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北京市监测网运行项目中的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四类水样为试材,采用燃烧-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水质总氮含量,并与国标方法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燃烧-化学发光法测定水质总氮,标准曲线相关系数r≥0.999,方法检出限为0.04mg/L。测定标准样品的相对误差为0.38%~2.02%,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44%~1.59%,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4.6%~102.1%。该方法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精密度、准确度基本符合要求,弥补了国标方法的多种欠缺。
关键词:总氮;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燃烧-化学发光法;总有机碳分析仪
1 前言
总氮(TN)是指水质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和,即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无机铵盐、溶解态氮及有机含氮化合物中的氮的总和。在地表水、地下水、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中,氮以硝酸根、亚硝酸根、氨、氮气、有机氮如蛋白质、核酸、尿素等形式存在。TN是反映水质污染程度,衡量水质、水体富营养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大量生活污水、农田排水或含氮止业废水排入水体,使水中有机氮和各种无机氮化物含量增加,生物和微生物类的大量繁殖,消耗水中溶解氧,使水体质量恶化。湖泊、水库中含有超标的氮、磷类物质时,造成浮游植物繁殖旺盛,出现富营养化状态。为了保护水资源,控制水质质量,我国已将水的TN含量列入正式的环境监测项目,制订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作为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
目前测定水中总氮含量,是采用国标方法HJ 636--2012《水质TN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将所有形态的含氮化合物氧化为硝酸盐,在测定硝酸盐氮含量。但其操作步骤较为繁琐,实验条件要求较为严苛。且由于在碱性介质下,消解易产生氨气,使TN的测定结果偏低,消解需要数小时的高温、高压消解步骤,测定费时、耗力,无法快速冷却且有危险性,经常出现因漏气而减压导致无法绘制校准曲线等情况。各种形态的氮分别分析,然后在合并分析结果计算总氮,分析费时且困难。
为了更好更快的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实施方便且可靠的水质总氮检测方法。故本文介绍了燃烧-化学发光法测定水质中总氮的方法研究。
2 实验部分
2.1 原理
TN在含Pt催化剂的TOC燃烧管中,在720℃条件下被转化成NO或NO2:
NO和NO2被臭氧(O3)激发成NO2*,而臭氧是由TNM-1中的臭氧发生器产生的
当NO2*返回到基态时,发射590-2500nm的光,由化学发光检测器(硅光二极管检测器)测定。为了安全,NOx和臭氧分别用NOx吸收器(碱石灰)和臭氧处理单元(含有二氧化锰)除去。
2.2 主要仪器与试剂
总有机碳分析仪:TOC-L CPH(岛津企业管理SHIMADZU中国有限公司)
总氮分析模块:TNM-L(岛津企业管理SHIMADZU中国有限公司)
水中总氮溶液标准物质:1000μg/mL(以N计),扩展不确定度为1000±1%μg/mL,基质为水。产品编号:GBW(E)083307。(北京北方伟业计量技术研究院中国北京)
氧气:高纯氧气(>99.99%,北京环宇京辉京城气体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用水:帕斯蒂卡超纯水制备仪,电阻率>18.25Ω.cm,使用前检测水中待测元素含量,保证低于方法检出限。
2.3 最佳实验条件
电炉:720edg.C;TN反应器:65.0edg.C;除湿器:0.9edg.C;NDIR:65.2edg.C;气压:200KPa;载气流速:150mL/min
2.4 实验步骤
2.4.1 标准曲线溶液配制
根据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总氮含量范围,将水中总氮溶液标准物质用纯水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00mg/L、2.00mg/L、5.00mg/L、10.0mg/L、20.0mg/L、25.0mg/L的标准系列。混匀,临用现配。也可使用仪器自动稀释溶液。
2.4.2 样品测定
采集的水样样品,可直接进行总氮测定。仪器背景监视中,在基线保持0~5mV范围内,在优化的仪器条件下,分别测定标准系列、空白及水样,以质量浓度为横坐标,出峰面积为纵坐标,根据标准曲线计算水样中总氮浓度。
3 结果
3.1 标准曲线绘制与检出限
按照2.4.1配制标准曲线,在2.4.2方法下进行测定,结果见表1。
根据《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168-2010)对方法检出限测定的要求,检出限的一般确定方法,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重复7次空白试验,将各测定结果换算为样品中的浓度或含量,计算7次平行测定的标准偏差,按公式MDL=t(6,0.99)×S计算方法检出限。其中当n=7时,t(6,0.99)=3.143,S为7次空白测定结果的标准偏差。结果见表2。
结果显示,上述方法在水中总氮浓度在2.00-25.0 mg/L(以氮计)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不低于0.999,方法检出限为0.04 mg/L。
3.2 准确度与精密度
3.2.1 准确度
采用水质总氮有证标准物质/标准样品,进行准确度实验。参考《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中,方法准确度的确定方法,分别测定三种不同已知浓度的标准样品6次,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及相对误差,进而计算方法准确度。结果见表3。
结果显示,测定水样的相对误差均在0.4%~2.0%范围内,可以说明上述方法的准确度良好。
表3 方法准确度实验结果
.png)
3.2.2 精密度及加标回收实验
分别取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四种水进行实际样品测试,其中采样标本地下水为平谷区某村自备井、地表水为通州区某电镀厂、生活污水为大兴区某垃圾场、工业废水为怀柔区某开发区。参考《环境监测 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中,方法精密度的确定方法,平行测定6次,并分别计算其平均值、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进而计算方法精密度。结果见表4。
结果显示,测定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在0.4%~1.6%范围内,可以说明上述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表4 方法精密度实验结果
.png)
对以上样品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四种水进行加标实验。取以上样品,分别加标,理论加标量分别为0.80mg/L、0.40mg/L、4.00mg/L、8.00 mg/L。
参考《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HJ 168-2010)中,加标回收率的确定方法,按照样品分析的全部步骤,每个样品平行测定6次,分别计算每个样品的加标回收率。结果见表5。
表5 样品加标回收率实验结果
.png)
4 讨论
本实验采用燃烧-化学发光法测定水质中总氮含量,线性良好,相关系数符合要求,检出限低,确保了测定数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安全性高,简化了实验步骤,提高了工作效率。样品采集后可不经过前处理直接进行分析,避免了样品在前处理过程中可能造成的污染或元素损失,适用于地下水、地表水、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中总氮的测定。且分析过程中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既节约开支又避免了环境污染,符合现代环保分析理念。
近年来,为了保护水资源,控制水质质量,我国已将水的总氮含量列入正式的环境监测项目,制订了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作为水质评价的重要指标。水质总氮的监测是控制水污染物排放总量,防治水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5 结语
我国至今尚未将燃烧-化学发光法测定水质中总氮纳入国家标准方法,但有欧盟标准EN 12260:2003作为理论支撑,故建议将此方法作为检测方法的补充。本文为制定国家标准分析方法提供了依据,同时可作为我国水质总氮的分析方法的技术储备。
参考文献:
[1]冯烨,王逸璇,屈晓芳,杨霞,冉照宽. TOC/TN分析仪测定水质中总氮的方法研究及应用[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5,25(3):40-42.
[2]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编委会.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3]佳雨,姜哗.水中总氮测定相关问题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0):13.
[4]赵莉,郭晶晶,杨虹.TOC/T N分析仪法测定水质总氮的不确定度评定.绿色科技,2013.
[5]环境保护部.HJ636-2012水质总氮的测定碱性过硫酸钾消解紫外分光光度法[S].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