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分析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根据双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均安排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安排予以产前产后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时间、泌乳量评分以及母乳喂养情况。结果 在产后泌乳时间方面,参照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而在泌乳量评分方面,参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参照组在母乳喂养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而在人工喂养方面,则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组间混合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初产妇群体,对其积极开展产前产后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其母乳喂养情况,对其母乳分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积极推广。
关键词:初产妇;产前产后护理;母乳喂养;母乳分泌
为进一步探讨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本次研究将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例为研究观察对象进行分组护理研究,现将研究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0例初产妇,根据双盲选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初产妇年龄范围在22岁至31岁之间,均值(27.43±2.68)岁;最大孕周43周,最小37周,均值(40.41±1.06)周;在分娩方式分娩,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例数分别为23例和27例。观察组初产妇年龄范围在23岁至30岁之间,均值(27.47±2.66)岁;最大孕周42周,最小36周,均值(40.38±1.07)周;在分娩方式分娩,剖宫产和阴道分娩例数分别为24例和26例。两组初产妇均为单胎妊娠,且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参照组均安排予以常规护理,主要包括常规体征监测、喂养指导以及病房管理等。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再安排予以产前产后护理,具体为:(1)产前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产妇的文化水平以及接受能力等对其进行合理的健康教育,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喂养方法、喂养时间频率以及母乳喂养的优势等,同时做好初产妇的心理疏导工作,使其能够尽快做好适应角色改变的心理准备。除此之外,由于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对妊娠认识不足,容易发生产前营养不良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产妇产前的饮食干预,确保其饮食营养均衡,以防止影响产后哺乳。(2)产后护理:由于初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会经历前所未有的疼痛感,进而导致其心理会发生较大波动,容易产生各种不良心理,因此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为初产妇送上祝福,同时予以充分鼓励安抚,并且叮嘱其家属多关注关怀初产妇。在分娩后半小时内,护理人员需要辅助初产妇学习正确的喂养动作以及姿势手法等,同时辅助其让新生儿吸吮乳头以进一步刺激乳房分泌,每次时间控制在两至五分钟,每六十分钟重复一次[1]。除此之外,对于需要催乳的初产妇,护理人员需要在旁指导,可以通过按摩以及热敷乳房等方式促进乳汁分泌。
1.3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初产妇护理后的产后泌乳时间,同时通过泌乳量评分表[2]评估两组泌乳量情况,评分范围为0分至3分,0分表示无泌乳;1分表示泌乳量少;2分表示泌乳量一般;3分表示泌乳量多。②观察两组初产妇护理后的母乳喂养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选择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研究数据,计量资料表示方法为(±s),行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组间产后泌乳时间以及泌乳量评分比较
在产后泌乳时间方面,参照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而在泌乳量评分方面,参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1。
表1 组间产后泌乳时间以及泌乳量评分比较(±s)
2.2 组间母乳喂养情况比较
参照组在母乳喂养率方面,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而在人工喂养方面,则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组间混合喂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2。
表2 组间母乳喂养情况比较[n(%)]
3讨论
对于新生儿群体,母乳是不仅是其生长发育的天然食物,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增进母婴感情。目前较多研究[2]均指出,母乳喂养不仅可以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同时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乳腺癌发生风险以及产后出血风险。然而在临床中,大多数产妇由于受分娩疼痛的影响以及母乳喂养知识的缺乏等,导致母乳喂养积极性大大减低,尤其是对于初产妇群体,由于初次分娩对其带来的剧烈疼痛体验,容易导致其产生各种不良心理,进而影响产后哺乳[3],因此如何进一步改善初产妇产后母乳分泌及喂养成为了当下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产后泌乳时间方面,参照显著长于观察组(P<0.05),而在泌乳量评分方面,参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产前产后护理可以进一步促进初产妇产后泌乳,缩短其产后泌乳时间。而在母乳喂养情况方面,参照组在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观察组,而人工喂养率则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提示产前产后护理更有利于改善初产妇母乳喂养情况。
综上所述,对于初产妇群体,对其积极开展产前产后护理可以进一步改善其母乳喂养情况,对其母乳分泌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建议积极推广。
参考文献
[1]徐慧慧. 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影响分析[J]. 医药前沿, 2017, 007(027):266-267.
[2]张慧.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分析[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11(6):191.?
[3]?张雅楠.产前产后护理对初产妇母乳分泌及喂养的临床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15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