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应用针对性护理的价值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张倩男
[导读] 探究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摘要】目的:探究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收治的98例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则以此为基础方案结合针对性护理进行综合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之前,两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 评分、SDS 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但是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护理可在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产生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针对性护理 ;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 ;护理效果

        医院ICU所收治的患者大部分为危急重症患者,其危险系数高且病情发展迅猛,通常情况下,为满意医院感染防控的需要,对人员探视做出严格限制[1],不利于健康质量以及社会支持的综合提升,进而引发不良情绪的出现,感染临床疗效。基于此,为有效缓解ICU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针对性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并产生良好的运行效果。本次研究将针对性护理模式应用于ICU 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临床干预中,以探究其应用价值,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于2018年7月-2019年5月进入我院ICU?接受治疗的98例重症监护清醒患者展开调查,采用随机抽样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两组。其中,对照组4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5:24,年龄为24-83岁,平均年龄为(60.2±9.5)岁;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6:23,年龄范围为22-82岁,平均年龄为(59.8±10.1)岁。由此可见其基本资料指标无明显差异,均可纳入研究范围。
1.2  方法
1.2.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案,主要涵盖生命指标检测、用药指导、卫生干预以及体位护理等内容。
1.2.2研究组:以上述方案作为基础,结合针对性护理开展综合干预:
(1)健康宣教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文化水平,以饱满的热情和优质的服务对患者以及家属开展健康宣教,明确治疗方案以及临床疗效,或通过成功案例的讲解提升患者对抗病魔的信心;
(2)心理疏导:针对情绪过于激动的患者,应通过有效的心理疏导对其进行劝导,或通过多种形式如音乐疗法等推动患者心理焦虑的缓解;若患者不良情绪仍无明显改善,可遵照医嘱使用镇静药物进行临床干预,以便以平稳的状态接受治疗[2];
(3)针对性护理:护理人员应综合患者年龄、身心状态、疾病类型等多种因素开展针对性护理,强化特殊人群如患儿、孕妇以及老年患者的护理。如患病儿童,应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对其进行讲解,与此同时应叮嘱其减少肢体活动,保持安静。1.3观察指标
        干预前后,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焦虑、抑郁状态进行对比,其中护理满意度的评定以医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满分共计100分,得分与满意程度呈正比;不良情绪的判定则依据焦虑自评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两者的评分依据相一致,且得分越高即表示患者的焦虑、抑郁程度更加严重[3]。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录入分析需借助SPSS 20.00。其中,SAS评分、SDS评分均接受t检验,并以(x±s)为表现形式;护理满意度则以率( % ) 表示,采用 χ2检验;若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SAS评分、SDS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在护理之前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均有所降低,但是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相对特殊,因疾病的高风险性,患者生存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4],或担心手术失败,极易滋生不良情绪,如焦虑、抑制等。基于此,为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护理人员应综合患者实际症状、心理、年龄等多种因素展开针对性护理,在提升护理技能的同时,强化重症监护清醒患者的心理指导,并通过健康宣教提升患者以及家属的配合度[5]。
        在此次研究中,就SAS评分、SDS评分而言,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均呈现下降趋势,但研究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就护理满意度而言,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对性护理模式的干预,可在ICU重症监护室患者的护理过程中产生极佳的疗效,在有效缓解不良情绪的同时,患者满意度明显提升,拓展了护理模式的新思路。

参考文献:
[1]芦雁.针对性护理在ICU重症监护清醒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0):270-271.
[2]盛佳佳.针对性护理在ICU气管切开术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外医疗,2020,39(3):139-141.
[3]赖玲治.ICU重症脑外伤并颅内感染患者的护理要素及针对性护理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6):91-93.
[4]焦彩霞.针对性护理预防ICU气管插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J].河南外科学杂志,2020,25(1):178-180.
[5]周世彬.针对性护理对ICU重症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3):430-43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