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处理及护理

发表时间:2020/7/1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7期   作者:张白一
[导读] 对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预防处理以及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调查。
        摘要:目的:对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预防处理以及护理效果的影响进行调查。方法:以我院64例分娩产妇为调查样本,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人数相等。对照组给予常规管理,观察组给予助产士管理,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结论:产房助产士管理能够减少产后出血量,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
        关键词:产房助产士;产后出血;预防处理;护理管理

        产后出血是女性分娩最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若不能及时止血会直接导致产妇死亡。产后出血的发生与宫缩乏力、软产道损伤、前置胎盘、凝血障碍等因素相关,而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妇产后出血的主要因素,发生率最高。产妇产后2h内大量出血者危险性最高,因此如何预防、处理产后出血是分娩管理中非常重要的环节[1]。助产士是一种新的辅助管理模式,助产士能够促进产妇自然分娩,为产妇提供全程照顾和监测,改善产妇分娩结局,本次研究将针对助产士在产后出血中的预防和护理进行分析讨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院64例分娩产妇为调查样本,本次研究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5月。所有产妇均为单胎足月妊娠;无多胎妊娠、早产者;无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合并症;无精神异常者;所有人员均知情且同意参与调查。
        对照组:产妇年龄平均(29.1±0.8)岁,孕周平均(39.2±0.3)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13例。
        观察组:产妇年龄平均(29.4±1.1)岁,孕周平均(39.2±0.3)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13例。
1.2一般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给予产房助产士护理管理。
        产前管理:首先要对产妇情绪进行观察,评估产妇心理状态,针对紧张、焦虑情绪者要给予相应的指导和管理,尽量满足产妇需求,提升产妇舒适度。积极与产妇沟通,了解产妇心理状态,针对疑问给予解答。采用耐心、温和的态度对待产妇,稳定其情绪,避免其出现应激性血压升高表现,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在分娩前助产士要评估产妇综合情况,制定针对性管理计划,并指导产妇正确的呼吸方式和运动方式,向其详解分娩相关流程,做好分娩准备。
        分娩管理:第一产程中助产妇要监测产妇子宫压痛、胎心以及宫缩状况,发现问题立刻进行处理。在产程中要指导产妇调整呼吸、放松情绪,必要时给予患者鼓励和安慰。在第二产程过程中可帮助产妇调整体位,提升其舒适度,并在宫缩间歇让产妇进食补充体力。第三产程中胎儿娩出后助产士要对胎膜、胎盘的完整度进行观察,全面了解产妇阴道情况,若活动性出血超过200 ml者要及时给予人工剥离胎盘止血。
        产后管理:产后助产士要对产妇的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尤其是产后2h内,要密切监视产妇出血状况,并在产妇回病房后6h全程监控。若产妇出现面色苍白、呼吸急促、体温下降等情况要及时通知医师进行处理。
1.3观察指标[2]
        统计两组产妇产后2h、24h出血量,对产后出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同时对产妇分娩方式进行统计。产后24h出血量超过500 ml者视为产后出血。
1.4数据统计
        文中数据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卡方检验,P<0.05视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产妇产后出血量统计
        观察组产妇产后2h、产后24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2.2产妇分娩方式以及产后出血率
        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统计有差异(P<0.05),详见下表。

3.讨论
        产后出血在临床中的发生率较高,产妇分娩后身体虚弱,一旦出现产后出血则会增加休克、死亡的几率,对产妇的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威胁。诱发产后出血的因素较多,临床中要密切观察,针对不同的因素给予制定不同的措施,降低产后出血发生率。对于产妇来说,产后2h是最为重要的阶段,此阶段产妇多以短时间大量出血、长时间持续性出血为主,一旦出现此类状况要及时处理。
        产房助产士管理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其能够为产妇提供陪伴和指导,为产妇提供生理、心理支持,让产妇有情感依赖。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助产士能够全程陪伴,并能够为产妇提供专业的指导,监测产妇子宫、骨盆产力以及情绪,并能够结合产妇需求提供帮助,对产妇分娩十分有利。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产后出血量更少,且产妇自然分娩率更低,进一步证明了产房助产士管理能够到达预防产后出血的目的,同时能够降低剖宫产率,对产妇分娩安全更为有利,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田华.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的临床预防处理及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11):241-242.
[2]段传静,李晓燕.产房助产士对产后出血临床预防处理及护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23):54+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