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薛雷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3月第8期   作者:薛雷
[导读] 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好坏与地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第一步
        摘要:房屋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好坏与地基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地基是房屋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第一步,其关乎着房屋荷载安全性能。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地基作为房屋建筑中重要的一部分也需要重视其施工技术。本文将对现代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为地基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
        关键词:房屋建筑施工;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引言
        地基,通俗地讲就是建筑的根基,地基是建筑下部的土体,承受着上层建筑的全部载荷,地基是否稳固决定着建筑的质量是否安全。在进行建筑施工前,首先要进行地基施工,只有在地基施工质量达标的前提下,才能进行上层建筑的施工。地基虽然不是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但它对确保建筑的质量达标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房屋建筑工程中地基处理的必要性
        大部分房屋建筑工程地基的建设初阶段,几乎不可能找到一个与理想位点、环境完全一致的建设地点,其可能在不同方面具有很多的缺陷。所以,需要通过一系列专业技术对地基进行科学合理的处理,使其能够达到地基建设时对于土质变形性和渗透性的要求,进而对天然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进而确保地基建设时其建设对象的土壤承载能力还有其他各个参数均可达到房建工程的计划目标。伴随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大爆炸式”向着城市涌进,再加上土地与人口的不成正比,导致房屋只能在高度上进行加法建设,此时,一个牢固、稳定的地基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需要对现阶段的地基施工技术特点、要点以及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进而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加上一层保障,达到人们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期待值。
        2地基施工技术的特点
        2.1复杂性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具有多种地形特征和水文特征。在如此复杂的地面上建设土木工程不可避免地会增加难度,我国的土壤主要由黄土、冻土、杂土和淤泥杂质土组成,不同的土壤对施工技术有不同的要求。基于此,在进行地基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地基强化处理,从而改善地基特性。另外,由于某些地区属于地震多发地区,因此在建造房屋时对建筑的要求更高,应充分考虑建筑物的抗震能力。
        2.2事故频发
        地基的质量是否达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再加上地震等地质灾害的影响,地基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更加不言而喻。然而,在实际的地基施工过程中,常常由于前期工作没有做好、施工设计方案不合理、施工技术差、施工操作不符合规范、施工人员的素质低等诸多因素,导致地基施工质量不过关,严重地影响了地基上层的建筑物的安全,对房屋使用者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使建筑由于地基质量不达标,因此发生倾斜、坍塌等事故频发。
        2.3潜伏性
        房屋建筑的每一步建设都是环环相扣的,彼此影响,每个阶段的施工均具自身的作用与价值。该特性同样决定了建设过程中问题缺陷的“潜伏性”,可能一个失误,会导致后续工程功亏一篑。所以在进行地基建设过程中,一定要选取合适的施工技术,对其进行细节化的流程设计,严格校准每一个环节,保证每一步建设均能准确无误,进而优化建筑的建设效率与质量。
        3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施工技术分析
        3.1注浆地基技术
        注浆地基处理技术是房屋建筑施工中非常普遍的技术,主要采用水泥注浆和硅化注浆。水泥灌浆是在灌浆管或灌浆泵的作用下将一定比例的水泥浆通过灌浆的形式注入地基层,这种灌浆技术可以使得水泥浆在物化作用下与底基层的土壤发生反应,提升地基的强度与硬度,进而提高地基的抗变形能力。

硅化灌浆技术在高压和电气条件下将已经混合的硅酸钠溶剂注入建筑物的地基中,从而使硅酸钠溶剂能够与土壤发生反应,其物理化学性质提高了地基的强度和硬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使地基的强度和硬度得到极大的改善。目前,越来越多的灌浆技术被广泛用于地基处理过程中,例如最常用的水玻璃-水泥二液灌浆,使用该技术进行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首先根据项目需要设置水玻璃与水泥的比例,然后根据一定的要求融合两种泥浆,最后根据一定的流量逐渐增加液体和压力,注入地基层中,达到强化地基的目的。
        3.2排水固结法
        在对房屋建筑展开地基施工之前,为了有效解决地基沉降问题,一般会采取排水固结法去进行地基施工。尤其是当房屋建筑建设在软土地基环境中时,为了保证施工效果的良好凸显,会更多采用排水固结法。通过排水能够将软土地基中的土层含水量降低,而含水量降低之后土地便会出现沉降,此时我们待沉降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土地的承载能力便会显著强化,之后再展开地基施工便能够防止房屋建筑竣工之后发生沉降问题。具体来讲,排水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电渗排水。在土壤当中插入直流电金属电机,从而让土壤中所含水能够由阳极逐步向阴极渗透转移,之后便从阴极慢慢排出;②砂石挤压法。将砂石填充如软土层中,之后利用砂石天然的孔洞缝隙性质,将软土层中的多余水分排出来,同时还可利用碎石形成的压力对地基进行挤压,进而与砂石层相会配合去保证水分彻底排出。倘若要展开深层排水,则需要更高水平的技术,以挤压、降低密度等手段去排水,确保软土地基的地质能够变硬,其承载能力相应增加。此外,还能够通过建设排水井去更好地排出水分,将挤压设备合理设置在软土地基的核实部位,从而将所挤压出的水通过排水井由抽水泵排出来。
        3.3振冲法
        通常情况下看,对上层建筑完成的地基开展再次加固时,其主要运用技术振冲法,根据开展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振冲桩法和振冲密实法。其开展的条件也不相同,需要根据实际地基施工环境进行抉择:如果地基处的土质黏粒量<10%,那么久需要运用振冲密实法,该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弱化地基发生液化的可能性,同时能够对地基空隙量进行降低,进而实现土层密度上升。但是如果黏粒量>30%,则代表着此处地基的水分含量较低,此时则需要运用振冲桩法。该种方法是借助碎石填充来升高地基土质的强度,之后加入钢筋混凝土,进一步提升地基的稳固性。
        3.4强夯法
        房屋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地基质量的影响,而地基往往会因为内部水量丰富、土质疏松而难以快速粘合。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可采用强夯法对地基进行处理,对房屋建筑地基施加一定的强度进行夯实,从而保障软土地基中的多余水量顺利排出。比如在房屋建筑工程的现场作业中,施工人员便可采用机械重锤设备,借助机械重锤所产生的强大冲击力去给予软土地基一定的压力,使其多余水分能够排出,从而降低软土地基的内部含水量,整体位置便会有所下降,呈现出结实状态。此外,施工单位还能够结合软土地基容易发生变形的情况,巧用强夯法去进行加固,一般来讲会对深层软土地基进行施用,同时要保证力度与强度符合标准,避免留下安全隐患。
        结束语
        房屋建筑中地基是必不可少且不可疏忽的一部分,地基施工质量对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对房屋建筑的稳定性及安全性有重要影响。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根据房屋建筑项目的地质特点和本身特点进行综合考虑,选取合适的地基处理基础与地基施工方法,确保地基施工质量满足设计要求,为房屋建筑施工的顺利完工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志峰.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9(16):155-156.
        [2]王真强.房屋建筑地基施工要点及注意事项[J].科学技术创新,2019(13):129-130.
        [3]胡非.房屋建筑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9(03):113-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