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孟令禹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3月8期   作者:孟令禹
[导读] 对该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摘要:目前,经济在在当前电力行业快速发展的年代里,电气自动化技术已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出现,不仅大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还实现了电力系统的智能化和自动化发展,因此,对该技术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的有效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很有必要。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电器自动化技术在电力运行过程中能有效的保证电力工作安全性,整个电力运行阶段的安全可以使用电器自动化技术准确、有效的检测到存在的问题,同时能及时的提醒工作人员解决问题。电气化系统的使用比较专业,然而实际工作电力单位缺乏专业的电器设备,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还有欠缺,不能将电气自动化系统合理的进行应用。
        1我国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情况介绍
        继电保护技术对于提升继电保护设备的工作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多亏了我国的技术人员夜以继日地不断研究,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也渐渐地走向乐正规,飞速地发展了起来。我们这项技术的发展速度,是绝对没有先例的。在目前,这项技术已经为我们创造出了巨大的价值,显著地提升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工作效率。并且,我国在应用这项技术的过程中还十分关注对于环境的保护和资源的节约。通过大力改进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模式,降低资源的消耗和废物的排放现阶段已经成为了我国这项技术发展的一个大方向。继电保护技术能够准确反映电气自动化系统故障类型的优点,并且装置简单,易于操作,因此这种保护方式应用较为广泛。通过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我们的确可以使更多的电力继电保护设备同时工作起来,但是这种情况下往往将产生巨大的能源损耗,还有可能产生更多数量的污染物。但是我国自主开发的继电保护技术,就可以明显地避免这种情况,我国的这项技术从开就开始就十分注重环保问题,应用过程当中也不会产生大量的污染物。可以说,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我国整体上的机械化和自动化水平,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并且,我国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也向世人展示了一个负责任大国应尽的责任担当,为其他的国家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2应用优化措施
        2.1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
        首先,要适当提高用人标准,引进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在全面掌握电气自动化系统结构和继电保护要求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主变压器、线路、断路器等保护装置对系统进行定检、整组传动试验、继电保护消缺以及优化升级等工作。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安全标准要求,科学布置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措施,进而遵循持续运行、宏观调控的原则来实施继电保护现场作业,这样才能确保作业的安全性和规范性,及时的对电气系统的故障问题进行处理和解决;其次,要加强对在岗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尽量采取理论联系实践的方式来进行,不仅要设置专门的实训室,而且还要邀请企业优秀员工代表或行业专家作为培训教师,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操技能以及安全意识等,使其能够充分掌握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操作要点和规范要求,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应对各种突发事件,提高继电保护作业现场的安全管控水平。
        2.2优化安全技术机制
        为确保电气自动化内部继电保护稳定运行,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完善相关安全技术机制,处理好安全控制问题,减少电气自动化设备在运行中出现故障的次数。首先,要注重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使用安全技术进行标准化建设,严格掌控继电保护的各个环节,密切把关,避免出现不必要的故障。其次,在对智能化继电保护器软件进行升级和更新等相关工作时,要确定更新软件所需的硬件环境标准,避免因为系统设置不匹配导致系统瘫痪。此外,建立责任机制,精确划分安全管理的目标,将责任细分到每一位工作人员,避免因疏忽产生问题。


        2.3按时检测确定继电保护系统的稳定运行
        (1)制定明确检修时间。按照规定至少要12月对继电保护系统进行一次全面检修,每5个月进行一次基础检查,同时也要按时让专业人员做好继电保护装置的保养维修工作。另外保证系统运行与国家规定的运行数值达到统一,管理人员与各阶段负责人要及时地对各项设备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故障并进行处理。(2)记录和整理系统运行时数据。继电系统保护装置基本是由各种各样的软件和硬件设施组成的,那么在保护装置运行阶段就会产生较多的数据和信息,而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判断、整理以及分析,电力系统中存在的各类异常都能被及时的发现并进行处理。为保证上述工作能顺利进行,该系统就必须设有内存较大的数据库,保证系统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能做出详细记录和判断。(3)老旧设备要及时进行更换。我国电力系统不断地在进步,继电保护装置使用的时间也逐渐增加,就有一些比较旧的装置已经不能正常应用在先进的电力系统,所以相关管理人员要及时地进行更新,不能因节省资金而一直使用老旧的系统装置,要最大程度的避免电力系统出现异常。
        2.4对继电保护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检查
        在我国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之下,各地都孕育出了独特的继电保护系统的规划方案。这些技术实施方案独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不相同。独特的自然环境决定了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独特性。当地的系统特色规划与自然环境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这启示我们在继电保护设备体系规划的过程中,要顺应当地本身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情况,从电流电压等条件入手,在规划好继电保护设备体系的同时,建设一个以原有系统为依托,继电保护为亮点的新型继电保护设备体系。当然,为了实现这一点,我们绝对不能忘记对于系统的检查。只有严格的检查,才可以保证各个方案的科学性。
        2.5继电保护装置要提高安全可靠性
        继电保护装置的整体性能要有所提高,通常选用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控制元件。目前,电力继电保护技术水平逐步提高,电气自动化系统技术研究不断深入,投入的资金量不断增加。因此,在运行继电保护装置的过程中,要重视安全问题,合理控制可能产生的故障。但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要使用一些优质的设备使继电保护装置正常运行,以保证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电气自动化系统而言,在其运行过程中对其实施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很有必要,其不仅能够提升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安全,而且还能推动其智能化、自动化发展。因此,相关供电企业必须重视继电保护安全技术的有效应用,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不仅要提高继电保护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而且还要落实继电保护安全检查工作,这样才能发挥出最大化的继电保护优势,为我国电力事业的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琳娜.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探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8,(5):25-26.
        [2]冯陈粮,顾明远.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电子测试,2019,(6):82-83.
        [3]饶 顺.电气自动化系统中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研究[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1):85-86,89.
        [4]尤上元,杨虎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分析[J].通信电源技术,2019,36(5):269-270.
        [5]闫 涛,何正东.关于电气自动化系统继电保护的安全技术的探讨与分析[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4):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