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管窥

发表时间:2020/7/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7期   作者:牟斐
[导读]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帮助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管理工作精准性上的作用显著,因此强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
        恩施州规划信息咨询中心  445000
        摘要:现代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帮助提升管理效率以及管理工作精准性上的作用显著,因此强化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的应用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尝试分析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方法,以期全面落实管理工作目标。
        关键词:信息技术;建筑工程;管理工作
        引言: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速度快,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中均有应用,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很多便捷。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激烈发展,建筑企业更加关注工程管理,引入信息技术旨在提升管理能力,优化管理实践效果,进一步起到降低成本、节约资源和提升利润的目的。但是明显很多企业在工程管理上缺乏对信息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意识,应用能力上也存在短板,需要逐步深入研究,以落实工程管理目标。
        1.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1信息技术建设薄弱,管理水平较低
        在建筑工程当中,信息技术的建设的力度比较薄弱,并没有较高的管理水平,其中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层面:①对于计算机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工程建设当中,对于该项技术的应用重要为单机的操作,并没有共享信息资源和自动传递信息;②在建筑行业当中,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范围还比较窄,没有完全实现网上订购材料、项目管理以及交换信息等应用;③施工管理依然需要管理人员的经验和能力对问题进行处理,施工的管理方式非常粗放,方式和手段也比较滞后,没有将信息技术的价值全面利用。
        1.2信息化软件的开发不能满足管理的要求
        目前,信息技术在工程当中的应用,已经非常普及,但对于软件开发的力度却明显不足,有些软件并不符合施工项目的实际需求,不能为管理提供良好的服务保障。同时,施工企业当中的管理对于软件的操作程度并不熟练,缺乏专业知识支持,导致信息技术不能有效的与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相结合。
        2.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2.1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规模大、工艺复杂,因此管理工作程序多、需求大,进度管理作为重要的管理目标,信息技术在该管理环节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制定科学的施工计划,主要对进度管理的总系统、子系统以及分解项目等形式制定详细的进度计划,结合项目工程的分解形式,对人力资源、材料和相关的设备合理进行配置,并将最终的分配结果在系统当中进行录入,以便应用系统针对施工作业的不同环节实施细致划分,确定施工进度规划。发现进度规划中不合理的地方,计算机系统会给出提示,帮助针对性和预见性的解决问题;②应用信息技术建立科学的管理平台,动态化监管,落实全过程控制目标。
        2.2BIM技术在进度管理当中的应用
        (1)施工现场管理:在工程管理当中,对于BIM技术的应用,切实实现了对模拟软件以及激光测绘技术的使用,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对施工现场的监控[1]。
        (2)实现对三维管线的综合施工。

在对碰撞进行检验的完成时构建的三维MEP模型,可直接设计出施工图,利用维度的变化,对施工进行对照,避免对设计图纸的变更。
        (3)加工数字化构件:在BIM技术当中,将以往保存在CAD图纸上的信息进行了整合,使其能够在BIM的三维模型中展示出来,其相关数据信息能够对生产构件产生直接的影响。在物质采购方面、运输方面以及储存方面皆实现了动态跟踪,消除项目建设各个阶段中建筑构件存在的信息误差,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在对项目进度进行考核的过程中,既可以像传统的方式一样对报表进行分析,也可以对文字进行详细说明,并应用三维模型的对工程进行可视化的管控。在项目正式施工之前,对于制定的每个施工计划方案都能构建相应的模型,利用对其及进行详细的比较和分析,选出最佳的方案,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2.3碰撞检查
        相关的专家学者认为,构建的三维模型能够提供相应的碰撞检查功能。其中,可以进行碰撞检查的类型一共有三种:①硬碰类、为两个对象进行的相交;②间隙碰撞,为两个对象之间存在的距离不能大于规定的距离,将其当作相交,择选出碰撞的类型并对硬碰撞进行检测;③副本碰撞为两个对象位置和相应的类型要完全相同、才能进行相交。其进行碰撞的详细经过在NWF当中对三维模型进行整合,之后应用查找对象和选择树的形式,对选择集进行创建,在完成创建之后,便可利用检查条件,实施相应的碰撞检查并产生结果,输出需要的测试报告[2]。最后,建筑工程师等可结合报告修改原来的设计文件,在完成修改之后重新进行碰撞检查,直到符合标准[3]。
        2.43D交付管理
        应用3D交付管理的内容包括:(1)汇总当前项目工程交付之前的情况;(2)结合项目工程的具体资料以及施加勘察的结果,整理交付之前的各项问题,并对其进行整改;(3)在交付的过程中,可对建筑的结构、设备以及电子资料等进行整体移交,使工程项目移交更加顺利。
        2.5 应用信息技术管理材料、设备
        信息技术应用下,可以实现对施工材料应用规划的编制,包括采购环节和质检要求等等,方便实现成本控制,同时结合项目进度管理需求,科学配置设备和材料,避免造成资源浪费;包括设备运行状态监测,辅助开展设备维护工作,避免造成安全事故以及设备过度磨损等问题,影响施工作业质量;信息技术还可以支撑数据收集,为工程核算环节提供良好的资料支持。
        结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信息技术有很大应用空间,当然结合目前建筑工程管理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情况来说,还有进一步的开发余地,以保证信息技术的优势得到全面体现。基于建筑工程特点,建设过程中需要针对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和动态监管,这增加了管理工作难度,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应用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支持,但是我们在认识到信息技术应用优势的同时,也要关注应用缺陷,为建筑工程管理工作实效性提升提供助力。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实践中的应用路径,旨在促进建筑行业发展环境的逐步优化。
        参考文献:
        [1]于海荣.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06):222-223.
        [2]吕文莉.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3(32):191.
        [3]于刚.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3,21(10):140-14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