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水利工程是关乎全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工程,水利工程管理关乎着水利工程的正常安全的实施和运行。通过介绍水工信息特点以及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提出了BIM技术的优势,为BIM技术的推广提供借鉴,形成水利行业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的优势,为BIM技术的推广提供借鉴,形成水利行业技术发展的良性循环。
关键词:
引言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的发展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同时也是推进我国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力量。水利工程的特征十分明显,例如规模大、投资金额高、工期长、技术复杂、影响面广等,因此每个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都会涉及很多参与部门与专业,贯穿工程整个生命周期,每个阶段会有大量的工程信息需要处理。而水利工程在设计、施工等各个阶段,由于每个参与部门或者专业,都有不同的标准同时又无法及时沟通,导致项目设计变更效率低、信息共享不及时、建设成本变多等一系列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信息化程度相对不够导致的。必须及时找到合适的新技术,转变固有的思维方式,让现代化水利行业能够更好更快地发展。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的出现给建筑业信息化进步带来了全新的动力。迄今为止,我国BIM技术在水利工程方面的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统一完整的规范与系统,在工程实用方面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
1水利工程信息特点
信息化体现了当代工程与科技结合的水平,而水利工程更是需要不断深化其信息化程度,以便于在建设项目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依据水利工程项目的特征,发现水利工程信息有如下特点。
1)信息资源巨大且种类繁多。
水利工程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信息,如地质水文考察阶段、建筑项目设计阶段、施工建设阶段、监测管理阶段等,也会涉及多个部门与专业。当项目一步一步推进的时候,会慢慢细化到各个方面,招投标、合同类的商务文件以及设计图纸、施工实地的监测信息会越来越多。
2)信息资源实时动态性。
实时动态性是信息化最大最显著的特点,水利工程会面对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质条件,勘测技术虽然一直在进步,但是因为项目规模大且工期长,仍会存在不确定因素。如今信息系统的创建,可以对水利工程信息进行实时接收与查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利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3)信息资源管理智能化
智能化管理也是水利工程信息化的一个重要体现,将水利工程实施过程中产生的重要内容信息化,通过软件能够对这些信息储存、分类、处理、加工、优化,这样各参与方能够根据自己所需来使用。如果在今后的发展中能够产生一个完整统一的系统,能够很大程度上解决各方信息断层或交流不及时的问题,更利于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发展。
2BIM技术的实际应用
2.1在碰撞检测中应用
目前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二维设计可能出现了专业之间的重叠碰撞问题,比如在水电站等比较都咋的工程项目当中,因为其管路等非常复杂,所以需要供电线路以及供水管网之间实现协调发展。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出现碰撞情况非常常见,而使用BIM技术主要是借用更加形象和直观的三维模型,将图纸中存在的碰撞问题检测出来,进一步将设计中存在的错漏碰缺减少,让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质量不断提高。并且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当中,由于其具有较为复杂的空间布局,所以对设备、管线等的布置具有较高的要求,在实际的管线铺设等的过程中可能就会出现比较严重的碰撞问题,让工程施工的难度进一步增加,同时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所以在实际施工时可能会出现较多的变更情况,不仅增加了工程成本,还改变了施工计划,最终无法在规定的工期内完成施工工作。
而BIM技术能够整合建筑、结构以及通信等各个专业的模型,基于专业要求和设计要求,在相关的软件当中进行科学的碰撞检查,并严格按照检查的结果对各个管线等进行调整,综合布置管线与设备,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就发展问题并解决问题,不仅能够让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保证,同时也降低了施工的难度。
2.2应用于施工质量管理中
水利水电工程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受到施工人员、使用的机械设备、建筑施工材料以及施工方法、施工环节等五个方面因素的影响,BIM模型具有一定的直观性,能够在模型上呈现出建筑工程整体和局部的质量情况,从而能够进行更加全面的施工管理工作。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引入BIM项目管理平台,能够将所有的施工人员信息反映在BIM模型当中,并通过信息化的模型对任务进行分配,从而完成机械在施工阶段中需要进行的维护、验收等各个方面的管理,有效将各个管理人员的责任进行明确,并制定出管理人员在施工机具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职责和方法,让施工机械的使用更加合理和有效;以BIM为基础的项目管理平台的施工材料管理工作,能够通过结合物联网对物料进行跟踪,让材料管理得到全面的跟踪;使用BIM技术对施工工法进行管理,能够在可视的4D模型中整合空间信息和时间信息,将施工过程以及施工的先后顺序进行模拟,让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得到直观且精确的反映,不断提升施工方案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3协调多个专业内容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要想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开展,组织协调好各个专业的分包非常重要,其能够有效加快工程施工的进度。但是目前给排水、强弱电等各个专业比较容易受到施工现场的环境影响,无法实现科学、有效的协调配合,所以施工常常存在安全隐患,并且不能按照施工图纸开展施工工作。但是使用BIM技术,可以利用BIM技术的参数化、可视化等的特点,对其进行多次的碰撞检查,并且还可以以BIM技术为基础,开展4D的施工管理,预模拟施工的过程中,有效减少因为技术错误出现的施工问题,有效节约施工的成本,并减少返工量。
2.4加深设计图纸
将设计图纸进行深化,就是使用BIM技术在二维图纸上进行建模工作,并在建模的过程中及时找到设计存在的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二维设计本身就存在一定的不足,在传统的二维设计当中,无法让多个专业之间的协调性得到保证,如果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使用二维设计图纸作为施工蓝图开展施工工作,可能会导致设计信息与施工信息不一致的问题,而建筑工程的主体就是三维空间,所以使用BIM技术进行三维设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二维设计中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提高施工的质量。
结语
BIM技术根据水利工程规模大、工期长、技术复杂等特点可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三维建模能力,可实现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内的进度管理,加强信息化交流与管控,从而有效促进水利设计的效率和水平,同时又能实时管理施工进度和安全问题。未来应投入更多的资源推动BIM技术应用,实现其应用价值与经济价值,进一步地推动我国水电现代化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张超,洪向华,王海俊.BIM技术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实践———以涵闸建模为例[J].江苏水利,2016(1):63-66.
[2]李宗宗,刘李.BIM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水力发电,2017,36(2):88-90.
[3]苗倩.基于BIM技术的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可视化仿真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4]李宗宗,刘李.BIM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初探[J].四川水力发电,2017,36(2):88-90.
[5]张学森,黄琳琳.BIM技术在水利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8(13):15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