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行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时期,已经成为了国家很重要的经济支柱。根据相关的设计图纸、工程定额、工程量清单计价法规、政策法规、取费标准、实物工程量、单位的工程竣工资料等来对预算进行结算审查,是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
引言
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是对拟建及已完项目工程造价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方式。通过该方式的应用可以对拟建新项目的新增资金差错进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差错,大大降低项目的其他成本,提高项目资金的使用效率。但是在具体的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还是存在各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项工作存在问题。故而对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难点问题进行研究,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有积极作用。
1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的要点
1.1工程清单的审核
在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过程中,审核人员需要深入分析施工图纸,勘察施工现场,确定实际工程量,并分析计算过程。设计人员通过市场调研工作,明确当前建筑市场当中价格的信息,使工程量清单的审核质量因此提升。注重审核工作范围,一致性的审核工程合同和招标文件的施工范围,确定建设内容,避免出现重复施工的问题。
1.2价格审核
工程项目的造价,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发生一些价格的变动,例如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等,各种取费原则必须符合有关部门制定的相应文件,严格执行。在确定相关费用后,需要借助合同、招标文件等进行对于某些取费的费率进行核实。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有关单位需要定期对实际发生的费用和建设需求进行实地考察,对于项目工程造价中所套用的价格,在审核过程中,谨防因造价不符合所带来的损失。例如,不少施工企业对于施工中的价格问题有所保留,例如某种材料降价,但是依然使用预算中的定价,而部分材料上涨,就立即上报,进行价格审批手续。最后积累下来,工程的总体造价高于预算造价,这不仅仅是审核内容不仔细,也是审核流程有疏漏,审核方式有待完善。
1.3竣工结算审核
在审核工程竣工结算的过程中,需要重视审核招标文件和结算文件以及施工合同等文件,检查各种上交的资料。严格审核工程变更,在建设过程中,如果出现工程变更情况,工程造价也会发生变化,审核人员需要严格审核工程变更的情况,审核工程量和工程内容,如果在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审核人员需要根据合同内容,扣除一定费用,提高审核的公正性。
2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现状分析
2.1数据信息化水平低
在计算机技术广泛地运用于各行各业的今天,社会需求推动了各种自动化和智能化的应用产生,运用计算机对数据可进行智能化处理,大大提高了管理的效益,而数据信息化也成了现代管理的重要标识。然而,就目前工程造价领域对计算机应用的现状来看,计算机更多的是用于储存数据,相应的应用软件也只是进行简单的统计计算,并没有将计算机技术的作用真正发挥出来。由此可见,工程造价的管理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其中与人员的综合素质低有很大关系。因为人员综合素质低导致他们无法真正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数据进行系统处理,最终造成工程造价预结算的编制和审核存在较大误差。
2.2造价管理数据分散,可利用价值不高
工程造价中的各种数据具有量大、变化大的特点,并且非常分散,给数据的收集与导入带来很大困扰。因为数据处理不及时,使得局部数据与整体造价管理脱节,没有联动性。一般表现为一个工程的上千份记录数据的表格标记各异,查找起来困难,加上碎片化的管理模式,使得数据失去利用价值,也就很难实现大数据对工程造价的科学控制。
2.3专业化的审核机构的缺失
工程造价预算审核必须要经过专业化的审核机构,才能确保数据的精准性、有效性。
但是当今不少施工企业,缺失相应的审核机构,或者机构的专业性不强,无法满足现有项目的审核工作。审核机构不具备专业性,对于预结算审核工作就形同虚设,丧失了审核的作用和意义。
3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的措施
3.1强化建材审核
材料审核为工程预结算审核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审核过程,相关人员应从工程实际特点出发,重点落实工程用量大、价格高等材料的审核。审核应做到以下三点:其一,及时收集工程使用的材料信息,包括材料单价、施工图纸、招投标文件以及合同信息,重点收集价格信息。在审核过程价格信息为材料审核的重要依据,因此,审核人员应掌握用量多的材料市场价格以及变化趋势,通过多种途径掌握材料的价格。例如建筑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应按照山东省颁布定额,直接套用地方的调价表对建材价格信息展开调整。如果工程中使用到新型材料,在定额中没有明确规定,审核人员就应深入材料市场,了解不同供应商的信誉以及产品质量,掌握实时的价格信息,保证审核过程有所依据。其二,审核人员应严格按照建材市场价和定额价价差系数、调整量等展开预结算审核工作,防止审核过程材料价格存在虚假成分,结算环节遵循分项工量结算、调差金额增减项目、合同约定费用、规定费用、税金等之和为结算总价的原则。其三,文件规定暂定计价报价材料,施工环节先由中标人先报价,之后经招标人审核,通过之后才可进行采购和施工。
3.2构建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机制
针对数据过于碎片化,需要建立起一个标准化的数据管理机制来对大量的数据进行系统化管理。可以按照同类工程的造价作为分类板块,将数据进行板块划分,“一个萝卜一个坑”地将同类数据放入一个板块中。首先板块中按一定标识对数据进行排序,再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高级检索,就能够实现数据的快速收集和查找,并且每个板块的数据由专门人员管理。其次,是运用拓扑数据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网络,实现各板块数据的联系,避免数据变化带来局部与整体的脱节,减少各种数据的碎片化与分散。
3.3规范合同,做好审核前工作
任何工项目实施都必须要以合同为基础来进行,合同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不能存在不规范的用词和条款。对于关键性的合同条款,要进行明确的表述,保证双方都能够明白。在审核工作开始前,应该准备充足各项资料文件,比如图纸、设计变更、签证等,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审核,确保各个方面都充分考虑,不存在遗漏的问题。
3.4提高审核人员的职业素养
建筑工程中的预结算审核人员,对于审核结果的准确性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提高审核人员的职业素养,对于项目的审核极为重要。项目审核人员的职业素养的高低,决定了审核工作的严谨程度。因此,必须从自身做起,在预结算过程中,必须严于律己,坚守法规,确保工作过程中不受外界其他因素干扰。当前阶段,有些企业中的审核人员,只具备专业技能,没有正确的职业操守,违规更改审核内容,变更审核结果,造成项目的部分数据失真。这种对自己行为要求的放纵,为工程和企业带来损失,并且屡禁不止,因此,作为项目的审核人员,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将道德意识和法律关系有机结合,不断强化审核人员的职业素养,贯彻法律的各项法规,一经发现违规人员,必须给予相应的惩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切实保障预结算审核工作的准确性、科学性、合理性。
结束语
开展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可以保障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效果,因此建筑单位需要明确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要点,提出针对性的审核策略,加大力度监管预结算工作,保障整体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侠.浅析当前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审核方法[J].湖北农机化,2018(12):48-49.
[2]吴楠.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122-123.
[3]孙梅.房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及预结算的审核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2):130-131.
[4]杜青.工程造价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审核方法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8(36):19.
[5]牛立君.建筑工程造价预结算审核工作要点及管理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51):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