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 王慧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王慧
[导读] 摘要:伴随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电力工厂的化学技术以及管理工作也逐渐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
        (国家能源集团 国神集团店塔电厂  陕西省榆林市  719300)
        摘要:伴随我国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电力工厂的化学技术以及管理工作也逐渐得到一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目前电力工厂的化学技术监管工作己经从传统的国家管理方式逐渐转变为分级化以及专业化的管理方式。但是由于电力工厂的监管工作还未被电力企业得以充分认识和应用,工作人员的管理工作也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以及技术应用过程中的污染问题,都将为化学技术监管工作的开展带来阻碍。因此,需要加大电力工厂化学监管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本文对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的研究及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研究应用
        一、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
        1、从标准看
        电厂化学监督首先需要确定其监督的范围或者主要对象,从目前来看,集中于水汽、油务、燃料、绝缘介质、化学监督管理等五大方面。信息化,也可以理解为根据以热电联产为基础的热电厂的运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如热负荷特性、供热机组形式、连接电网的特性等,做出对应的标准指标,从而使其可以精准化、有效化、科学化。
        2、从数据管理方面看
        数据是监督过程中需要进行处理的具体信息,信息化,需要对其中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并对其做出分析,通过对其进行纵横双向的比较,从而对新型设备加以测算,对其运行参数、健康状况等加以管理,真正实现数据的信息化管理,提高其操作的简单性。
        3、从专业业务管理方面看
        统一化管理,也就是说,从设备的购进、运行、维护保养以及更换等都需要标配,如此,才能使其数据固定化,从而通过数据的信息化设置来达到对其运行的整体状况的掌握及时实做出准确判断。
        二、化学监督信息化的系统组成
        由于热电厂的供热方式有集中式与分散式,比如对于知活用电,对于用户采用分散式供热,由于该方式的限制性因素,需要进行小规模的或者采用小锅炉,其参数较低,热效率也不高,通常只有50%左右的热效率;所以,应该对其分散式加以控制,建立分散控制系统。而对于大规模的供热,则需要进行集中管理,还需要具体的分散式控制系统。也就是建立起较为有效的监控信息系统。
        1、分散控制系统
        所谓的分散控制系统,简称为DCS,主要是利用多台计算机,对生产过程中多个回路加以控制,虽然是分散控制,但是可以形成集中掌握数据、管理、控制的自动系统。在实际的电厂化学监督方面,具体工作要求其按照化学工艺的特征进行处理,所以,会将控制系统进行子系统的控制划分,比如上面所说的各大系统即是由此而来,便于管理,便于监督,也方便控制。
        2、监控信息系统
        当分散控制系统建立起来之后,电厂的每个环节或者每个工艺系统都会受到控制管理,从而形成易于进行方法运作的评估体系,其中的智能化水平自然会突显出来,通过信息化的处理,自动化的设备更新等。需要建立起一个较好的能够解决这一困难的监控信息系统,简称为SIS,如此,化学监督管理人员通过利用这个SIS就可以对DCS中的各项数据加以采集,通过分析做出判断,看其是否在主机与辅机间可能发生故障等中,应该注意信息化的处理,主要还是需要相对应的系统软件来加以分析,可以分清楚故障的来源、原因,从而通过其输出的结果,对故障问题找出下一步的解决方法,不但实现了监督,还可以使整个的化学监督管理工作更为优质化。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可能造成的错误。
        3、管理信息系统
        在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不但需要搭建起平台,使各子系统得到具备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还需要人工加以管理,然而统一的信息化控制系统中,依然需要从体系化的完善角度去衡量,所以不能忽略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该次研究认为,MIS系统最为有利的达到了各项要求。

从整体上的效果来看,它更具备战略优势,所以企业在选用该系统后,自然可以相应的提高收益,达到提高效率的目标,与此同时,根据数据化的完善,完全可以利用数据库为企业的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从而形成基层操作、中层控制、高层决策的金字塔式的坚固团体。把该系统运用于化学监督信息化管理之中,主要是利用其优势对各项数据加以整合、分析,从而为企业的科学化生产提供依据,对决策提供信息,以此,使生产管理的流程合理化,也可以达到以人为本,以计算机为辅助的模式,以此优化电厂里的各项资源,并提高其经济收益。
        三、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系统的应用构建
        1、从理论上看设计
        首先,明确规定统一的化学监督标准;其次,各个层面进行信息化,各个击破;第三,利用其他学科理论知识,对其加以合理应用;第四,保存已有信息与经验、技术,不断去完善化学监督信息化理论及实践工作。
        2、从目标上看设计
        建立该系统,首先应该明确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其次,在具体的构建中,先应该对其系统实现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及目标加以分析,一是建立集中式服务器,实现数据共享,二是完成标准化体系建设,并实现标配,三是优化数据,减少报表、汇总工作,四是实现信息共享,提升智能化水平,五是完善管理、优化流程。
        3、从功能上看设计
        电厂化学监督管理系统包括:电厂主机设备、化学设备。功能体现在监督数据(水汽、油品、氢气质量监测)、监督管理(指标、报表实验报告原理、化学监督网等)、监督标准(水汽、燃料等)、系统配置(模块及角色管理、初始化、流程、数据权限等)、在线帮助(系统帮助)、基础维护(代码、单位、人员维护等)。特点集中体现在数据统一、信息精准、易于管理等方面。
        4、从评价上看设计
        该信息系统的构建,其基础在于设备信息,主要通过规范标准、搭建流程平台、进行专业化信息处理。特征突出,使全部监督数据集中入库,统一管理,生成速度快、便于查询,易于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从另一个方面看,它采用三级管理模式,利用公司高层、厂区研究中层、以及基层操作人员的共同作用,形成了各部门专门化,多部门统一化的管理模式,还可以通过电子签名技术,完成审批工作,减少了时间浪费,确保了职责所在。
        四、电厂化学监督信息化系统的注意事项
        首先,电厂化学监督技术方面,范围广、内容杂,在建立信息化前,需要有一个周详的计划设定,与实际的调研并对其中的内容、需求等加以细致分析,把地基建立在事实之上。其次,在设计方案、整体格局设定、战略发展目标方面,应该统一起来,按照当地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工作的安排,不能盲目跟风或者照搬其他典型案例,既要看到普遍性或共性,也应该注意到特殊性与该企业的个性所在,统筹安排。第三,现代化的监督体系,现代化的数据库,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方式,还是需要现代化的管理思维来进行管理,因此,应该转变理念,从传统的管理模式中跳出来,争取与时代对接,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从而达到技术与管理的完美结合,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第四,尽可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进行实验,然后再安排,仔细设计,认真安排,在试运行中进行反复分析,才能使其得到真正的实现。但是,在技术监督系统的建设方面,还应该有后续的跟进,因为智能化讲求一体化、全面化、系统化,仅仅只是完成化学监督信息化还远远不够。
        结束语
        总之,为了实现热电厂的安全生产,就需要对化学监督信息化提出进一步的高标准严要求,克服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虽然整体上看,还无法实现全国范围内的联网,但是对于企业自身而言,完全可以依照自身发展的具体情况,建立起一整套的标准、规范指标,使自身企业中更好的进行网络信息输送,使整个化学监督信息化系统搭建起来,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与商业价值。
        参考文献:
        [1]陈垒,周庆捷,黄圣祥,等.电厂化学技术监督信息化研究[J].自动化仪表,2011,32(10):29-31.
        [2]黄国锋.热电厂在线化学监督现代信息化研究及安全保障中的作用[J].中国化工贸易,2013,5(8):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