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十分迅猛,对城市建设质量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建筑工程质量和水平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桩基技术是土建结构的基础,与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有着密切联系。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要点
引言
桩基础具有承载能力大、沉降量小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能有效改善建筑工程所面临的地基不稳等问题的重要方法,被广泛应用到现代化建筑当中。因此,施工单位要重点关注桩基础施工过程的规范性与科学性,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保障工程安全。
1桩基础施工概述
在建筑工程地基的建设当中,会采用桩基础施工技术,构建稳定的承重平台,为上部结构建设奠定保障。桩设置在岩石或者土层当中,完成建筑基础的构建,单桩建筑基础也可以通过桩和桩的连接构建。建筑基础的稳定性会由于桩基础的应用而得到增强,提升建筑的整体性与安全性。土层或者岩层能够承载建筑重力作用,松软土层的密度得到改变后,地基承重能力与抗压能力也会相应增强。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要点
2.1旋挖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大型建筑、公路和桥梁等桩基础施工当中,旋挖桩施工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其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不仅能够提升桩基础施工的效果,而且能够保障较高的精度,不会在施工中产生较大噪音,具有施工便捷和易于管理等特点。在运用该施工方式时,需要自重较大的机械设备,因此应该对场地进行合理规划。首先,需要对护筒进行埋设。护筒在桩基础施工中能够起到校正桩位和定位的作用,维持水位高差。在设置护筒时应该确保其深度达到相关要求,通常应该深入黏土层0.5m,顶端与地面距离超过0.3m。为了保障护筒的稳定性,还应该运用黏土进行填护处理,标识牌的设置能够起到警示作用。其次,进行成孔施工。施工人员应该提前对土层实际情况进行勘察,钻孔时采用专门的旋挖钻机,合理调节泥浆粘度与比重,在施工中要避免塌孔问题的出现。泥浆比例是决定施工效果的主要因素,黏土类型的差异性也会对其比重产生影响。最后,应该进行清孔施工。确保深度符合设计值后停止钻进,提出钻头开展一次清孔。对泥浆的相关指标进行测试,防止出现较大的超标问题。对于孔内的沉淀物加以清理,完成清孔后对其深度进行测量。在二次清孔当中,需要对沉污值进行测量,通常要使用能够标准锤。二次清孔采用加气或者水泵等方式,应控制孔底沉渣在15cm以内。
2.2预制桩施工技术
(1)预制桩施工前的准备工作:预制桩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预制加工、起吊与运输、堆放、施工现场整理、放线定位、确定沉桩顺序等内容,其关键技术要求是:①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配筋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②采用现场叠浇法制作的预制桩,桩与桩之间、桩与底模之间应做好隔离,防止黏连,且上层桩的浇筑应在下层桩混凝土强度达到30%以上时方可进行。③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70%设计强度方可起吊,吊点设置应遵循吊点间跨中弯矩与吊点处负弯矩基本相等的原则确定。④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方可进行运输和沉桩,桩在运输到达现场后应尽量避免二次搬运,可按照现场沉桩施工顺序随打随运,钢桩应采取设置保护圈等防护措施,防止桩身损坏或弯曲。⑤桩的堆放现场应平整坚实,设置排水坡度,堆放层数不宜过多,一般不超过4层。⑥沉桩顺序应遵循由中及外、由近及远、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原则综合确定。
(2)预制桩锤击沉桩关键技术:①严格控制入土垂直度,保证桩身、桩帽、桩锤的中心线重合,桩入土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0.5%。②采取桩头保护措施,桩头桩帽间设置弹性衬垫,为防止桩身因冲击应力过大而发生损坏,应采用“重锤轻击”。③初始的锤击落距应较小,入土稳定后,最大落距不宜大于1mm,桩顶标高低于自然地平时,需使用送桩器将桩送入土中。④接桩采用焊接、法兰接、硫磺胶泥锚接,接头数不宜超过3个。⑤严格控制桩的入土深度,对于承受轴向荷载的摩擦桩,以标高为主,贯入度作为参考,端承桩则反之。⑥随时监控入土速度、垂直度、桩锤回弹值、贯入度等数据,如遇异常,应暂停打桩,及时研究处理。
2.3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实际土建施工中,常用的灌注桩施工技术包括沉管灌注桩施工技术、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以及挖孔桩施工技术三种,在施工工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无论运用哪一种具体的灌注桩施工技术,均需要密切关注桩体施工强度,如若出现断桩现象,应及时更换再进行后续混凝土浇筑操作,并注意以下问题:①关注混凝土搅拌与运输过程,根据桩基结构特点,合理进行浇筑施工;②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满足桩基结构稳定的前提下,适当提升混凝土施工强度;③浇筑完毕的混凝土需要制定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案并贯彻落实,进而提升灌注桩施工强度。在施工开始前,需要严格要求成孔质量,包括桩位偏差、孔径、桩孔垂直度以及孔底的沉渣厚度,以此保证应用技术过程中符合工程标准与规范。桩孔的垂直度(K)可以通过K=EH×100%公式计算,其中:E-桩孔的偏心距;H-孔径器下落深度;r0-吊绳与护筒放样中心点的偏差值;h0-护筒顶与吊点间高度,通过上述公式可进一步得出K=r0(H+h0)/H·h0×100%。沉渣层的厚度与介质电阻率中的电压值变化相关,V1代表恒定交流电压,Rx为桩基础底层岩性电阻值,推导公式为V2=R/(Rx+R)·V1。针对沉管桩施工技术,相比操作流程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是目前采用最为广泛的灌注桩。在施工时,因沉管灌注桩桩体横截面因素,需注意桩基断裂问题。因此可结合实际工程情况,采用Y型沉管灌注桩的横截面,增加桩基横截面的表面积,达到提升承载力的效果。此外,施工时应严格控制拔管速度,作业人员做好防护措施。针对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注意钻孔时的速度控制,并在钻进过程中多次测试泥浆指标变化情况。注意清孔时保持做空内泥浆面高于地下水位2m左右,避免塌孔情况出现。针对挖孔桩施工技术,注意挖孔混凝土工程,即护壁混凝土工程与桩蕊混凝土工程需要考虑室外温度对混凝土凝结的影响,保证浇筑过程的连续性。
2.4DX多节挤扩灌注桩技术
该项技术可以用作高层建筑、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等多种建筑物的桩基,适用于建筑物抗压桩、基坑、复合地基等工程领域。DX桩主要是在原有等截面桩基础上,运用液压机扩装置产生的高能量对土体进行挤压,是一种结合使用现有桩工机械灌注混凝土的一种新型变截面桩。该项技术在应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运用JII经纬仪定向并配合钢尺量距的极坐标法准确测量桩位;②钻机底座时刻保持稳固平整,天车、游动滑车、转盘中心三点位于同一铅垂线;③挤扩成盘前注意调试DX挤扩装置,检查设备可靠性;④采用四翼压张式扩底钻头扩底,结束挤扩后及时进行扩底施工。DX桩身下部护径体与为其提供了承载潜力,相比普通等截面混凝土桩,具有单桩承载能力更高,沉降量更低的优势。
结语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于大体量建筑,高层及超高层建筑的需求日益增大,土建工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未来的规模要求更大,桩基础功能要求更多更复杂,相对应来说桩基础施工技术水平也将为满足这些发展要求而与时俱进。
参考文献
[1]姜泽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1.
[2]王世红.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