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张士聪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9期   作者:张士聪
[导读] 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中一个非常
        摘要:随着经济和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是国家经济中一个非常重要支柱性产业,它的质量管理的优劣既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关系了群众的利益。实践中,由于工人素质低、管理水平低、制度不全等问题,建筑工程质量与市场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为此,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做到“几个强化”,即强化人员、制度、技术、材料和质量检查管理方面的强化,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效果,进而提高施工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日常的基础交通设施也十分完善,这些优势都促进了人口的流动,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到城市发展,人口的增加也意味着对住房的需求的日益增加,从而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建筑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也让人们更加关注建设项目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建筑工程的复杂性,建筑工程的管理以及施工的质量问题仍是整个建筑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所以在建设的过程中要着重分析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从而保证建设行业的长远发展。
        1问题及成因
        1.1施工人员业务素质不高
        对于整个建筑施工行来说,它应该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利润率低,技术水平要求不高,因此一线人员以农民工为主,而且为了进一步降低雇佣成本,施工方往往不与雇佣人员签订完善的劳动合同,这进一步导致施工人员具有很高的流动性[,不仅如此,施工企业对一线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也比较滞后,由于这些原因的存在,造成了施工工人的素质低,对质量控制要求把控不到位的情况。
        1.2技术应用相对落后
        当今社会,在科技的带动下,许多行业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建筑业也不例外,无论是建筑材料、施工工具还是组织管理模式,都与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但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并不能很好的适应这种变化,依然使用传统手段进行施工,这就造成了很多建筑项目的质量与新标准、新要求向左,从而使建筑质量大大折扣。
        1.3管理体系不完善
        对于建筑项目而言,质量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环节多,覆盖面广,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漏,都可能造成质量缺陷。由于我国长期受计划体制的禁锢,很多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都比较陈旧僵化,与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筑项目质量管理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很多环节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这也是造成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不高,建筑质量无法满足要求的重要一点。
        1.4市场准入不规范
        市场准入的问题相对复杂,一方面,政府对企业进入的要求较为严格,设置了苛刻的前置条件,层层审批,但是对于进入后的管理和监督较为松懈,给先进入的企业留下了很大的制度漏洞;另一方面,由于市场需求较大,因此中小施工企业采取种种手段绕过政府审批,直接进入市场,这也造成了市场上施工企业鱼龙混杂、稂莠不齐,一旦业主选了资质不健全的施工企业,那么建筑项目的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
        2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2.1保障各分部分项工程的协调发展
        建设项目的验收是否合格包括着每个分部分项工程的是否符合标准,任何一个分项工程出现质量问题都有可能造成整个建设项目的失败,而且建筑工程是有工期要求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期内完成项目的建设,如果不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协调发展,导致项目后期的建设时间紧,有些施工单位为了完成工期的要求而一味地追求速度,忽略施工质量问题,严重的会适得其反,不仅造成工期的延迟还会导致建设成本的提高,因此,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之间的协调发展是十分有必要的。


        2.2完善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
        随着时代的发展,不仅我国的经济发展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在国家提倡创新发展的前提下,各行各业的制度以及技术也开始有了很大的突破,新制度以及新技术的开发也在很大程度上给人们提供了便利,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国家的制度支持下,建筑行业也涌现了许多新的技术以及管理制度。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必须要根据施工需要去学习和应用新制度以及新的施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要结合自身项目的特点进行融合与改进,在实施的过程中还要及时的总结经验,逐步地完善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的管理措施,为以后的建设项目提供优秀的制度以及技术,使项目的建设的效率进一步提高,是建筑企业在保证建设项目质量的同时获得更高的利润。
        2.3加强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当今社会人才是最重要的资源,任何先进的项目都需要专业的人才去管理,绿色工程的建设也是一样,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士管理才能把绿色的理念真正注入建筑设计中去,真正体现出绿色建筑的意义。重点引进和培养专业人才。新管理模式的运用需要专业人才的指导。在工程管理中,人才和技术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建设项目的建设是非常全面的,需要在技术和行政层面上进行严格的监督。因此,建设项目的质量监督水平将受到施工质量管理人员自身的质量水平的影响。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发生率虽然比以前下降了很多,但是还是时有发生,这主要和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有关。另外,现场监理团队也应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力度。对监理人员本身也要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思想认识的提高。相关人员的职位取决于培训和评估的结果。它不仅能有效地防止因能力问题造成的岗位不称职现象,而且能大大提高施工项目人员的施工质量意识。有效地解决了员工素质低下的问题。
        2.4强化材料管理
        建筑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的管理对于工程质量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强化材料管理,一要严把采购关,规范建筑材料采购合同,并对建筑材料的来源、渠道、质量建立完善的采购档案;二要做好材料的存放和使用管理,要根据不同材料的特点选择存放地点和保管方式,避免雨淋及受潮,并按先入先出法使用材料,保证建筑材料达到施工标准。
        2.5完善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
        建筑行业的发展都需要满足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的要求,这也极大地保障了建设项目的安全性,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必不可少的就是施工人员的配合。对于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来讲,有组织、有技术的施工团队是必不可少的,现场人员的自身专业能力对整个建设项目的建成也有至关重要的影响。项目的建设的前期要保证施工人员对于图纸的充分了解,并做好对整个建设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以此来保障整个建设项目的有序进行。除此之外还要做好各部门之间的协调沟通,建设项目的特点是复杂性,有些分项工程是属于隐蔽工程,这部分的验收就需要建设单位在此分项工程完成时及时地通知相关部门进行验收工作,各个工作之间衔接的及时可以保障项目的有序进行,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建设。因此,完善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是十分必要的。
        结语
        在我国建筑业的发展中,对建筑工程管理和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是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建筑施工单位应该优化管理制度,应用现代化的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加强现代化管理人才和管理团队的培养,才能保证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最终确保建筑单位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曦.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科学技术创新,2013,4(5):240.
        [2]任青文.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研究[J].山西建筑,2018(2):20.
        [3]李宁.建筑工程管理的质量控制要素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12):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