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柳州市鱼峰区消防救援大队专业技术一级指挥员 545000
摘要:高层建筑人员疏散困难,一旦发生火情不仅蔓延速度较快且火情处置难度也相对较大。本文将主要从高层建筑的火灾特点、火场灭火剂的供给、登高与救人方法及火势控制等方面,分析高层建筑火灾扑救的关键技术,包括提高灭火装备配备标准、制定完善的事故社会联动紧急预案,以期为提升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实战能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关键技术
前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水平的快速提升,高层建筑作为解决城市建设用地矛盾的重要方式,成为当前城市建设的主流,不仅越来越高,体量也越来越大。高层建筑人员密集,受建筑特征影响,高层建筑起火的危险性、复杂性也更高,极容易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高层建筑的火灾扑救已然成为世界公认的消防难题,加强对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关键技术的应用研究对于减少悲剧发生、维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层建筑消防扑救难点
1、人员疏散困难
当发生火灾时,及时的人员疏散是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环节。高层建筑容纳人数多但消防楼梯的设置却相对有限,当火灾发生时,非消防用电均会被切断,电梯将不能作为安全疏散通道使用。在浓烟和高温的围困下,大量人员在短时间内通过消防楼梯疏散撤离难度较大,并且在疏散过程中容易发生人员踩踏、摔伤等事故。在我国北方地区,出于节能环保的考虑,高层建筑通常会利用聚氨酯材料和笨板材料对建筑外墙进行防寒保温处理,但这些材料都属于可燃物,一旦被点燃,火灾的蔓延速度会变得更加迅速,容易在烟囱效应下形成立体火灾,起火产生的浓烟中含有大量有毒气体,人员来不及撤离就会中毒死亡,使撤离局面变得更加复杂,从而增加了扑救难度。
2、灭火剂供给难
灭火剂的供给难度随着高层建筑楼层的增高而变得更大,高层建筑消防扑救需要控制火灾的蔓延、疏散烟热,对于用水量的需求相当大。当前我国大多数消防车配备的是中低压消防泵,供水高度最高为100m,对于高层建筑火灾的扑救明显是不够的,即使是高压消防泵,也会因水带的耐压程度限制而引发水带崩裂、接口脱口等问题,缺乏向高层外部供水灭火的有效手段。在供水高度过高的情况下,水带线路的铺设和水带的固定难度也会变得更加困难,消防扑救需要争分夺秒,铺设水带耗费的时间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火灾扑救的效率。目前,消防部队50m以上的登高车配比较低,对于应对超高层建筑火灾的登高车就更少,这不仅限制了对高楼层被困人员的营救,也对利用水枪或水炮外攻射流的效果产生制约。
3、扑救过程中危险因素多
想要控制高层建筑火势的蔓延,阻截着火层及以上楼层火势的垂直和水平蔓延是重中之重,然而高层建筑竖井管道较多,建筑内的各种竖井、管道和孔洞,为烟气的蔓延提供了更多途径,消防人员往往是在能见度很低的条件下摸索救援,容易发生人员跌落事故对消防人员造成伤害,在高温火场中,消防员的动作也会受到限制,对于火势蔓延的判断也受到阻碍,从内部进攻的难度较大。当前很多现代高层建筑中使用了集中式空调系统,气密性相对更为封闭,当火灾发生时,燃烧产生的大量热量不能及时发散,由于氧气不足,会产生大量的不完全燃烧产物,当这些产物与空气混合到一定浓度,遇上火源将发生爆燃或轰然现象,给火灾扑救和人员逃生带来了更大危险。
4、消防人员体力消耗大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消防人员需要反复登高救人,对于体力的消耗相当大,尤其面对不能自主撤离的人员,至少需要四名消防员才能及时救援,楼层越高,消防员的体力消耗越大,营救工作也会变得越困难。高层建筑内攻灭火时,消防人员在佩戴战斗装备、呼吸器的同时还需要携带水枪、水带,且着火楼层越高,需要携带的器材设备也会越多,往返铺设水带就已经消耗了大部分体力,在体力消耗殆尽的情况下,救援工作势必受到制约。
二、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关键技术应用分析
1、提高消防扑救装备的配备水平
高层建筑消防扑救的装备体系,应当结合不同地区的高层建筑结构、火灾特点以及当地经济水平进行配备,坚持“立足实战、系统配套、因地制宜、强化配备、着眼发展”的原则优先配备,对于高层建筑较多的地区,具备超高举高能量的云梯车、高喷车、高低压供水车、压缩空气泡沫车等特种车辆在实战中具有重要作用。此外,直升机因其垂直起降、空中悬停和低空低速飞行的性能,在高层建筑的重大灾害事故救援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引入直升机航空消防也将是大势所趋,相关部门需要正确定位和引导,实事求是,综合各方面因素寻求一条安全可行的空中灭火与应急救援途径。
2、制定完善的事故社会联动紧急预案
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消防应急救援部门、市政、医疗等部门都应迅速到场,交通部门及时实施交通管制,确保消防车到达火灾现场的通道畅通。在初战力量调集时期,扑救重点应当防止火势的蔓延,通过科学的调派水管消防车控制火情;在增援力量调集时,则通过高喷消防车从高层建筑外部打压火势,利用举高消防车的水泡进行协助防御,利用其高度优势进行竖向救援。与此同时,调派供水、破拆等力量来保障灭火排烟工作的开展,实时为消防扑救提供风向、温度等相关信息。灭火力量的调集,不仅需要主战消防车能够满足扑救需要,其他联动力量的调集也应当科学及时的跟上,只有这样,才能有秩序有效率的控制现场状况,将损失控制到最低。
3、灵活运用灭火战术技术
疏散营救被困人员、解决灭火进攻和高层供水问题,是高层建筑消防扑救的重点内容。对于高层被困人员,应当派专门的营救小组进行救援,采用广播引导、人员疏导等方式避免人员堵塞,可首先将人员疏散到达起火层以下后再分散向地面。面对高层建筑的不同楼层发生火情,采用的灭火战术也应当相应作出调整。当低楼层着火时,救援与灭火可以同时进行,上层进攻加强力内攻的方式能够有效控制火情;当中楼层着火时,秉承救人第一,扑救兼顾的原则防控上层、内部强攻、外部突破;当高楼层着火时,则首先以灭火为主,兼顾救人,采用上下合击、内外夹攻的灭火手段。高层建筑消防扑救的供水方式有固定消防设施供水、移动装备与固定设施结合供水、移动消防装备供水,当高层建筑室内的供给水量无法满足灭火需要时,消防人员应优先使用低层消火栓向室内供水,确保流量供给;必要时,还可垂直铺设大口径水带,利用大功率中压泵消防车,采用单车双干线并联供水方式和双车双干线串联供水,更好的提高火场供水战斗车的出水压力。
4、内攻搜救技术方法应用
在火场中搜寻被困人员的方法主要有听、摸、呼喊、仪器探测、搜救犬搜索等,但在火场深部,搜救被困人员必须依据一定的策略方法,通常采用定向搜寻的方法,每三名消防员组成一个搜救小组,由指挥员负责记住搜救小组进入和与之相关的出口,确保不会在浓烟环境中迷失方向,随时为搜救小组的安全撤离提供通道。同时,观察火灾条件的改变情况,在全力搜索幸存者的同时做好消防队员的自我保护。
结语:
总而言之,高层建筑消防扑救是一项巨大而繁琐的工作。为了减少火灾损失,高层建筑消防扑救需灵活运用“先控制后消灭”的扑救战术进行力量部署,秉承救人第一、科学施救的原则,将控火和灭火技术有效结合,通过制定完善的救援方案提高作战效率。
参考文献:
[1]陶其刚,王谋刚,汤卫华.高层建筑火灾火场供水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0,29(1):70-73.
[2]成武家,李建华.高层商住楼火灾扑救对策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6,35(10):1464-1466.
[3]刘洪强,魏捍东.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面临的困难及对策[J].武警学院学报,2015,31(8):26-29.
[4]安春晖.高层建筑火灾扑救难点分析与对策研究[J].城市与减灾。2017,(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