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探讨王超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王超
[导读]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管控对策。
        摘  要:现阶段,建筑工程的施工频率逐渐加快,建筑标准也变得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建筑物具有一定的直观效果,同时对建筑的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相关的建筑企业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同时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来满足具体的需要。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措施
       
        建筑工程的施工环境具有不可操控的特点,在施工的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不可预料的影响因素,导致施工过程的质量和安全出现问题。针对于这些不可避免的环境因素,需要建筑企业制定相应的质量控制方案和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实施,避免施工的进度和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影响。因此,需要相关企业加大对施工中质量和安全的管控,采取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措施,保障施工的稳定高效。
        1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1.1 质量监管的范围和重点
        由于目前建筑物有关质量的问题频繁发生,很多建筑企业逐渐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加大了控制力度。在进行质量的控制工作时,首先需要对工程项目的整体进行熟悉,包括具体的设计方案和材料用量,制定相应的监管范围,确定监管的工作重点。
        (1)在确定质量监管的范围和重点时,首先需要对相关的设计方案进行熟悉和了解,明确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思路,尤其是设计的重要注意事项,将质量监管的范围和重点直观的反映到设计图纸上。同时,设计图纸也是施工人员的具体施工依据,设计图纸中将质量监管的位置及相关标准进行明确标定有利于施工的顺利进行[1]。
        (2)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材料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施工材料是否符合质量标准要求直接决定着建筑工程最终是否符合建筑标准。因此,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重点质量监管。从采购到投入使用再到抽检,整个过程都贯穿着质量控制这一工作,在初期的采购阶段,需要明确设计规定,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采购,保证材料的型号、规格、质量等符合建筑标准,同时材料在运输途中也要经过严格的质量监管,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材料损坏的问题。在投入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材料进行质量监测,避免因使用前的存放导致材料变质,如有此种情况发生,应及时更换。对建筑工程进行定期抽检,避免在施工过程中某些材料因工艺流程和设计方案不准确而影响后期的使用。
        (3)当材料的质量检测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时,需要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工艺流程和技术方法,以正规的操作方式进行施工。为了避免因质量问题而影响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采用分部分项的工程施工方法,将整个工程进行有效划分,分别进行施工,其中一部分发生质量问题不会对其他部分产生影响,有效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降低了质量监管的复杂度。
        (4)要注意分析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关键,某些建筑为了达到较新颖的设计效果而导致一些建筑部位非常脆弱,在施工过程中非常容易因为一个角度的不准确而导致整体效果出现偏差,同时在这些关键的位置需要格外注意材料的质量监测,避免因为材料的问题而影响整个建筑的安全。
        1.2 加强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及办法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重点注意质量的控制,保证整个建筑施工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有针对的实施控制对策。
        1.2.1加强质量管理力度
        建筑企业在施工中实施质量控制方案来提高工程建筑的安全性能,这一过程需要相关的部门进行管理和监督,保证建筑企业能够将质量控制这一重要任务落到实际中。相关部门不仅要在项目施工的初期对企业的质量控制方案进行审核,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也要经常对项目进行抽检,严格加强质量管理的力度,保障建筑行业的高效发展[2]。


        1.2.2实行质量成本化
        质量成本化的主要内涵就是具有优等质量的建筑工程可以得到更高评判等级,有利于建筑企业符合更高的评定标准,这对于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2.3完善招标管理
        在以往的招标活动中,存在以人情关系来获取标书的不良现象,应该严重打击这样的不公平行为,本着公正公平的态度,从实际需求出发,对建筑企业的设计方案进行评估,选择符合要求的建筑企业。
        1.2.4建立使用期质量保证、赔偿责任制度
        为了使建筑工程在使用期间得到有效质量保证,规定延长质量保修的时限,通过这一举措的实施,可以督促建筑企业在施工的过程中提高对质量监控的重视度,以保证建筑工程的安全性能。同时制定赔偿责任制度,对相关建筑工程的具体责任进行详细声明,以法律的形式督促建筑企业的施工保证并提高质量。
        1.2.5加强质量综合治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重点需要加强对整个管理工作的综合治理,避免材料出现不合乎标准的情况。针对材料运输、施工现场材料存放、人员流动等方面也都需要加强管理力度,实现综合性管理。
        2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时,需要明确工作的目的和重点,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进行开展。安全管理需要全面考虑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设备的故障安全和施工现场的环境安全,通过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将施工现场的所有安全隐患尽力排除。
        2.1 安全分析
        安全分析是在事故发生之前对现场的施工条件进行一系列的评估,根据具体情况对现场的安全情况做出判断,通过安全分析,可以有效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安全分析必须从多个角度全面科学的进行,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1)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旦发生重大事故,首先要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针对施工人员做安全分析时,需要重点审核施工人员的心理健康,同时根据施工人员的身体素质和能力状况评估其对工作强度的适应度,避免施工人员在工作的过程中因为自身原因导致施工事故。
        (2)在进行安全分析时,除了对施工人员进行评估之外,还要重点分析施工现场环境,如果施工现场环境混乱,机器设备噪音过大,材料异味过重,将会影响施工过程顺利进行,同时也会给施工人员造成一定程度的心理影响,使人产生焦躁厌烦的工作态度,直接影响到建筑施工的安全。
        2.2 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的评价
        目前,国内互联网技术不断兴起,结合计算机技术搭建施工安全管理系统可以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有效的评价,系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到施工现场特定情况下的安全系数,管理者可以根据分析得到可靠的结果,决定是否适合施工。同时系统可以建立施工人员的生理状态分析模式,紧密监测施工人员的心理状态和身体机能,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有效提高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效率[3]。
        3 结束语
        为了进一步降低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危险事件发生的风险,需要建筑工程企业和相关管理部门共同努力,在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这两个重要的施工管控问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通过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手段,将施工安全的隐患扼杀在摇篮里。
        参考文献:
        [1] 邹泓荣. 建筑病害诊治实例与工程质量保证[M].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2006:627-629.
        [2] 王文君.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质量控制与管理措施实例分析[J]. 中外建筑, 2011(03):135-137.
        [3] 胡潇荷.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探讨[J]. 江西建材, 2014(18):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