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冲孔灌注桩施工要点探讨刘学瑞

发表时间:2020/7/3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0年6期   作者:刘学瑞
[导读] 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

         摘要:冲孔灌注桩时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手段,冲孔灌注桩技术具有施工简单、穿透能力强、经济效益高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建筑工程中有着广泛的使用。然而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桩基质量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质量进行合理而有效的控制。本文就针对建筑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冲孔灌注桩
         引言
         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加在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很多高层建筑在完工后的几年时间里都出现了墙面裂缝、脱落甚至是倒塌事故,严重危害了我国居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冲孔灌注桩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不断应用,为满足施工中的技术需要,提高高层建筑的施工质量,对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方案。
         一、冲孔灌注桩技术的主要内容
         高层建筑所用工艺不断发展进步,目前冲孔灌注桩是常用技术之一,基所利用的基本原理是以卷场机将冲锤吊至一定高度,保障冲锤可以悬空进行自由落体运动,在冲锤自由落体运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势能,利用势能击碎坚硬的岩石,让其形成孔,土层产生出来的渣石以及被冲锤击碎的岩石会被挤进孔壁,漂浮在泥浆的表面,然后再排出来,也可能会通过捣渣筒排出,该次冲击完成之后,钢丝绳专项装置对冲锥产生作用力,带动冲锥运动出现一定运动角度,此时就会在桩孔中形成有一定尺寸的圆形断面。冲孔灌注桩技术就是利用冲击力击碎岩石或土层,耗能小,碎块的体积小,达到的效果良好,所需辅助设备少,操作简单,机械性能稳定。
         二、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要点
         开展冲孔灌注桩施工作业,基本流程为:平整场地;测量放线;埋置护筒;定位桩机;冲孔;测定孔位;清孔;制作钢筋笼;吊放钢筋笼;安装混凝土导管;二次清孔、测定沉缝;安放隔水塞;灌注混凝土;成桩。现对各环节施工作具体论述:
         2.1施工准备
         开展冲孔灌注桩施工作业前,要做好技术准备和现场准备工作。技术准备:收集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图纸会审;编制施工方案,做好报审。技术交底、安全交底、文明施工交底。现场准备:平整场地。做好设备检查。挖泥浆地。
         2.2制作钢筋笼
         按照施工设计要求,制作钢筋笼,保证钢筋笼和灌注桩相对应。桩基钢筋笼具体包括钢筋、箍筋等。在制作时要按照设计要求,做好钢筋直径的把控。同时要做好钢筋间距和保护层等关键工序符合国家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保证能够达到设计要求。
         2.3测量放线
         依据施工图纸要求,预算桩基中心坐标。完成现场布置后,放出相应的桩。现场人员需要做好桩保护工作,尤其是桩基定位点。因为实现钻机灵活调整,需要安置护筒,在安置时,会影响点位,所以要做好保护。在钻进作业时,要定期做好孔位检查工作,尤其是护桩检查。
         2.4埋设护筒
         对于护筒材料的选择,要选择每节长度在2-3m的钢材质护筒。按照桩径大小,来选择护筒直径。通常情况下,选择内径比钻孔直径大20cm左右的护筒。护筒埋设的质量,直接影响着钻孔作业的质量。若钻孔较深,处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孔壁土,受到静水压力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坍塌或者流砂。设置护筒,能够有效的隔离地表水,发挥着保护护口面的作用,因此需要做好护筒埋设质量把控。


         2.5冲孔
         完成护筒埋设作业后,就位桩机,将冲击锤的中心,对准护筒的中心,将偏差控制在±20mm范围内。初期,要低垂密击,将锤高度控制在0.4-0.6范围内,及时添加片石、粘土泥浆护壁,使得孔壁得以密实。当孔深达到护筒下3m-4m后,再加快锤击的速度,提高锤高度,保持在2-3.5m范围内,进入正常冲击状态。在冲孔时要及时排出孔内残渣,完成1-2m的冲击后,便进行1次排渣,定时补浆。同时要做好垂直度的检查,若发现斜孔或者塌孔等情况,要停止作业。在粘土中,开展钻进作业时,使用原土造浆。对于厚度较厚的砂层,开展钻进作业,可使用膨润土,制备泥浆,或者使用粘土造浆。若需要可加入分散剂,比如碳酸钠,掺量要控制为加水量的0.5%左右。当冲击到岩面时,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大冲程,做好清渣处理。每钻进1-2m时,开展1次取样作业,保存岩样,为终孔检验提供资料。
         2.6成孔
         成孔施工作业中,冲孔灌注桩采取正循环方式,冲锤进成孔,使用原土制作泥浆护壁,循环2次清孔工艺。在施工时,做好以下要点的把控:(1)隔孔施工。就位钻机前,要做好护筒位置检查,明确其位置、高度、垂直度等指标情况,看是否能够达到设计要求,保证桩位设置的准确性。成孔作业采取隔孔跳跃成梅花式方法进行,做好安全距离的把控,减少对邻桩的影响。(2)保证桩身垂直度。(3)做好冲进速度以及泥浆指标的控制。一般情况下,冲孔进尺每台班要控制在1-1.5m范围内,护壁泥浆的相对密度要控制在1.2-1.3m范围内。在清孔时,做好泥浆密度检查工作,使其相对密度处于1.1-.12范围内。(4)做好成孔检查。对于孔径、孔深等指标,做好复验,以二次清孔后的测量数据为准。
         三、冲孔过程中产生的异常情况和防治措施
         3.1产生斜孔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会造成斜孔的主要原因,首先是桩机在对准后水平没有调平,其次就是持力层的岩面倾斜度太大可能会造成锤头的滑动,产生了斜孔。针对这些情况,首先就是在桩机对位后,要立即调整水平位置,确保能够把前后的高度差控制在3cm内,然后在面对持力层倾斜的问题,可以将块石进行回填,以此避免地层的软硬程度不同的问题。同时在持力层要使用低锤轻击的方式,采用这样的办法减少或者避免斜孔的产生。
         3.2产生堵管的原因以及处理办法
         会发生导管堵塞的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因为混凝土在灌注的过程中没有能够十分顺利的下落,不能达到足够的塌落度,这样会使得拌制的不均匀。继而是因为在拌制混凝土的时候,使用了直径过大的粗骨料颗粒。处理这样的现象,必须要把拌制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到为18~22cm,这样可以将运输上料的时间缩短,防止出现拌制的不均匀;同时确保粗骨料的颗粒直径能够控制在2cm。
         3.3产生断桩的原因以及处理办法
         断桩现象会发生,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提出导管的速度过快,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因为拆除导管时计算发生错误,这些都会导致从混凝土面将管拔出的结果。在工程过程中,必须能够保证提出管的连续性,提管应该保证能够控制在1m/次左右,同时要利用测绳来拆管,用边测边拆,以可以将管埋在2m以上的深度。
         四、结束语
         根据以上的描述,可以很轻松的发现,建筑行业已经是社会发展当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了,在建筑行业的长时间稳定的发展当中,技术日臻成熟。在目前的高层建筑建设项目中,基础施工对于冲孔灌注桩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而且该项技术优点很多,本文对高层建筑冲孔灌注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单深刻的分析,但是,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还有确定好管理人员与方案的设定,这样才会使施工质量有所提高,才会为建筑行业创造良好的效益,才会更加有利于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锦江.建筑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46):16-17.
[2]许婷.建筑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J].门窗,2016(07):130.
[3]陈永进.建筑工程中冲孔灌注桩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探讨[J].江西建材,2016(02):67.
[4]毛德忠.建筑工程中冲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J].四川建材,2015,41(06):207-2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