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哈尔滨局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电务段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6)
摘要:把握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用检修验“四位一体”质量控制体系科学内涵,通过明晰顶层设计、细化流程环节,找到了安全职责与用检修验衔接点,使之有机融合,解决两者各自自行运转的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时刻把责任挺在前面,从作业质量追溯履职过程,真正实现“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
关键词:岗位安全职责;用检修验;有机融合
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生产责任制与用检修验“四位一体”质量控制体系像两个“轮子”各自运转,如能把握两者之间的内在规律,细化环节流程,找到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使之有机融合,就可以建立起用检修验责任追溯机制。通过实施运作,真正实现“尽职照单免责,失职按章问责”。
一、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对岗位安全职责进行细化完善
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用检修验“四位一体”质量控制体系就好比两个车“轮子”在各自转动着,彼此之间没有联系、没有链接、没有同步。经过一段时间调研与思考,我认为,首先细化出用检修验的环节和流程,再对应每个环节负责人完善安全职责,就实现了两者之间的融会贯通,有效衔接。以此为“同心轴”,先后解决了怎么做、由谁来做、标准是什么的问题,让两个“轮子”同步转起来。
1.把用检修验细化为具体的工作流程,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用检修验的过程说到底就是管理环节和作业环节,只有将这些环节细化为具体的工作流程,才能实现对用检修验的过程管控。我们首先将每一项维修或施工作业分解为计划环节、实施环节和总结环节。再将这三个大环节细化为具体的工作流程。其中计划环节包括天窗、施工计划的提报与审批、天窗(施工)小组作业单的制定、人员工具的准备、班前预想会的提示等流程。实施环节包括干部跟班写实、职工现场作业、管控班生产过程管控、设备验收人对作业质量检查验收等流程。总结环节包括班后总结会的召开,未能即时克服的设备缺点录入大数据等流程。这些环节和流程梳理完毕,也就解决了用检修验怎么做的问题。
2.把工作流程分解为最小的管控单元,解决由谁来做的问题
用检修验的流程建立起来后,每一个流程都需要人来管控,并且管控部门和人员可能会出现交叉重叠现象。例如:在“人员准备”这一流程上,既涉及到劳人科确保劳动定员充足,又涉及到职教科确保人员培训素质达标,还涉及到工长按工作量对人员进行任务分配等。也就是说,每一项工作流程可能对应1-4个部门或岗位来管控。于是,可以按照具体分工,细化出每一个流程的管控项点。以信号系统为例,将用检修验的过程细化为75项工作流程,对应这些工作流程就可以分解出132个管控单元,而每一个管控单元都涉及到具体的负责人,这就解决了由谁来做的问题。
3.对照管控单位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解决标准是什么的问题
将用检修验细化为管控单元,也就意味着每一个工作流程都有具体负责人来管控,如何判定管控者的行为是否符合工作标准,满足工作需求呢?我们需要一把“尺子”来衡量。这把衡量自身行为的标尺就是每个人的岗位安全职责。所以,应对应用检修验的每一个管控部门和人员完善了岗位安全职责。对原岗位安全职责不能涵盖用检修验流程的进行补充完善。例如,用检修验流程中规定:“月度维修工作计划由副段长负责审批”。而主管维修的副段长原岗位安全职责中没有负责审批月度维修工作计划的项点,就要修改安全职责,进行补充完善。修订岗位安全职责应达到“三个必须”的硬性要求。即:“修订后的岗位安全职责必须覆盖用检修验的作业流程,必须符合两张清单的基本要求,必须科学合理,准确适用。”以信号系统为例,经调研,细化系统的作业过程科细化出用检修验75项工作流程,进行132次岗位管控,涉及岗位安全职责69项。其中:原岗位安全职责所能涵盖的有29项;可在原有岗位安全职责基础上细化10项;新增30项。
二、管控过程,规范行为,确保岗位责任追溯机制得到深化落实
对应用检修验工作流程完善岗位安全职责的目的,就是让管理者和作业者清楚,在用检修验的过程中,哪些行为是履职尽责,哪些行为是失职失责,从而让干部职工自觉履行岗位责任,提高工作质量。
1.开展全员学习,在思想上达成共识
为使干部职工明确建立用检修验责任追溯机制的目的与意义。段班子成员 可在包保车间进行宣讲,帮助车间干部捋清用检修验与岗位安全职责之间的关系,使车间管理层明确建立责任追溯机制的目的不是为了重复追责,而是令追责的依据更为明确,追责的过程更为科学,追责的效果更为突出。车间干部学懂弄通后,再深入各工队进行教育宣讲,让职工认识到制定岗位责任追溯制度是实行“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问责”的基础,是为了让职工明确职责,履行职责,约束自身行为,自觉规避失责风险,其实质是对职工的一种保护。从而达成全员共识,营造出自觉遵章守则的良好氛围。
2.纳入工作流程,在行为上自觉遵循
用检修验责任追溯机制建立后,就应将其运用到生产组织的过程中,适时提示管理和作业人员执行标准,履行职责。如:车间在每天的生产会上,由车间主任(副主任)部署次日的生产任务,对每个环节的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分工,可同时进行履职提示;工长在每次作业前的班前预想会上,对作业人员、安全防护人员进行任务分配,对每项作业应履行的安全职责进行具体明确;车间管控班针对每项作业内容制定《天窗小组作业单》,作业单中不只明确了作业分工、标准、安全措施,还重点强调了作业人员和验收人员的安全职责。使作业责任显性化,实现了“有活必有单,有单必明责,名责必签认”。也使岗位安全职责贯彻于用检修验全过程,随时提醒作业人员遵章守纪,规范作业。
3.实施覆盖检查,在过程上严格管控
用检修验责任追溯机制的建立,实现了“从作业过程看履职情况,以履职结果追作业责任”。为准确评价职工的作业过程是否做到了履职尽责,还应执行系统作业检查制度。如,我段各专业科室对照作业指导书和年月表生产任务及施工配合等工作,梳理出系统全覆盖作业项目334项。其中信号系统205项,车载系统129项。每月各科室、车间根据段下发《月度系统作业全覆盖检查计划表》,对每项作业都要安排干部进行对标写实,跟班干部全面检查作业人员在用检修验过程中的履职行为,对作业过程进行指导,对违反安全职责的行为进行纠正,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写实反馈,督促职工自觉执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履行各自的岗位职责。
三、尽职免责,失职追责,建立用检修验正负激励机制
前面说过,我们把用检修验和岗位安全职责比喻为两个“轮子”,那么怎么才能让两个“轮子”真正运转起来?我们为其提供的“动能”就是建立用检修验正负激励机制。
1.功必奖,奖必当
岗位安全职责是对照用检修验来细化完善的,也就是说,只要管理层和作业层履行了自身的岗位安全职责,用检修验的质量就能得到保障,作业质量提高了,设备质量就得到了保障,这些成果最终会以安全结果的形式反映出来。因此,我们在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中,提出了坚持“零故障”累积递增奖励的原则。对当月实现“零故障”的车间发放一次性奖励,如果次月依然实现“零故障”的安全结果,奖励金额翻倍,以此激励职工执行作业标准,自觉履职承责。此外,在不同的环境和岗位上,其作业强度和技术含量是不同的。因此,我们还提出了坚持向“苦累脏险高技术含量”岗位倾斜的原则。即,根据车间现场岗位条件和技术含量程度不同,设定不同的倾斜系数,拉开职工的收入岗差,实现了竞争靠能力,收入凭贡献的管理模式。
2.过必罚,罚必严
追溯每一件责任事故故障的成因,都会发现管理或作业人员在用检修验过程中存在失责行为。对于一般性失责行为,可依据执行安全生产奖励和责任追究办法对干部进行追责;依据“两违”积分制限量考核对职工进行追责。对于违反“安全红线”的严重失责行为,应按照“安全红线”管理办法对相关责任者进行追责。通过对违反安全职责的行为进行追责和问责,真正促进干部职工在工作过程中承责和尽责。以责任落实促进用检修验质量控制体系的深化落实,从而营造出风清气正的管理和作业环境。
作者简介:常超(1971-05-14),男,汉族,籍贯:北京市,当前职务:安全员,当前职称:助理工程师,学历:大学,研究方向: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