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数学学科在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而言,学习数学学科有新鲜感,同样也怀有一些反感的情绪。小学数学知识以基本的概念知识为主,多是认识基本的数字,简单的图形,学习起来会比较枯燥,学生也难以在一节课的时间内都保持好自己的注意力进行听课,因此导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是特别高。新课改要求采取素质教育,也就是说学生应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发散学生思维,尊重学生个性,科学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课堂互动参与度,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对于教师而言,在信息化时代下,如何利用好工具在学科教学中融入思维教学,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成效呢?
关键词:微课教学;数学思维;知识直观化;
微课是近几年兴起的一种教学方式,小学阶段的学生对一些事物都会怀有较高的兴趣,因此微课也可以说对于激发学生的动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再者,微课这一教学方法比较具有包含性,体现在它脱离了时空的限制,能够将一些知识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出来,特别是针对于一些难以解释的概念知识,微课都可以很好地起到辅助作用。其次,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压力比较大,教师一方面需要将课堂教学目标完成,另一方面也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利用微课就可以适当减轻一些教师的教学负担。
一、有效集中学生精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生的求知欲也越来越强,一般的教师按书授课的方式已经难以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借助微课的形式,技术加强直观展示、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情境、丰富教学资源,能够让学生转换学习的方式,推动学生自主探索、丰富学习过程互动形式,提高学生参与度。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有一个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因此借助微课视频的形式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例如,“轴对称图形”一课中,教师在出示了生活情境中的轴对称图形,让学生去观察这些图形的特征,学生自主探索这些图形存在着怎样的共同特征。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有困难的,就可以看老师所推送的微课进行学习。微课视频中动态演示轴对称图形,清晰地讲解了对称轴等概念,学生通过视觉冲击更有效的集中注意力,同时弥补了低年段学生抽象思维的不足,使学生能较为直观地去发现事物的特性,便于更好地学习,提高数学课堂的效率。
二、数学知识直观化
学习数学知识需要在听得懂的前提下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去应用,如果学生对于某个知识点理解得不清楚就会在做题的过程中体现出来,不能够很好地将知识点去应用到实际的应用题当中。微课可以使得知识点以学生能够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小学阶段的学生理解的能力不强,微课形式学生肯定更方便理解,而只有理解得更清楚了,知识在理解的情况下积累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更快速和正确。同时,教师可以减少一些口头解释的时间,也能够让学生很好地去理解和记忆下来。
例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中,教师准备好课堂中需要用到的微课,便于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更好的发散自己的思维。本节课教师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探究工具,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将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有一定的难度,所以,课前教师准备的微课视频就发挥了它很大的作用。学生通过微课学习,明白了要通过沿高剪开转拼成长方形后,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理解“等积变形”的转化方法,这种直观地演示让学生理解的时候也能更加容易。况且,面积的计算通过动态的形式能够更加具有说服力,摆脱了教师单纯使用板书方式带来的约束性,直观的形式更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对于那些有自主探究能力的同学来说,也可以通过微课的学习,进一步检验自己的探究方法的合理性与正确性,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样的课堂学生也就更加愿意进行积极主动地去探讨更多的知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自然也就提高了。
三、节省课堂教学时间
教师在一节课当中需要讲解的知识点有很多,需要让学生理解清楚也是教师的责任,对于学生来说,理解清楚这些知识点也很重要。对于教师来说,在课堂中一方面需要管理好学生的纪律,再者教师也要需要将这些讲解的知识给学生讲解清楚,让学生去真正掌握好,理解好。如果学生一旦一个知识点没有理解清楚,就会导致教师需要再给学生进行讲解一遍,课堂教学的时间就会被大大拉长,反而降低了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效率,也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进行高效学习,因此为了达到更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应该在课堂中积极采取。
例如,在教授“统计与可能性”这一小节时,由于统计这一概念比较抽象,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准备一个小视频,视频的内容就是讲解一些较为基础的统计概念以及统计图形,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这样以视频的形式让学生去理解,可以节省一些教师的教学时间,学生在观看时,教师准备接下来的流程,留给学生一个问题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使学生在自习思考的基础上,给学生再次播放微课,从而让学生对图像可以有一个更深的印象,理解得也会更加深刻。并通过已学知识解决好实际问题,充分发挥了直观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节省了课堂中的教学时间,学生能够用较为简单地统计图去解决问题。图形的概念是最不容易进行解释的,因此微课可以很好地帮助教师教学。
四、丰富课外知识
数学课本当中所罗列的知识都是小学阶段学生所需要进行重点学习的知识,因此知识点的宽度是非常有限的。根据学生做题时的情况可以得出,一些学生没有进行学习的知识点在题目当中也会有涉及,因此就可以得出数学知识的外延是非常广的,不能够单单依靠教师在课堂中的知识点讲解。况且,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能力很强,因此课堂中教师完全可以多让学生进行接触一些新的知识。而利用微课就可以简单达到这一效果,对于学生而言,微课是一种比较新奇的教学方法,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多接触新知识。
例如,在教授“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这一小节时,图形计算牵扯到的内容比较多,教师也可以借助微课视频进行教学,还可以多让学生了解一些几何图形的计算方式,提升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课堂中,教师先让学生打开课本,让学生了解清楚长方体和正方体基本的结构概念,这样在进行公式的讲解时也能够更加容易。打开视频,让学生进行观看,学习一些基础的计算,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一些比较有难度的体积计算,便于进行。学生观看之后,教师让学生做几道题进行练习,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分析,再次重复讲解,让学生记忆得更加牢固。微课的应用让学生不仅仅让学生对本节课内的知识点有了了解,还能不断拓展,延伸知识点。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阶段学生来说,数学知识是需要进行认真掌握的一门学科,打好基础非常关键。教学方法是必不可少的,脱离了单一的教学方法,微课形式是很好的替代品,帮助学生在理解和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更加快乐地学习。根据社会不断发展的状态而言,教师更应该树立好自己的教学观念,创新数学学习的理念,需要用多变的态度来应对如今的课堂教学。同时,也需要对班级学生进行充分了解,了解学生的内心需求,真正地让学生愿意去学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进行学习时,能够养成较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数学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刘花.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6(36)
[2]黄薇.小学数学教学对于微课的应用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