间,屋面板厚度也不会超过120mm,这也进一步提升了板内的钢筋密度。所以说,实际双面支模的应用,无法将振动棒更好的插入其中,影响模板的加固性能。为了将上述问题解决,很多技术人员应用单面支模来取代双面支模。由于斜屋面存在明显坡度,不能承受强烈的混凝土振捣操作,进而导致屋面出现坑洼问题。为此,技术人员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时,尽可能确保混凝土从泵管中流出,保持向下连续流动状态,只有这样,混凝土浇筑工作才能显得更加均匀。
        2.3预应力混凝土施工技术问题
        首先,工作人员可以应用先张法。该技术应用时,主要集中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并在台座上设置临时锚具,强化主体装置的固定作用。等到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借助于预应力筋进行放松操作,让混凝土本身产生强烈的预压应力。一般来说,先张法多出现在中小型构件生产过程中。其次,工作人员也可以选择后张法进行操作。当混凝土浇筑工作结束后,人们可以在构件之中预留好孔道,当构件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展预应力筋张拉操作,随后借助于锚具来完成张拉后预应力筋固定操作,进而将力量全部传递给混凝土,当预应力出现之后,也会和预应力筋形成一个整体。


        2.4桩基施工技术
        现阶段,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中最为常见的技术便是混凝土超流态灌注桩施工,相比直线,该项技术能够展示出更加良好的性能,实际施工步骤如下:第一,利用钻机在施工现场之中开展钻孔施工操作,将钻孔深度保持在最佳状态。第二,开展有效的潮流态混凝土灌注施工操作,按照正常的施工步骤执行。第三,确定好钢筋笼位置,等到各项条件相符之后,将施工范围保持在最佳状态,维护成桩施工操作的顺利执行。
        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践举措
        3.1重视施工安全管理
        科学合理的项目管理能有效提升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一般情况下,进度过快易引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造成安全事故。但施工速度慢,又使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本增加。另外,高效的项目管理工作能提高工程整体质量,工程质量的提高意味着施工的安全性有了更高保障。也就是说,高效率的项目管理可以保证建筑施工的顺利进行。
        3.2加强施工质量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不仅可保证施工内容有条不紊地完成,而且可避免工程后期因抢工期等而忽视质量问题,最终给工程留下质量隐患。开发商为了尽早开盘、加快资金周转而压缩工期,降低对工程的质量要求,给工程留下安全隐患,在后期使用中因质量问题损害消费者利益。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切实做好项目管理工作,保证每个工程都能按计划如期完成,有充足的时间执行工程质量“三级验收”检查,从而提升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率。
        3.3完善施工技术中心建设,控制成本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要在建筑项目建设落实过程中,完善施工技术中心的建设,来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实现建筑工程质量安全建设的目的。在当前推行绿色建筑的社会背景下,建筑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现代施工技术的使用,来降低建筑施工对环境产生的不良影响,提高建筑建设的实效性,提高建设建筑的经济效益。完善施工技术中心建设以提高建筑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为主来进行建设。完善施工技术中心建设,推行新的施工技术展开建筑建设过程中,主要从推行绿色施工技术来进行。
        推行绿色施工技术主要从环境保护施工技术和节能技术两个方面来着手。首先建筑施工现场的废弃物处理和扬尘污染控制是施工建设所需要控制的两大的污染,在进行施工技术控制过程中第一要施工现场环境和作业需求采用局部遮挡掩盖,设立专用容器等方式掩盖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半固体或是固体废弃物进行控制。第二对于固体废物物要进行分类堆放,能够重复使用的重复利用,提高废弃物利用率,对于使用率较低的施工垃圾及时进行收集,堆放和清运。然后在施工技术管理中,因时制宜选择照明最佳方案,使用较为节能的电器进行照明,来有效节约电力资源;或是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工地地形优势收集雨水来进行施工作业,实现节能的目标。
        结语:综上所述,建筑企业需要制定合理的发展目标,维护安全和质量的同步开展,在此过程中,企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口碑形象都会得到完善,为后续发展创造有利条件。除此之外,通过安全教育和技术更新,施工人员工作水平和能力同样会得到提升,在维护深度勘察工作合理性的同时,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创造更多机会。
        参考文献:
        [1]矢海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路径的若干思考[J].智能城市,2018,4(14):124-125.
        [2]聂垚.建筑工程施工中项目管理技术的综合运用[J].安徽建筑,2018,24(04):301+306.
        [3]马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的实践举措之研究[J].门窗,2018(03):107.
        [4]孙黎明.项目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方面的综合运用[J].建材与装饰,2017(50):196.
        [5]吴建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项目管理的实践举措之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77+84.
        [6]刘瑛.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流水施工技术应用分析[J].技术与市场,2017,24(12):268+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