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建筑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工程造价作为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核心,对于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起到把控作用,因此探究工程造价早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提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常见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研究,并从工程准备、设计及实施等角度,分阶段探究了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提升措施。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筑工程;工程管理技术
引言:
工程造价管理一直是建筑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合理的工程造价管理,不仅能够有效控制管理的成本,也能够让工程项目的进行更为顺利,缩短工程周期,以增加建设工程企业的效益,此外,工程造价管理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有效应用,同样也是保障建筑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一)项目决策阶段
在工程项目建设伊始阶段,需要进行项目决策,对单项进行预测,过程相对简单,容易造成漏项,之后的可行性报告研究阶段,工程项目数量及基础信息准确,而专业造价人员的缺乏,又造成了估算出现偏差[1]。一些建设单位为了在前期项目审批中容易合格,也会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降低项目初期投资预估,造成工程造价与实际值相差较远。
(二)项目设计阶段
项目设计阶段,相较于项目的设施阶段,更容易忽视工程造价,这与设计与造价分属不同直接相关,造价人员与设计人员之间沟通不到位,难以让技术与经济评估并线进行,往往是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后,根据工程造价,调整设计方案,直到满足业主方的要求的估价,极大增加了设计阶段的时间与管理成本。
为了保证工程建设项目的预算与估价符合预期,在不同的设计阶段,都应该对项目进行造价估算,但是建筑工程项目本身具有一定复杂性,需要全面而非局部的考虑,造价人员往往难以满足实际工程设计成本估算的需要[2]。工程设计人员与业主方不同,又往往会更加重视工程项目本身的性质,而往往会将经济性放于后。先进的技术、更优化的设计方案,往往与经济性之间会出现冲突,也为工程造价人员带来一定挑战。
(三)项目实施阶段
项目实施阶段,具有建设周期长、容易受到各参建单位及不可抗力影响风险大等特点,项目的一次性本身也会影响到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稳定性。此外,招投标阶段,本身规范性不足,建设单位出于领导或经济的要求,在招标阶段无法保证公平合理,在投标结束后,关于工程施工的费用也会不断追加,问题不断积累,自然容易诱发工程造价的超标。
低价参与竞标,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也有一定关系,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获得建设项目的中标资格,通过低价竞标的方式,为企业能够谋得更多利益,再通过技术变更、材料减量等方式,来增加工程造价的负担,也容易为工程造价管理埋下隐患,甚至影响到工程的最终质量,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在施工的实施阶段,工程造价控制缺乏合理性,严重制约工程造价管理过程执行。一些建筑材料价格的管理水平不足,计算不够科学,且材料的采购把握时机不当,也会增加材料成本控制的风险。验收阶段,施工单位为扩大利润,也会增加工程的结算费用。
二、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提升分析
(一)工程项目决策造价管理提升
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对于工程造价的预判,对项目造价管理全过程控制具有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工程决策阶段对工程造价整体影响可达70%-80%,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工程决策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投资决策阶段,作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一方面,应该做好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保证数据的准确、有效。造价人员必须要对基础资料做到心中有数,确保资料的有效性与可靠性。此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好市场研究和前期勘探工作,以此为基础来形成可行性报告,保证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另一方面,在工程决策阶段,应该做好方案的比较与优化,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经济角度的合理比较,选择最优方案。
作为对项目决策起到决定性的评价人员,应该从项目已有资料出发,研究项目特征,基于市场分析结果,对项目未来效益进行合理化分析,降低项目投资的潜在风险。
(二)项目设计阶段造价管理提升
设计阶段,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的依据,也是工程项目质量保证的重要基石,也是能够保证工程投资以及提高项目收益的前提。但是绝大多数的建筑企业,前期的建筑设计的造价预估工作却处理的并不好,造成了建筑资金成本超出预期的情况时有发生,为后续建筑工程项目环节的工程造价带来一定压力,难以进行合理开展管控与额度限制。
因此,项目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必须要进行优化,以保证建设工程的长远利益。其一,应该加强项目总规划的建设目标控制。在进行工程项目的设计时,应该重视设计对造价总量的决定性作用,从建设项目的总规划目标出发,促进设计人员,将工程项目的质量与造价完美平衡,其二,工程设计阶段,应该并行工程造价控制,保证在项目设计的同时,技术经济的分析和工程的投资也能一同推进。其三对不同单位的设计方案进行比选,以控制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进而提升建筑工程的综合效益。
(三)项目实施阶段造价管理提升
对于施工项目的招标,应该坚决落实“三公”原则,并加大招标的监督力度,避免影响市场公平的情况频出。作为建筑项目的管理人员,应该重视聘请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监督,并且协调设计单位的设计工作,在保障施工质量的同时,降低因为设计原因造成的造价成本增加问题。施工项目,往往工期漫长,需要一定周期,在面对不可抗力影响时,极有可能出现工程的变更。工程造价管理应该贯彻工程建设始终,使其能够在建筑工程管理中发挥造价把握的作用。
在项目实施阶段,应该规范原材料与设备的采购工作,在保证设备及原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格控制价格。而对于机械等的维护成本,也应该考虑在工程造价范围之内。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应该加强工程进度和计划的控制,严格跟进工程的阶段性目标。在开工后,建筑材料及设备的价格出现变动,造成的投资增加,应该准确记录,及时分析。此外,工程造价管理人员,还应该积极落实月度、季度财务计划,以确保项目按工期推进,避免因为工期不足造成的质量滑坡,或因为工期延误带来的成本增加问题。
工程造价师,在审查工程报表时,应该谨防早报、多报问题,也应该避免漏报与重报等常见问题。同时,工程报表应该由造价工程师确认签字,保证权责统一。在质量发生问题时,应该暂停拨款和项目进程,对施工问题进行整改。针对于质量保证金,在工程验收合格之后,再根据合同要求,返还质量保证金,可以更好地避免工程项目的经济纠纷。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市场也逐渐在向规范化探索,建筑工程管理也在逐步落实规范化、法制化。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工程造价的应用愈加重要,关系到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建筑行业环境下的建筑企业的生产效益,通过良好的造价管理,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风险,优化企业管理,也能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研究不同阶段工程造价在建筑工程管理技术中的应用的现状,对工程造价管理水平的提高做了展开研究,望予同行以借鉴。
参考文献:
[1]黄蝶怡.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15):138-138.
[2]梁玉颖,刘娟,岳冰.信息技术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作用和影响[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4,3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