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创新方式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杨吉涛
[导读] 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建筑技术的要点,将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摘 要:施工技术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直接因素,如果不能正确掌握建筑技术的要点,将会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就过去的建设项目而言,通常需要大量的财力、物力与人力,这也是与现阶段建筑施工技术要求相违背的重要体现。所以我们必须弄清现阶段的建筑工程要点,加大对建筑工程创新方法的探索,以期对促进建筑业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创新方式
        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存在的现有问题
        1.1施工技术理论与实际情况不符
        就建筑施工过程来讲,需要以从业人员为面向对其予以专业化的指导,这也是推动从业人员工作品质提升的重要路径。然而,这一目标的达成并不容易,而是需要依托培训等方式保证其实现。以当前施工理论为立足点来讲,由于其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不符,所以从某种程度而言使得在具体施工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技术理论指导力度,建筑施工品质也因此受到影响。同时,从施工现场监管人员角度来讲,其实施监管工作过程中也需要以技术理论为指导和支撑,如果施工技术理论和实际情况存在不一致性,那么将会对后续监管人员的监管工作产生影响,不能紧密依照施工技术理论开展相应的监管,不仅会使施工效率得不到有效的保障,而且还会使施工流程无法按照正常程序进行,延误了建筑工期。
        1.2施工技术发展影响着施工过程
        当前,关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发展方面,在有关理论知识内容中,未将各种新式技术包括进来,部分情况下,在开展有关施工工作的过程中,操作人员只能依据自身经验来进行。施工过程缺乏理论支持,在很大程度上会降低施工质量与效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所运用的理论与指导经验缺乏先进性,在对新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难度。加之,部分工作时间较长,员工对新技术不能够进行系统掌握,进而很难对其进行熟练运用,进而对建筑工程施工效率与质量造成影响。
        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地基基础施工技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建筑工程基础施工的稳定性,取决于地基基础施工工作。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对施工地点的空气水分、土壤含水量、土壤质地、土壤颗粒大小,开展认真调查活动,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所获取的内容信息,针对性的开展相关处理活动。一般来说,关于沙土基层土壤或者混合基层土壤方面,应当通过其它地区的可靠土壤,开展挖坑回填工作,针对沙土基层,应当对企业开展夯实或者灌注处理工作,进而实现地基基础稳定性的提升。除此之外,为了确保施工工作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应当高度重视水平地面校准工作,针对坑洼地段,应当采取填充处理措施。
        2.2钢筋构件施工技术要点
        钢筋作为建筑施工的重点材料,需要拥有较高的强度,可以有效确保建筑的质量,对于其构造的设计和施工更是保证建筑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需要确定钢筋施工技术的重点。第一,必须确保钢筋的品质,目前的建筑材料市场鱼龙混杂,建材是建筑施工的重中之重,需要进行严格反复的鉴别,选取高质量、达标与安全程度较高的钢筋。在将钢筋运到施工场地期间,需要认真检验,还需要工地的实验室部门实施严格的抽检,确定达标后方可对其进行应用。另外需要参照设计图纸,根据图纸的规划进行钢筋的采购,必须认真核实钢筋的规格,然后按照其长短度、数量和形状来开展预备工作,完成预备工作以后,按照施工的过程来摆放钢筋,以便在施工期间可以对其进行秩序化的运用。在预备时可多不可少,以免施工中出现材料不足的状况。
        2.3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
        就现代建筑来讲,混凝土结构应用已十分广泛,且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在进行建筑施工时,主要针对下述几方面予以合理化浇筑。第一,桩体结构不同对混凝土要求也会有所差异。

同时,在进行混凝土灌注时,需要以水深为依据和载体,以此实现对导管直径的准确掌握。此外,水下浇筑深度也要予以合理化控制,这是因为其也是影响导管埋入混凝土深度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将导管迈入作为着重关注的问题,并对各类因素予以综合性、系统性的考虑,防止错误的出现。第二,就其他地基建设过程来讲,其重点和难点就在于混凝土浇筑方面。对此,在进行实际操作过程中需要应用找平操作,同时,以拓展的基础垫层为立足点来讲,其厚度也应保持在合理范围内,通常不可以低于 70mm,强度需要控制在 C10 内。此外,对于温度方面也有着极高的要求,即所处环境温度应尽量保持在 5℃以上,浇筑后的一周内还要开展相应的养护工作,确保其持续性。第三,墙体建设过程中混凝土平整度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这也是确保后续隔热层建设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此外,对于各类挂点设计和安装来讲,也需要同时到位,防止在墙体出现额外开凿的情况。
        2.4建筑施工防水技术要点
        建筑施工过程中,防水技术也是施工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现阶段而言,构造防水和材料防水是现阶段主要采用的施工技术。从构造防水来讲,其是基于对建筑整体构造情况掌握背景下,以实际建造情况为结合点,以止水带和空腔构等特殊结构为依托,以此达到防水目的;从材料防水角度来讲,主要是以卷材、混凝土、涂膜等防水材料为手段,实现对雨水等的有效隔断。对于部分相对特殊的建筑来讲,借助黏土或灰土等材料予以防水也是有效方式,只有确保建筑的防水性较强,那么建筑渗透的抵抗能力也能得到增强。
        三、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方式
        3.1采用结构设计优化技术确定施工流程
        在整个建筑行业中,结构设计优化技术所发挥的作用无可取代。通过结构设计优化技术,能够针对建筑整体、框筒与布局方面,开展进一步的优化工作,进而对最为适宜的建设方式方法进行确定,保障所运用建设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例如:关于剪力墙的建设工作方面,在开展剪力墙具体施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最大限度对暗桩的建设数量进行缩减,与此同时,关于该剪力墙的建设工作方面,在开展相关建设工作之前,应当预先确定建设位置,在结束有关支撑系统建设工作之后,应当开展钢架结构架设与混凝土灌注工作,只有完成上述工作之后,方可开展剪力墙的有关建设工作。
        3.2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的创新应用
        混凝土的配置过程要求严格,既需要保证温度、湿度等条件来满足混凝土的配置要求,同时因为一些特殊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就要低吸水性的特点,要满足所有的这些要求,则需要采用创新工艺进行混凝土的配置和灌注过程。这里以清水混凝土为例,这种混凝土常常使用于墙面的装饰,也是当前最高规格的混凝土。在混凝土配置的过程中必须先要对水泥打料块,且将水泥振捣的均匀,在仪器的检测后才能够继续进行配置,同时需要严格把控温度。由于混凝土结构吸水性较强,一旦吸水后其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这也是对清水混凝土墙面予以处理的原因所在,是使干燥清水混凝土吸水能力得到有效降低的常用手段。
        结 语:
        在开展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掌握与了解施工技术要点,在此基础上将施工技术科学运用于建筑工程当中。但是,由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困难,在具体的施工工作中需要注意很多细节。这就要求施工人员要认真、仔细的对施工技术进行研究,以达到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申达森.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要点研究[J].门窗,2019(23):24+26.
        [2]郝少飞.建筑工程施工技术要点及其创新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6):36-37.
        [3]赖伯良.建筑工程监理与施工技术创新要点[J].工程与建设,2019,33(6):1005-10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