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仪电鑫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摘要:智慧校园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大数据、云计算以及互联网等先进技术为依托,将师生管理、生活管理以及教务管理融为一体。基于此,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云计算技术,分析了网络平台设计需求,对平台结构进行详细设计。通过融入云计算技术,可对网络平台全面升级,从而满足高校教学和管理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云计算技术;智慧校园服务平台;平台结构设计
引言:随着云计算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智慧校园从理念步入实践阶段,各个院校积极建设网络平台,建设智慧校园,融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促进先进技术和高校教育的融合,改善教学效果,为高校教育提供数据化、网络化环境,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生活服务等多位一体的功能需要。因此需要对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结构展开研究,丰富智慧校园网络平台的功能。
1 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技术融合了虚拟化技术以及基础架构,将数据中心数据资源虚拟化,通过计算资源方式租用给用户。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IT部署和交付模式,在网络支持下,将服务和产品提供给用户。云计算汇集网络资源,提供个性化服务,对计算资源进行调配,提供资源信息服务。云计算是通过大量计算资源完成统一调配和管理,构建现代化计算资源,给用户提供高校服务。在现代化系统中,云系统可根据用户需要,随时获取资源,使得资源库无限扩展,最终根据资源使用情况支付费用。云计算分为云平台、云软件以及云设备三个层次。从发展眼光看,智慧校园网将得到广泛应用,成为校园建设的重要构成。
在各类云计算技术中,Hadoop作为最热门的一种框架,多用于处理大规模数据,为程序提供稳定可靠接口。通过接口快速开发程序,无需过多关注底层架构。Hadoop具有廉价、稳定以及高效的特点,深受开发者欢迎。在云计算程序中,Hadoop已经成为标准方案,Hadoop结构包括底层和上层两部分,对应着文件系统和计算引擎。计算引擎作为主服务节点,负责对命名空间管理,负责储存运算数据,并管理储存数据。从文件系统来讲,将数据储存为文件,文件将被划分为数据块,在不同节点保存。MapReduce是编程模型,在数据集中广泛应用,执行作业负责对集群资源进行分配,通过对业务搜索,分析数据得到模型。凭借云计算技术较高的技术优势,越来越多应用于管理领域中。在学校信息化建设中,通过应用云计算技术满足信息化管理需求,提高校园管理的智能化水平。高校逐渐完善网络服务平台,积极应用云计算技术优化网络服务平台功能,有助于完善平台功能,满足高校教育和校园管理的需要。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深入挖掘用户信息,能够积极响应用户需求,提供强大的运算和储存能力,便于升级维护,整合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
2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需求分析
2.1 用户需求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主要有师生、管理人员、开发人员、科研人员以及社会公众作为主要访问对象。师生使用平台对登录方式、信息安全、储存功能提出较高的要求,利用平台完成学习资源的传输。管理人员使用平台对师生进行管理,需要平台具备统一入口、数据安全以及功能的丰富性[1]。开发人员负责对平台进行时升级改造,需要平台具备服务通用性、储存功能,具备良好的软件运行环境。科研人员需要大量的储存空间,安全的网络环境,以及快速的响应速度,强大的计算能力。社会公众则需要简洁的页面,快速的响应速度,完善的查询搜索功能等。
2.2 功能需求
首先平台应当具备储存功能,智慧校园平台应当具备充足的储存空间,面向全校师生,能够满足大量学习资源的储存,且储存空间需要处于持续性维护中,满足指数型增长需求。数据储存功能包括数据纠正、数据传输以及共享信息等功能。其次具备运算功能,为支持高校科研工作,需要具备强大的计算功能,能够满足复杂运算,提供运算结果。再者要具备强大的荷载能力,高校大学生每年需要选课两次,有上万名学生同时登陆服务平台,服务平台需要具备强大的荷载能力,保证稳定运行。同时需要对用户身份快速认证,区分教师、学生、管理人员等,用户登录一次后,可对多个模块进行访问。最后具备统一管理功能,校园管理工作复杂,经常需要交叉性管理,服务项目逐渐增多,需要对服务项目进行统一管理。
3 基于云计算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架构的设计
3.1 开发环境
在云计算技术基础上,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使用Hadoop集群作为环境部署,最大的优势在于数据安全稳定,不需要对底层框架进行考量。使用Hadoop集群部署,结合Java开发,进行设计。先对节点进行配置,给计算机设置IP地址,分配主节点和数据节点。给每个节点安装UbuntuLinux12.04系统,形成集群账号。再进行hosts文件的修改,配置主节点以及数据节点。
配置免密码登录,建立集群节点访问密码,访问前需要认证身份,借助于密钥加密实现。首次访问后,再次访问不再需要验证,可远程接入。主节点保存公钥,经过身份认证后,可直接访问系统。
3.2 结构设计
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主要包括三个结构,分别为软件应用层、基础设施层以及平台支撑层三个部分。基础设施层包含运行平台所需要的硬件资源,提供给硬件功能支持作用。基础设施层包括存储器、服务器、感知设施以及网络资源,可扩展性较强。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上层结构可使用基础层提供服务。平台支撑层主要为开发环境和软件提供服务,查询、计算、存储、认证等服务均需要在平台层实现。平台支撑层处于软件和基础设施层之间,根据功能设计。软件应用层作为人机交互业务系统,为用户提供各种各样的应用,每个应用均需要得到各项服务的支持。本设计中设计了“智慧管理”、“智慧教学”、“智慧评价”、“智慧生活”、“智慧环境”、“校园综合大数据”六项功能,同时满足开放平台和校园管理的需求。
3.3 拓扑结构
支撑服务层需要具备多个功能硬件,DSCP负责储存和运算数据,服务器用于储存地址和注册、登录信息。认证身份服务器用于识别用于身份信息。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经过云计算技术统一处理、虚拟运算后应用。为保证数据安全,平台设置校内端口和校外端口。用户访问平台要先提交数据,经过身份认证后,服务器将数据传递至服务平台。若数据为登录、认证请求,将数据发送至UAP。若数据为计算、储存请求,将数据发送至DSCP[2]。若数据为查找资源,则将数据发送给WSAP。
3.4 身份认证功能
认证身份服务器,使用Spring Web Flow跳转流程。在配置文件中,设置视图URL以及bean。认证请求被传输至FlowController,在对应流程中处理请求,反馈登录视图。用户初次登录Web时,要进行信息绑定,认证身份。学生需要认证学号、身份证号等信息。在页面上绑定个人信息后,设定账号密码,生成用户个体化凭证信息,系统会调取用户信息,通过验证后,跳转至sendTGT。若未通过验证,会重新跳出登录页面。平台认证身份使用不同方法生成TGT票据和ST票据,两种具有特异性,根据随机字符确认身份。用户携带ST票据访问平台时,Web会对ST票据进行识别,经过认证票据对用户提交请求参数进行确定。无论判断票据结果如何,服务器均保存票据信息,对比用户请求参数确认,系统可自动销毁票据,保证登录的安全性。
3.5 数据运算储存功能
智慧校园支撑服务平台储存数据和读取数据的形式均为文件格式,实现数据储存,主要是实现数据上传以及下载。在数据平台上,上传用户文件主要是通过DfsProxy中COPY FromLOCAL实现。下载文件同样需要经过持久层和业务层,使用DfsProxy中GET FileStream[3]。在平台中,数据计算主要通过给用户提供虚拟环境,不需要用户自己调度资源,运行软件,提前设定代码负责运算数据。目前智慧校园平台运算功能包含计算平均值、统计项目等功能。用户提交运算请求后,平台收集目标数据源,同时以Jar的MaoReduce文件呈现给用户。
3.6 Web服务管理功能
用户提交信息模块时,系统使用ServiceUtil检查信息,确认用户是否具备权限访问平台,检查用户地址等信息,将用户信息传递至数据库后,完成服务检查。更新服务和注册服务的方法一致,均需要调动持久层数据库才能实现。智慧校园发展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功能需要,服务类型和数量增加,通过WSAP对服务进行查找,查找关键词等。查找分类多包括WADL、WSDL以及WMS几个分类,用户通过查找服务细节、服务名称以及时间等找到目标数据。
结论:综上所述,在云计算技术支持下,对智慧校园网络平台进行设计,先分析用户需求和功能需求,然后进行校园服务平台架构,主要采取拓扑结构,设置基础设施层、软件应用层以及平台支撑层,满足身份认证功能、数据运算储存功能、Web服务管理功能。未来还需要进一步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深度学习技术,丰富平台功能性,满足师生应用需求,成为校园管理的有力工具。
参考文献:
[1]孙翠改,敖建华.智慧校园框架下学院微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J].软件工程,2020,23(03):38-42.
[2]张嘉丰.基于大数据计算机体系的智慧校园云服务平台构建[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20(01):81-82.
[3]宋苏轩,杨现民,宋子强.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新一代高校智慧校园基础平台建设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9,29(08):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