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电力设备》2020年第4期   作者:支晓君
[导读] 摘要:校园是落实教育的前沿阵地,其职责便是为社会、国家持续输送综合型人才。
        (上海仪电鑫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校园是落实教育的前沿阵地,其职责便是为社会、国家持续输送综合型人才。因此,校园安全问题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这便体现出安防系统的重要性。本文将通过对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同时阐述此类系统的设计原则,列举此系统的设计以及系统应用,以期为提升各大学校的安全性提供可靠参考。
        关键词: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电子巡更;视频监控;联网报警
        引言: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过程中,安防系统向着智能化管理、数字化视频监控以及网络化入侵报警的趋势发展。对校园网络资源加以全面利用,使之与区、市的安全中心相连接,不仅可以使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下降,更能使安防负责人员在第一时间有效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1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相关技术的分析
        1.1整合资源
        对校园整体信息加以共享和整合,重点整合教学、监控、消防、交通、一卡通以及门禁和报警等关键信息数据,并且对大数据技术以及物联网进行全面运用,同时在校园利用专网建设统一数据管理中心,借助互联网安全措施使安保、后勤以及教学等部门的数据资料共享、分析和对比得以实现[1]。
        1.2做好顶层设计
        展开设计的时候,应当站在全局角度来统筹规划校园建设过程中的各要素、各方面以及各层次,从而对有效的信息资源进行集中,以便优化安防结构,协调系统各项功能,实现有效资源的全面整合。
        1.3合理运用先进技术
        对于各大校园来说,对物联网技术加以应用,能够使校园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而关键便是“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同时借助智能化系统运行原理,经由物联网技术对校园运行情况加以掌握。物联网技术的合理应用,能够掌控、优化系统整体,另外还可以使物理空间和信息虚拟空间同步工作得以实现,。此外,经由收集大量数据信息以及分析储存,能对系统间联系展开深层次挖掘,以便在第一时间探寻出系统工作规律,进而将相应合理、科学的技术支持。
        2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设计原则
        2.1维护与升级的原则
        设计人员应在确保对系统后期维护、升级予以充足思考的基础上,对智慧校园安防系统涉及到的监控产品展开科学选择。同时,在设计自动化硬件系统过程中主要采用可使系统升级与维护工作更加便捷地展开。对于实施系统来说,及时升级系统软件极为重要,其对自动化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的整体实现会产生直接影响。
        2.2稳定安全性原则
        设计人员必须确保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当中的前端设备以及系统配置等,得以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2.3先进性原则
        此原则主要集中于网络化与智能化这两大层面,而智慧校园安防系统中应当充分借助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来充分运用各项设备与产品。为了实现智能化需求,就应利用好一些智能特点较为突出的设备与产品,并且确保这些设备与产品有着极佳的自动报警、故障自检以及通讯等功能,进而实现智慧校园网络、动态监管[2]。
        3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的设计和系统应用
        3.1总体方案设计思路
        所谓校园安防系统,即将人居环境的安防体系作为前提,综合了校园环境功能复杂、有较多建筑物以及人员相对密集等特征,对信息技术加以有效应用,针对校园关键部位所安设的安防监控系统。此系统主要采用了出入口控制、报警以及视频监控等技术,并且与实体防护、人员巡逻、查验以及值守等加以结合,从而提供科学合理且全面的安防设计方案。融合技防、人防与物防,并且和当地公安系统进行联动,最终使校园安全得到充分保障。
        结合上述需要,智慧校园安防系统当中应当包含的系统为: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周界报警系统、联网报警系统以及电子巡更系统等。
        3.2视频监控系统
        此系统最为关键的一部分便是高清网络前端摄像机,其能够按照外部环境的变化自行进行调节,从而使各场景实际需要得以被充分满足。需要重点设置的区域包括:
        (1)校园门口:设置于门口的高清摄像机,需要将进出校园的人员相貌以及车辆牌照等清晰拍摄出来,并且以红外枪式摄像机对门口的场景进行24h监控,以高速球巡视门口周边状况。


        (2)校园周边:传统校园安防系统重点防护校园的内部环境,很少会将防护重点放在校园的周边,而此区域往往成为传统校园安防系统最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在监控点设置过程中,还应结合监控面积大、围墙部位夜晚光线较差等情况,所以若想使监控工作得以更顺利地展开,应该将红外摄像机与快速球机相结合,实现24h不简单的全方位监控。
        (3)校园主干道:设置与此的摄像机需要将往来车辆拍照以及过往行人相貌等清晰拍摄出来,因此可以选择像素较高的高清红外高速球对主干道进行监控,其内部需要增设红外补光构件,以便对弱光处进行监控。此外,应确保所选择高速球能够自动跟踪往来车辆以及行人等。
        (4)运动场所:包含篮球场、田径场以及足球场等场所属于校园当中学生较为活跃的部位,这些场所面积较大,所以应该选用红外枪式摄像机动态监控进出人员,从而确保校园内师生安全,另外还应安装高清红外球机24h连续监控观众席以及主席台等区域。
        (5)停车场:因为停车场当中灯光相对较差,所以若想确保监控效果,使其能够将停车场当中阴暗区域清晰地显示出来,应该将高清红外摄像机设置于此。
        3.3入侵报警系统
        该系统中主要包含了输入模块、前端探测系统、控制设备以及报警主机,其在智慧校园安防系统中占据了及重要的地位,通常是由校园综合安防监管系统进行管理。
        (1)传输系统:该系统属于将模块信号输入到报警以及供电电路的一类传输电路,各类探测器经由报警输入模块被接入到系统当中,而报警箱与报警主机则会以网络形式被接到校园网当中。
        (2)前端探测系统:此系统通常会被重点设置于校园周边、办公区以及机房等重点区域,这主要是由于以上区域除了需要监控装置以及高清摄像头进行监控,同时也需将警报系统设置于此,以便实现实时传输警报,如此便可在外部出现入侵的状况时,可以在第一时间激活入侵警报系统,此时前端探测系统便会对监控传输的拍摄图片进行分析,进而快速判断校园是否存在入侵的行为。设计人员应该结合不同校园环境筛选相应探测设备。通常情况下,需要探测设备性价比较为良好,由脚底误报率以及含有全方位报警探头等。
        (3)控制系统:该系统的关键任务便是联动操作警报以及处理警报等,其会被接入到智慧校园安防系统管理平台当中,从而使报警配置、联动与管理得以实现。
        (4)一键报警:将该报警装置设置到教学楼内、门卫处、公寓以及操场等区域,同时相应报警装置需要通过4G/5G或者校园光纤网等形式连接校园安防调度中心管理系统[3]。
        3.4周界报警系统
        此系统主要包含的功能为检测区域入侵、跨线以及目标离开区域等。结合实践运用可知,将此系统设置在校园主干道以及出入口,以分时间段方式对入侵告警进行检测,同时将实时告警图片保存在相应服务器当中,进而可以使工作人员上班后对各种异常进行查看。联合门禁系统与区域入侵系统,能够对学生逃课、逃寝等行为进行有效控制,特别是对于宿舍管理而言,将寝室关门的时间与入侵的时间结合到一起,方便管理人员通过终端对各宿舍门口状况加以了解,无需时刻守候在门口。由此可见,传统的周界报警系统在校园中往往并不好用,所以将入侵检测应用其中之后,可以使系统具备定时作用,无需工作人员在特定时间亲自按开关,同时也能将报警、信息与图片等根据事先设定传送给相应的管理人员。
        3.5联网报警系统
        该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包含了防盗报警控制器、前端探测器以及报警信号传输系统等。此系统最为重要的任务便是可以有效且实时地对监控区域当中非法入侵展开探测和报警,从而确保安保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合理处理不良人员违规以及违法等行为。在一般状况下,应该将相应探测器设置到校园关键区域和部门,并且将若干探测器设置于校园周界,另外还要将相应管理平台设置于智慧校园安防中心,保持110报警中心能够和该平台系统保持联网。
        3.6电子巡更系统
        此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囊括了专用软件、计算机、信息按钮、信息传输器以及信息采集器等。将一套无线电子巡更系统设置在校园当中,其关键的作用即为校园公共安全提供可靠保障,确保落实巡逻值班机制,促使值班工作人员可以根据事先设定站点与路线准时巡视校园所有的巡更点,一旦发现问题,需要在第一时间对其进行反馈,并展开相应的处理措施。需要注意的是,要结合园区规划以及建筑物实际功能规划巡更线路与站点。
        结论:总体而言,与以往的校园安防系统有所不同,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能够化被动为主动。该系统在对各种先进的智能化设备、技术加以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帮助安防人员对校园展开有效且实时的监控,进而提升了校园的整体安全系数,使校园得以更加安全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尚子田,宁玉文,江祥奎.高校校园网格化视频安防系统布点模型设计[J].信息技术,2019,43(06):64-68.
        [2]王海波. 智能安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2019.
        [3]王林均,秦凌云,张朝阳.基于BIM在智慧校园运维管理系统的集成设计[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1):106-10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